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证明了变时间常数AGC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固定时间常数AGC系统抑制脉冲干扰和降低反调制的矛盾,文指出“变时间常数AGC加窄带滤波器”即“恒幅——窄带”系统能克服传统“宽—限—窄”系统中限幅器本身强信号抑制弱信号的固有缺陷.本文在文基础上构造了一种新的变时间常数AGC系统τ_(2k)AGC,给出了较简单的设计公式,最后作了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一种在AGC低通滤波器中具有平方律非线性元件的变时间常数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给出了这种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在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性及其设计公式,并与文献和文献的有关结果作了比较,以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一种变时常数自动增益控制系统.首先说明了它的物理过程,而后定量地分析了它的过渡特性和稳态特性,从而指出变时常数自动增益控制系统是普通固定时常数A.G.C.的推广,它不仅能压缩动态范围,而且能克服固定时常数A.G.C.不能克服的抑制脉冲干扰和降低反调制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从电路设计角度来说,在接收机视放以前,抑制干扰脉冲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干扰脉冲熄灭法,其实质是在干扰脉冲期间,使接收机输出为零。这种方法技术实现复杂,在实际中放中应用较少;二是限幅法(包括“宽—限—窄”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限幅器的限幅作用来削弱干扰脉冲的幅度。这种方法应用较广,能有效地抑制干扰脉冲。但对于窄带干扰,当输入(S/N)_i<1时,由于限幅器本身固有的非线性拍频作用,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强干扰抑制弱信号的有害作用,从而使后面的窄带滤波器不能有效地从频域抑制窄带干扰、提出有用信号;三、文献[5—8]提出了抗电子干扰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narrow-band interference,NBI)抑制问题,将窄带干扰存在性识别技术(recognition of interference existence,RIE)和变换域窄带干扰抑制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能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利用基于能限因子的RIE算法判断接收信号中是否含有窄带干扰信号,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干扰抑制处理.理论分析表明,当接收信号中不合窄带干扰或干扰信号较小时,既可减少由于窄带干扰抑制算法对有用信号造成的损伤,提高误码率性能,又能降低系统处理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方案抑制干扰误码率性能明显优于非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比较了开环大、小时间常数自动压控衰减器τ_1VCA和τ_2VCA的特点、优点、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证明了这两种衰减器的控制电压、输出信号、压控衰减比的初始值、稳态值以及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是相同的,但持续时间不同,至于抑制干扰脉冲或降低反调制的能力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稳定时间和控制精度相互关联又彼此矛盾的问题,基于反馈式对数AGC环路,提出一种输出精度可控、稳定时间可调的数字AGC系统。通过对环路增益因子的巧妙拆分,实现了稳定时间和控制精度的独立可控。推导了AGC环路方程,求解了时间常数和控制精度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低信噪比条件下功率估计方法的性能。采用平方和功率估计法对AGC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环路稳定时间不随输入信号幅度的改变而改变,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对稳定时间和控制精度进行调节,在低信噪比下也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主要分析自动增益控制(AGC)的基本原理,然后描述AGC环路3种实现形式,最后本文根据IMT2000实际系统来仿真它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中的小波去噪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强烈的窄带周期干扰、白噪声和脉冲干扰等外部干扰,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中的局部放电信号提取一直是个难题.应用小波去噪技术研究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的噪声抑制方法,对母小波及阈值(threshold)的自动选择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仿真信号和现场实测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适于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的白噪声抑制,而对周期窄带干扰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需与其它对窄带周期干扰抑制效果较好的数字滤波方法结合,将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MAI)和窄带干扰(NBI),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盲恒包络算法(AS-CMA),并同自适应变步长最小均方算法(AS-LMS)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S—CMA算法能够自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收敛性和稳定性均优于AS—LMS算法。  相似文献   

