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区出入口空间是构成城市住区的重要部分,是城市住区的"眼睛"和"窗口"以及城市住区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本文对我国当前住区出入口空间规划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总结我国当前城市住区出入口空间规划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住区内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在大幅度攀升,使得城市住区停车空间呈现出紧张与无序的状况.文章针对以上情况总结出几项与住区地下停车空间紧密相关的依存要素,并对其环境设计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融入城市环境的住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脉和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意象,文章探讨了如何让新建住区融入城市环境的问题,认为和谐住区应能积极地承载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持城市传统建筑特色,并且有效地延续城市空间,维护城市固有的肌理;同时提出了和谐住区相应的设计方法,并用实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绿色住区环境是一种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城镇人居环境.当前,绿色住区环境建设将"改善住区环境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营造出一个以"生命,活力,健康发展"为指导的住区环境.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住区环境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现今住区的建设已经发展为建筑、景观、交通、文化、自然和城市等的综合建设。本文中以汕头第一城的规划设计为实例,详细分析其设计构思和实际操作过程,并借此探索创造以人为本的、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住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所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强化中心,消除断裂的空间设计观念,充分满足人对空间的识别与认知需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导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居住小区"为核心的建设模式及以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依据的城市居住建筑节能现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徽州地区古村落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现代居住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同时结合新式徽派建筑中可取的设计手法,尝试从科学角度总结徽派古村落空间营造技艺及将其应用到现代住区设计中的方法,旨在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提高社区凝聚力,增强居民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居民交往,进而带动商业发展,优化空间网络,增强城市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住区空间存在巨大的适老化需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住区空间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住区智慧化发展成为居住环境优化升级必然趋势。梳理了住区空间智慧化发展的研究脉络,分析了住区空间智慧化的趋势,从保障居民健康的智慧养护、改善居民居住体验的智慧交互、注重环境友好的智慧生态3个方面论证了建设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1.
朱新泉  潘波 《科技信息》2011,(19):I0051-I0051,I0306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更新速度加快;随之带来的矛盾就是旧住区公共空间缺失,并且残存的公共空间已经不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这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住区已经迫切需要更新改造。由于旧住区内建筑单体还没有达到使用年限,而公共空间却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在创造节约型社会的大前提下,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节省资源的要求,我们应该抛弃对旧住区进行大面积重建的城市更新思路,保留居住区内的建筑单体和现有的公共设施,并对旧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开发,居住区的整体条件就会得到提高,进而也延长了居住区的使用寿命,达到了可持续发展、有机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是城市生活与空间的组成部分,其设计不再限于自身的完善,它与城市整体规划的脉络相互影响同时共同演化着。本文尝试从田园设计的角度以某小区设计为例来进行滨水住区的规划,针对水体这一要素进行差异化设计,趋优避劣,最大限度利用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设计中邻里交往空间进行分析,指出邻里空间缺失对交往造成的影响,倡导营造不同层次的邻里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主城区大型工矿企业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于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的职工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梳理当下针对这类住区采取的改造方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住区环境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使用情况和"居民需求"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住区有限的用地条件之下营造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公共休闲空间,如何利用住区独特的空间形态并结合其历史文脉提升居民凝聚力,延续住区的场所精神,以期为镌刻着深厚工业印记的山城老旧住区提出可行的环境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娟  陈刚 《工程与建设》2010,24(1):7-10
住区作为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场所,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的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区环境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文章探讨如何从创意理念的角度,启发人们在住区景观设计中塑造优质的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6.
高光远  苏继会 《工程与建设》2007,21(3):252-253,256
文章论述了SOHO模式的意义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并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述了SOHO模式对未来住区的影响.在交流空间的设计上,提出了"由局部到整体、分层次进行设计"的观点,作为对未来SOHO住区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陈静 《科技信息》2010,(22):55-55
本文针对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实际,阐述了环境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住区环境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概括了当前住区设计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现代住区设计新理念,即:人性化、理性化、个性化、生态化。在秦皇岛市近海别业小区规划设计中,从项目选址、场地规划、功能分区、建筑布局、建筑选型、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充分体现以上设计理念,打造一个充满人性化、个性化、生态化的新一代住区。  相似文献   

19.
朱永安 《甘肃科技》2005,21(6):142-142,141
通过对住区的空间设计的回顾,提出了住区环境设计和住宅空间设计中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质量,人类住区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生态住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强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具有很强的生态服务功能.该文在分析了生态住区产生的背景和国内外城市生态住区的发展现状,概括和展望了我国城市生态住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