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言风化煤中含有大量再生腐植酸,是制备腐植酸类肥料的主要原料之一。河南省宜阳县的风化煤由于含有较高的钙镁,绝大部分以腐植酸钙镁形式存在,不能和氨水直接氨化制取腐植酸铵肥料。贫下中农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出“一步氨化”制取腐植酸铵的生产工艺。这种生产工艺是利用碳化氨水 (或碳铵) 与风化煤中的腐植酸钙、镁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使腐植酸与氨化合生成腐植酸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M煤矿低变质煤资源状况、煤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氧化煤、正常煤、风化煤中腐植酸含量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按含量描述了腐植酸的分布,、腐植酸含量高低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腐植酸资源量估算,提出了开发利用腐植酸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煤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74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系统地研究了褐煤与风化烟煤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含碳量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煤的红外光谱图相类似,从褐煤到烟煤,随着煤化作用的加强,脂肪族C—H伸缩振动峰逐渐减弱,褐煤中存在大量原生腐植酸,烟煤中则含有大量再生腐植酸,这将为判断烟煤是否风化提出又一判据.根据煤的红外光谱还可推测其所含腐植酸种类及含量.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从1975年5月到1976年6月,山西大学化学系无机合成专业的师生走出校门,到山西省各地区县社推广腐植酸肥料,为培养各级腐肥技术人员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在工作之余,对山西省的腐植酸原料资源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的普查,绘成了山西腐植酸资源分布地图(第一图)。根据初步统计,山西省有83个县市(区)416个公社储积有腐植酸资源,其中以风化煤为主,蕴藏有风化煤的共有79个县(区)和395个公社。全省风  相似文献   

5.
用过氧化氢和氨水对风化煤进行氧化-加氨,研究了氨水用量、碳铵用量、过氧化氢用量、温度、反应时间和风化煤粒度、浓度对液相产物中腐植酸铵的含量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料比为m(风化煤)∶m(25%氨水)∶m(30%过氧化氢)∶m(水)=1∶1.04∶1.5:6.46;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风化煤粒度小于0.149mm,反应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6.
用风化煤加氨水制成的腐植酸铵,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机化肥,也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山西省盂县农民早就使用风化煤,改良土壤,增产粮食,取得一定效果。1973年9月,山西省生产腐植酸铵10万吨左右,其中县以上生产工厂有8个,社队有几十个。经过使用,每斤腐植酸铵可增产粮食1~3斤,一般每亩可施40~60斤,盐碱地、粘土地和板结地可多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密县风化煤为原料,制备腐植酸及其盐的方法,并对制备过程中的各种条件进行了试验,初步拟定了制备过程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腐植酸类肥料是我国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大搞综合利用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肥料品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有泥煤、褐煤和风化煤等腐植酸资源的地区,积极生产腐植酸类肥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三个省(区)的八十多个单位生产这种肥料。对支援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碳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开发了一种催化氧化风化煤残渣制备腐植酸的方法.该催化氧化方法使用稀过氧化氢溶液作氧化剂,氧化铜粉末作催化剂,氧化过程在室温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初级残渣能够被有效地氧化成腐植酸,其转化率可达35%,且氧化生成的腐植酸在结构特征和元素组成方面与天然腐植酸相似.在氧化生成的腐植酸被分离后,氧化铜催化剂仍然存在于次级残渣中,因此还可以对次级残渣进行重复氧化以增加腐植酸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类物质对废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络合作用,但有沉积速度慢,时间长,沉积不易分离等缺点,本文用腐植酸钠与纤维素反应产生的复合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络合效果比单纯用腐植酸钠效果要好。因而腐植酸纤维素 事物有望成为重金属污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1.
褐煤腐植酸基本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褐煤中腐植酸的交换容量:HNO3,H3PO4对腐植酸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褐煤腐植酸中杂质的固定与清除。  相似文献   

12.
13.
徐浩龙 《河南科学》2012,30(4):454-456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添加腐植酸,淀粉与丙烯酸共聚交联,制备了一种高吸水缓释肥材料.腐植酸、淀粉和丙烯酸的最佳质量配比为8∶20∶72.此时,材料具有最大吸水率:659 g/g(去离子水)、425 g/g(自来水).尿素缓释肥的缓释周期为60 d,符合GB/T23348-2009规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芬顿(Fenton)法和双氧水紫外(H_2O_2-UV)法处理稳定(填埋场)渗滤液过程中不同类别有机物的去除规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254nm波长紫外吸光度(SUVA254),结合荧光区域一体化(FRI)EEM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总有机物去除水平相近条件下,两种处理方法去除不同有机物水平和组分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中,均是蛋白质类物质比腐殖质类物质优先被去除,酪氨酸类物质比色氨酸类物质优先被去除;较高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段比低去除率段能去除更大比例的最难降解腐殖质类物质.在相近的TOC去除水平下,H_2O_2-UV法比Fenton法对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更有效,且能更多地去除胡敏酸类物质;Fenton法处理中,Fe2+投加量的增加能更多地通过絮凝沉淀作用去除胡敏酸类物质.Fenton和H_2O_2-UV作为预处理方法应用时,为了既能达到较好处理效果又能节约成本,应选择对腐殖质类物质去除率更高的H_2O_2-UV技术作为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腐殖酸对污灌土壤中Cu、Cd、Pb、Zn形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选用白银地区污灌土壤为供试样品,在土样中分别加入腐殖酸、EDTA、柠檬酸三钠和乙酸,采用连续浸提法对比研究了外源腐殖酸对污灌土壤中有毒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污灌土壤中添加腐殖酸可改变土壤对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吸持能力,使具有直接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可溶态急剧减少60%~80%,重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及有机结合态增加,从而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流动性、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选用新乡市不同功能区的混合土壤作为试样,通过调节pH和腐植酸(HA)含量,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萃取法,研究了pH和腐植酸对土壤中重金属Cd、Ni和Zn形态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H和腐植酸对土壤中Cd、Ni和Zn三种元素不同形态的影响各不相同;2)当pH=4~7时,土壤中Cd、Ni、Zn的生物活性都随着pH的上升而下降;当pH=7~9时,Cd和Zn的生物活性都随着pH的上升而上升,Ni的基本不变。随着腐植酸投加量的增多,土壤中Cd、Ni、Zn的生物活性都现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腐钠处理染色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植酸系交换剂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对染色污染物的除去率比较高,且工艺简便,成本低。本实验是针对印染废水用腐植酸钠和铝盐为絮凝剂进行处理的,着重讨论了腐植酸钠和铝盐的用量及废水的PH值对COD除去率的影响。发现此法有较高净化效率。为推广到工业处理废水提供了实验依据,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