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本文对"物质无限可分性"试作哲学发挥,认为人工物体在拆除之后,成了与母体相异的部件;自然物体在分割之后,成了比母体体积小的同质物体;化学物质在分解之后,成为不同质的原素或者微观的原子核、电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物质无限可分性”试作哲学发挥,认为人工物体在拆除之后,成了与母体相异的部件;自然物体在分割之后,成了比母体体积小的同质物体;化学物质在分解之后,成为不同质的原素或者微观的原子核、电子……  相似文献   

3.
“物质无限可分”的特性是人工特体在拆除之后,成了与母体相异的部件;自然物体在分割之后,成了比母体体积小的同质特体;化学物质在分解之后,成为不同质的元素或者微观的原子核、电子……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角形格网提出一种新的三维物体表达方法-距离角度图法,它将由激光相机获取的深度图像场景数据和物体模型描述成一种易于匹配和识别的表达。这种表达方法能够描述任意形状的物体,通过对的控制,能做到既可以表达物体的局部特征又可以表达物体的全局特征,且能够适应不均匀格网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王凯 《科技知识动漫》2009,(17):126-126
平面镜成像时,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应如何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呢?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角形格网提出一种新的三维物体表达方法——距离角度图法 ,它将由激光相机获取的深度图像场景数据和物体模型描述成一种易于匹配和识别的表达 .这种表达方法能够描述任意形状的物体 ,通过对参数的控制 ,能做到既可以表达物体的局部特征又可以表达物体的全局特征 ,且能够适应不均匀格网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结合具体例子阐明了施力物体相互力物体,提出了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分析了处于对流换热环境下实际物体(厚壁物体,物体内温度是时间、空间的函数)转化为薄壁物体(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的条件。分析了目前各种作为薄壁物体判据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物体内最大的无量纲温度梯度小于某一常数作为薄壁物体的判据,并分析了Fo数与Bi数对这一判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变质量有反推力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与水平线成任意角度的运动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当前拍摄物体进行识别并获取相关信息,设计和实现了两种视觉系统框架:系统一通过智能手机上传图像帧的方式在服务器端对博物馆内物体进行识别;系统二在智能手机端对区域内物体进行实时识别。实验证明两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端各自的软硬件资源,达到实用效果。前者充分利用了服务器端庞大的处理能力和较高的存储能力,支持大规模物体的识别;后者能有效减少网络通信流量,减轻服务器负载,支持小规模的物体识别。  相似文献   

11.
姚斌 《科技信息》2009,(12):77-77,79
由于深度凹陷物体的GVF力场中存在着滞止点区域,导致直接使用GVFSnake模型不能正确逼近深度凹陷物体的真实轮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VFSnake模型的轮廓检测算法。首先根据滞止点区域的伪轮廓把物体的整个轮廓分成多段,然后分别设定初始轮廓线利用GVFSnak。模型获得各段轮廓线,最后把各段轮廓线融合成一个完整轮廓。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取一次深度凹陷物体的完整轮廓,而且能够成功提取多次深度凹陷物体的完整轮廓。  相似文献   

12.
景物空间的镜面反射(折射)现象绘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视点相关的镜面反射(折射)现象的绘制速度和绘制质量,提出了计算任意曲面反射(折射)光学映射虚物体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实际物体在反射/折射体中所成的像创建虚物体,利用图形加速硬件像处理实际三维物体一样绘制这些虚物体,将得到的关于虚物体的图像与实际反射/折射体的图像相混合,就可以得到有反射/折射效果的最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光线跟踪方法当空间点采样不足时所带来的走样问题。该方法利用图形硬件加速,提高了绘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将瞬态导热过程中物体内温度分布简化为仅随时间而变的所谓“薄壁”温度场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3种已有的简化判断指标:体内无因次温差Θ_a、体内无因次极限温差Θ_b、物体外壁无因次温度梯度Θ_c的分析表明,采用Θ_a或Θ_c是不合适的,采用Θ_b亦有一定误差,提出以max(|Θ_1|,|Θ_2|)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物体绕定轴匀速转动处于动平衡态的关健是转动轴是否选取在物体的中心惯量主轴上,而与物体是否对称没有直接的联系。非对称性物体也可找到中心惯量主轴,使其作匀速转动时,处于动平衡态。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平面镜所成虚像是光的反射造成人眼错觉而看到镜中有一个与物等大、以镜面对称的像。而虚像本身是不会发出光线的,因此,这个虚像是不可能在另一个平面镜中成像的。对于利用两个平面镜的不同摆放而成两个以上的虚像,这是由于从物体射出的光线经两镜面多次反射的结果。对于此种情况下具体像的个数,现行的资料中均没有比较详细的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运动物体的观测问题,文章先论述了光速是光子相对于光源的速度,介绍了光在纯粹的空间中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提出了运动参考系时空、视时空和静止参考系时空的概念;分别导出了物体在纯粹的空间中和移动的介质中运动时,运动参考系时空、视时空与静止参考系时空的相互关系。运动物体观测论解决了运动物体的观测问题,运动不会产生长度变化、时间变化和质量变化,不存在光障。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变质量物体运动教学中发现有的文献对变质量物体运动方程的意义存在模糊认识,从而在用该方程解题时出现不妥之处。这些都给学生带来误导,为此有必要对变质量物体运动方程的意义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个物体,自从国际上统一用质量取代重量的称谓之后,质量概念的使用和应用就一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随之,密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受到比重的影响。本文是对一种提高物体质量检测精度的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即:如果知道被测物密度就可直接进行空气浮力系数修正,消除空气浮力的影响,达到真空状态下测定物体质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的科学家给地里正在生长的南瓜进行过压力实验:在南瓜上面加上一定重量的物体,随着南瓜越长越大,科学家也相应的在其上不断添加更重的物体,以考察南瓜的耐压极限。南瓜成熟了,科学家决定把它切开,以观察其内部构造是否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在亚历克斯的面前摆放着一些彩色的立方体,有人指着其中一块红色和一块绿色的立方体问它:“这两件物体有什么不同?”亚历克斯思考片刻,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颜色。”研究人员对它的这种能力感到难以置信,于是把一组物体全都放在了它的面前,继续问道:“有几个绿色的方块?”而亚历克斯则用与我们极其相似的声音回答说:“4个。”当它明白自己的回答正确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