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敦化地区泥炭成矿类型及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吉林省敦化地区泥炭矿点 1 1 3处 ,储量约 1 .0 5× 1 0 8m3,质量和储量在吉林省市、县中居前列 .通过对敦化大桥乡裕家泥炭地的科学考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成矿类型和泥炭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本区成矿类型有 :沟谷型、沟源洼地型、河漫滩型和堤外洼地型 .泥炭有机质、腐殖酸含量高 ,灰份含量低 .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泥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草本泥炭、泥炭藓泥炭和草本-木本泥炭中微量的储存量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了泥炭形成的地域特点和泥炭的理化性质,从而提出了泥炭类型、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是影响泥炭中微量元素的主要因素,测试结果表明,泥炭中微量元素含量为陆相沉积泥炭小于海相沉积泥炭;泥炭藓泥炭低于草本泥炭和木本-草本泥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俄罗斯别列金自然保护区与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典型泥炭沼泽的考察研究,从泥炭沼泽形成环境和泥炭层特征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道莫日里契科,萨弗斯克-莫赫和金川,哈尼四处泥炭沼泽的地形形态,植被类型以及泥炭剖面结构,泥炭类型等的异同性,提出泥炭沼泽形成实质是自然界中物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生物循环与地质循环过程中生物化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白俄罗斯道莫日契克泥泽剖面的孢粉分析资料DCA排序后,将该剖面孢粉组合划分为代表着暖湿,温湿,冷干气候特征的三个带,这三个带不仅DCA排序值有显著差异,而且分解度和泥炭类型截然不同。比较中国东北地区与白俄罗斯北部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可知,两个地区的泥炭治泽形成时期和扩张期基本相同,但两地良的泥炭类型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从地貌、水文、气候和地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泥炭的分布规律,又 泥炭赋存的微地貌和水分等条件,科学地划分了本地区泥炭的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与白俄罗斯泥炭藓泥炭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中国东北小兴安岭汤洪岭和白俄罗斯别列金自然保护区的道莫日契科泥炭藓炭为研究对象,通过泥炭剖面特征的分析以及泥炭灰分,pH、分解度、碳、氮及C/N等基本性质的对比,探讨和分析了两地区泥炭藓泥炭理化性质的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泥炭藓泥炭矿层较薄,泥炭储量少的特点,提出对泥炭藓泥炭沼泽进行重点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草本泥炭的性质及其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泥炭种类众多,但多数是草本泥炭,其储量约占泥炭总储量的70%。草本泥炭主要是由苔草和芦苇植物残体组成的,其理化性质有别于藓类泥炭和木本泥炭。根据植物残体组成和理化性质可分三种草本泥炭类型。纤维质低灰分的草本泥炭主要用作建筑材料、提取水解物作饲料酵母和净化吸附材料。半纤维质中灰分的草本泥炭主要用作营养土、营养钵、燃料、提取腐殖酸类物质和制造腐殖酸类肥料。腐殖质高灰分的草本泥炭主要用作各种堆肥、腐肥和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阐述了以泥炭属性为依据,选择对工农业有重要意义的灰分和分解度两个指标,将我国泥炭分为三级九组,并对其主要泥炭类型进行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河南省的59个小麦品种,228个样本,分别测定了粗蛋白质、脂肪、淀粉、灰分、氨基酸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其粗蛋白质含量也有显著差异。同时对脂肪淀粉、灰分、十七种氨基酸也作了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昆明市某场地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规律,以该场地岩土勘察钻孔的50组泥炭质土勘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分析原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11个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总结了研究区泥炭质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通过各指标间的散点图拟合了部分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炭质土有机物含量、天然含水率、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天然重度、土粒比重小;泥炭质土所统计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好;泥炭质土的压缩系数、孔隙比与含水率呈线性正相关,重度与含水率呈对数关系,随含水率增加重度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饱和度与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泥炭质土的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随泥炭质土埋深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三个指标随埋深的变化规律相似,泥炭质土的重度、饱和度与埋深线性正相关;泥炭质土含水率、孔隙比与有机物含量呈线性正相关,饱和度、颗粒比重与有机物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昆明市泥炭质土场地的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矿山废弃地上地复垦进程,采用野外取土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矿物肥料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地、草炭、沸石和粉煤灰达到稳渗时间分别为60 min、100 min、90 min和70min;初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表现为草炭>沸石>粉煤灰>对照:粉粒含量与初渗率呈显著正相关,初渗率、平均入渗率、稳定入渗率与容重呈负幂函数关系,与总孔隙度呈正幂函数关系,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正幂函数关系,而与毛管孔隙度无关系.该研究可为加快排土场等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滇池泥炭质土中有机质成分对于土体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饱和重塑泥炭质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质含量、固结压力、振动频率对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强度曲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有机质含量、振动频率及循环振次控制条件下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如下: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剪应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均随着固结压力、振动频率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有机质含量对重塑饱和泥炭质土的动强度影响最大,土体动强度指标随有机质含量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性。