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入蜀之行是陆游诗歌创作从山阴走向蜀中的过渡。在《入蜀记》中,陆游对前人的诗歌有所引用和考证。这些诗学考证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理趣,也影响了陆游的诗学认识。《入蜀记》中表现的诗歌认识在入蜀诗中得以呈现。入蜀诗融合自然、历史、情感,为后来陆游南郑创作的突破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入蜀记》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途中的日记,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其中,陆游对于入蜀途中所看到的世情民俗等记载,对于我们研究南宋的民俗现象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入蜀记》的解读,本文将从物质生活民俗、物质生产及社会生活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入蜀记》中的南宋民俗现象。  相似文献   

3.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 ,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 ,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并借古讽今 ,抨击时政 ,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 ,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蜀道难》历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蜀道难》是李白一入长安的作品,是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而作,一方面表现了李白对朋友的真切关心和一往深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求仕不遇的感慨与感伤。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走的就是三峡南岸的西行人蜀古道。古道始筑于商周时期,沿用于秦汉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上每到朝代更替之际,它都被用作军事通道,而太平盛世之时,它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生命线。在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窖藏、桥梁、石碑、石板路等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的繁忙图景。  相似文献   

6.
孙应时是南宋初期的入蜀文人,他因丘崇制蜀而受招入蜀担任幕僚,虽官卑职微,却仍热心政治,尤其是对"吴氏叛蜀"的预见,更体现出其高超的政治远见。然而,现存孙应时蜀中诗约76首,这些诗或为纪写蜀地山水景物之作,或为与友人唱和之作,或为送别之作,而绝少涉及政事。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走的就是三峡南岸的西行入蜀古道.古道始筑于商周时期,沿用于秦汉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上每到朝代更替之际,它都被用作军事通道,而太平盛世之时,它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生命线.在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窖藏、桥梁、石碑、石板路等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的繁忙图景.  相似文献   

8.
王潮     
王潮王潮(?—898),字信臣,唐末光州固始人,五世祖王为固始县令。因为人民爱其仁政,把他留在了固始,家资较丰.王潮被俘而后为主。唐末宗因国乱而西入蜀,人民生活一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盗贼一时兴乱于江淮.寿春之间,盗首王绪、刘行全合伙据有寿州、不久,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内民族史学界关于僚族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族属源流、演变发展;僚人入蜀;壮族土僚;僚汉关系;地域僚族等几个方面,文章对此作了简要的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0.
北宋文人张咏两次入蜀,在蜀中创作了不少的诗歌作品.他用诗歌记录了蜀地的民俗风情,抒写了对友人和家乡的怀念.在蜀中的诗歌创作,既体现了张咏"助治"的文学观,也反映出五代余风和巴蜀地域对其诗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唐代诗人李远的故乡,从其自称的祖籍地陇西开始,直至以后他人所言的蜀地、夔州、云安,论者或语颇寥寥,或并无实据,并不能让人信服。但李远三首乡愁题材诗《及第后送家兄游蜀》、《长安即事送友人》、《送人入蜀》包含有较多的地理信息,我们可以据此确定其为夔州云安人。  相似文献   

12.
王质词编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质是南宋中兴时期的重要词人,有《雪山词》传世,存词76首。其词创作时间虽然多不可考。但在考证清楚其两次入蜀的行实后,结合词作内容,部分词作可确切编年,计十一首;又考乾道淳熙间兴国军守臣向澹、徐行简相关情况,可确考其部分词作创作时间,计三首;另有一首张孝祥辞世时的悼念之作亦可确考。共确切编年十五首。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宋琬研究现状,文章将宋琬第一次被捕入狱的原因等五个问题提出来作了辨析,指出宋琬第一次被捕入狱同当时的“告密”风气和他的“文字馀孽”有关;宋琬第一次出狱后没有京官外任调芜湖抽分,而是在吏部继续供职;此后循序量移至顺治十八年晋升为浙江按察使,而不是山东按察使;宋琬两次入狱,身心备受折磨,但他乐天知命,顽强抗争,表现出“威武不能屈”精神,人品极高;宋琬康熙十一年起补四川按察使,十二年入蜀,十三年(1674)卒于京师。  相似文献   

14.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过后,杜甫携眷西行,在由秦入蜀流寓同谷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以山水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其中每首诗甚至每句诗皆可视作"有我",诗歌中塑造了一位忠君爱民、乐观而孤独的旅客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赵Dian,官至参知政事,北宋仁宋、英宗、神宗要臣、重臣,既是政治上的铁腕人物,又是百姓的父母官。“以宽为治”是他的行政特点,其政策思想和行政作风,很有创造性和具性特点。其政绩既显于朝中,尤显于治蜀、治虔和越州救灾。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本文正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赵Dian一生进行较深入的论述,并揭示了这一历史人物对于当今反腐廉政建设所人有的现实意义。在文学上,则着重分析了他经三峡入蜀时所作的《初入峡》、《下牢津》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王士禛一生两次入蜀,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凭吊古迹,状摹名胜,即景感怀,声情悲壮。蜀地之行的亲身经历,千古三峡的雄奇险峻,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激发了诗人内心的灵感,而且也成就了王士禛在诗歌创作上一次质的飞跃。从此一扫前期迷蒙玄远、清幽澹泊的诗风,变得意境开阔,风格苍劲,气概非凡。  相似文献   

17.
王士禛曾作两首栈道题画诗,后又两次入蜀,创作了大量栈道山水诗。王士禛的栈道题画诗,景象阔大,视角丰富,以诗的语言展现了栈道图的全貌;王士禛的栈道山水诗,写景状物,抒情言志,体现了仰观俯察的时空视野,穷形尽相的山川刻画和深沉凝重的人事感慨。王士禛的栈道题画诗与栈道山水诗,在视角变化、景物选取以及感情内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伟大诗人杜甫一生锤炼出多多少少的“惊人语”,扣动着千百年来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弦。这些“惊人语”形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风格的主要方面,这是人所公认的。但有人认为:七五九年(“三吏”、“三别”创作的年头)是杜甫沉郁风格发展的高峰,七六○年入蜀以后的后期诗,  相似文献   

19.
一八五七年五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因被天王洪秀全重重“疑忌”而率师离京出走,经安徽、江西、福建又折江西南安,下湖南,计欲取道入蜀,不能得手,遂于一八五九年七月末突入广西。石达开的回师,使自太平军全股北上后遭到清军“随时堵剿”,“近十年颇安谧”的广西各地农民革命斗争,又得到了复兴。在两年又三个月的时间里,石达开征  相似文献   

20.
淳熙元年(1174),范成大除四川制置使.第二年,他便由桂入蜀,开始了晚年的宦蜀生涯.范成大在蜀约为两年,除在职成都时所作诗歌颇多外,他于入、出蜀地途中,亦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他的这些入、出蜀诗歌,或记沿途风光,或吊古今圣贤,或抒思乡之叹,虽题材多样、内容各异,但却是范成大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反映出了他此间的心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