11.
超宽带通信中干扰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修改接收模板信号的方法(MRTW)在抑制随机窄带干扰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UWB)干扰抑制的新方法—自适应修改接收模板信号(AMRTW)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的自适应频谱估计器和自适应接收模板信号分解单元,准确的将干扰信号分量从UWB接收模板信号中恰当的去除,从而提高了UWB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UWB系统处于随机用户干扰的条件下,AMRTW方法对UWB系统误码率的改善明显优于MRTW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采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对S-CDMA-HFC网络上行通道的窄带干扰及脉冲干扰加以抑制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表明时频分析的方法与常用FFT方法相比,可使系统的信噪比改善5-8dB。》  相似文献   

13.
基于Simulink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的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DSSS)的抗干扰能力。利用Simulink对直接序列扩频通系统的发射机模块和接收机模块进行仿真设计,在高斯信道中加入不同中心频率、幅度的窄带干扰。通过传输过程中各个波形和频谱变换图,研究直扩系统误码率、信噪比和扩频增益的关系。当窄带干扰强度超过系统抗干扰容限时,使用自适应滤波器中的LMS(最小均方差)和RLS(最小递推二乘)滤波器来抑制窄带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滤波具有良好放任窄带干扰抑制效果,但RLS算法复杂仿真时间长,LMS收敛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抑制干扰脉冲的开环双重时间常数自动压控衰减法(Dτ-VCA).首先讨论了它的物理过程,而后讨论了它的控制电压,输出电压,压控衰减比的瞬态特性,稳态特性,恒幅特性,同时证明了DτVCA是[1]讨论的τ_1VCA和τ_2VCA的推广.因而前者比后者应用更广.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变刚度压力厚度自动控制系统(BISRA AGC)对于轧机内部干扰引起的带钢厚度偏差不仅不能消除,而且还对其有放大作用,因此唐钢冷轧薄板厂1650mm可逆式冷轧机采用了以BISRA AGC为主、测厚仪反馈为辅的厚度闭环AGC控制系统,研究了厚度闭环AGC系统的主要问题——调节器参数的自适应控制.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产品厚度偏差控制在±5μm以内.  相似文献   

16.
对风电不确定性引起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变化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双馈风机(DFIG)虚拟惯性控制特征进行分析,构建风电参与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模型;其次,讨论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H与风速变化的关联关系,描述风电不确定性对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参数的影响;最后,进行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设计,保证在风电输出不确定的情况下,控制器能够针对系统参数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保证最优的负荷频率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变化而导致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高风速带来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下降对频率控制的不利影响,并且具有更好的负荷频率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窄带干扰问题,介绍了基于FFT的干扰抑制算法.根据直接序列扩频信号与窄带干扰信号在频域能量分布不同这一特性,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实现窄带干扰信号的实时检测和抑制.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对算法进行基于FPGA实现的可综合的描述.最后在硬件测试平台上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能有效抑制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的窄带干扰.  相似文献   

18.
跳频系统中Turbo码译码器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跳频系统中Turbo码译码器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方案.译码器采用了Max-Log-Map译码算法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对不同帧长的Turbo码进行译码.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xc3s2000-4fg676上实现了帧长可变的Turbo译码器.在帧长为1 024 bit、迭代5次条件下,该译码器时延为0.812 ms,数据吞吐量为1.261 Mbit/s.分别在高斯白噪声和部分频带噪声干扰两种信道环境中测试该Turbo码译码器的误码率性能,在部分频带噪声干扰中使用了AGC(自动增益控制),结果表明,AGC有效提高了译码器在部分频带噪声干扰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矩形二进相移键控(BPSK)窄带干扰以较高的扩频信号码片率进行采样,保留干扰的谱冗余,进一步建立了干扰的循环平稳模型,采用频移(FRESH)滤波器同时利用时域相关性和频域相关性来抑制窄带干扰.仿真实验表明,采用FRESH滤波器,相对于传统横向滤波器而言能够显著提高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窄带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统计研究方法分析了InSb红外器件的AGC(AUTO-GAIN-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特性。并引入光电二极管综合电阻的概念,从理论上拟合了工艺上所出现的光电二极管I-V特征上的三段现象及AGC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