重塑饱和泥炭质土动强度受荷载振动频率的影响较小,动强度指标总体上随振动频率的增大有小幅提升。循环振次则对重塑饱和泥炭质土动强度呈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室模拟向泥炭土和农田土添加不同量的外源多环芳烃单体标准物质,  经冷冻干燥和自然风干处理后,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土壤中16种外源多环芳烃单体进行测定,  分析两种干燥方式对土壤外源多环芳烃回收率和同分异构体比值的影响,  以反映不同干燥方式下土壤中多环芳烃测定的准确度及自然土壤多环芳烃来源判定的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  泥炭土随外源多环芳烃添加量的增加,  多环芳烃总量回收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在相同添加量下, 风干处理的多环芳烃总量回收率(56.29%~80.15%)均高于冻干处理的回收率(52.82%~78.31%),  泥炭土单体多环芳烃低环组分风干处理高于冻干处理的回收率,  高环组分冻干处理高于风干处理的回收率;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下农田土中多环芳烃总量回收率差异显著(P<0.05),  经冻干处理后的总量回收率为64.40%~73.81%,  经风干处理后的总量回收率为40.88%~57.01%,  其单体多环芳烃冻干处理均高于风干处理的回收率; 两种土壤的有机质质量比和含水率不同可能是导致多环芳烃总量和单体回收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在两种干燥方式处理下,  泥炭土中不同多环芳烃同分异构体比值无显著差异,  农田土中多环芳烃同分异构体比值受干燥方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最佳番木瓜育苗基质,以杂交种番木瓜“红妃”种子为试材,比较不同基质(品氏育苗基质、蛭石、泥炭土、草木灰、园土)配方对番木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园土)相比,各配方组的番木瓜种子发芽时间均显著减少,可减少6.67%~40.00%,发芽率和出苗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2.88%~20.88%和2.43%~19.09%;不同配方的番木瓜幼苗生长势均高于对照组,茎粗、株高和根系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发芽和幼苗生长,配方1(80%品氏基质+20%蛭石)和配方6(40%品氏基质+20%草木灰+20%泥炭土+20%蛭石)是较适宜的番木瓜育苗基质配方,处理后的番木瓜种子发芽率高,根系生长好,幼苗健壮.  相似文献   

15.
宁绍平原的泥炭层及其对海面变化的反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宁绍平原泥炭层的分布规律、沉积特征、形成时代以及形成过程。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泥炭层为主线,对全新世以来的海面变化过程和幅度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含水量对粉煤灰土特性的影响,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粉煤灰土(1:2)抗压强度随含水量增加平缓降低,含水量在15%~23.5%范围内的抗压强度都大于150kPa;粉煤灰土(1:2)在不同含水量下的破坏应变接近于5%;粉煤灰土(1:2)的变形模量随着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不同的含水量下灰土比为1:4、1:2和1:1的抗压强度都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但灰土比为1:2时抗压强度均高于其他两种情况。利用无重复两因素方差分析了粉煤灰土特性的影响因素,得出含水量对粉煤灰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含水量对粉煤灰土的变形模量影响显著,灰土比对粉煤灰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更显著。该成果为粉煤灰土在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湘西自治州各地区风味食品"蒿菜粑粑"的2种原料植物——白蒿(Artemisia princeps Pamp.)和鼠麹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可食用部位茎与叶,采用常压烘干法、灼烧法、微波消解-ICP-AES测定法、微量凯氏定氮法、蒽酮比色法、酸碱消煮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索氏抽提法进行各营养成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2种植物水分质量分数86%~91%,水溶性总糖质量分数6.75%~13.51%,粗纤维素质量分数20.30%~31.90%,粗脂肪质量分数3.70%~6.25%,粗蛋白质量分数5.22%~10.23%,灰分质量分数0.84%~1.30%,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99~188μg/g;2种植物所含矿质营养元素丰富,其中以Mg和Fe的质量分数最高;2种原料植物茎中水分、水溶性总糖、粗纤维质量分数都高于叶,粗脂肪、维生素C质量分数则是叶中高于茎,灰分、矿质元素在茎与叶中的质量分数差异不大;整体而言,鼠麹草中的水分、可溶性总糖、粗脂肪质量分数高于白蒿,白蒿中的粗纤维、粗蛋白、灰分、维生素C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高于鼠麹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东北、白俄罗斯以及西西伯利亚等地高位沼泽自然环境的剖析,探讨高位沼泽环境的控制因素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指出高位沼泽环境的形成,受控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因素,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在硅酸盐菌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粉煤灰添加量的吸附剂对硅酸盐菌剂质量的影响,得出添加量为20%-40%为好,以30%效果最佳.并通过盆栽试验考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添加粉煤灰的处理极显著好于空白处理,与纯草炭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硫酸盐渍土初始含水率、初始含盐量以及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对改良后盐渍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人工配制硫酸盐渍土为基础,用生石灰和粉煤灰作固化剂,以初始含水率、初始含盐量、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为试验因素,经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并选取部分固化土试样进行三轴UU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盐量、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是影响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且前者影响更为显著;最优固化方案为:初始含水率17%、初始含盐量2%、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6%+18%,此时抗压强度为0.541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