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后期桐城派通常等同于湘乡派,而曾国藩之后,淮军文化取代湘军文化成为桐城派的最重要依附性力量。通过辨析吴汝纶与李鸿章的交往关系,梳理吴汝纶的李鸿章历史形象初次塑造,更能看清桐城派的政治观念。李鸿章是晚清现代化运动的开拓者,是淮军政治集团的领袖,在其三十年励精图治而遭遇甲午之败与庚子之乱后,李鸿章从"能臣"跌入"罪人"。桐城派后期宗师吴汝纶不遗余力为李鸿章辩诬,通过编辑出版李鸿章文稿、撰写李鸿章传记树立李鸿章的改革家形象。后期桐城派古文对淮系政治的文化建构与历史书写逻辑,是考察晚清民国直至新文化运动时期桐城派古文发展转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西方的地貌表示法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地图中。洋务派翻译的书籍《行军测绘》《测地绘图》中将等高线理论引入中国,随后出现了少量等高线地图。晚清的等高线地图的绘制水平高低不同,有不规范的假等深线地图、等高线地图,同时也有标准等高线地图;标准等高线地图类型多样,以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城市图、矿区图为主,主要由官方推动测绘。晚清等高线理论通过译书出版、教育传播和实物传播三种主要方式在国内传播,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书籍和地图。  相似文献   

3.
以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通过对过去教育的深刻反省,日益重视教育问题和人才问题,使晚清启蒙教育思想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由平等的教育原则、科学的思维方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回顾晚清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对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近代司法理论是在晚清时期开始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之所以在晚清时期开始出现,源自于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晚清时期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主权理论、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理论、司法文明理论以及司法中立理论.该理论对晚清时期的司法改革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晚清广东海防教育发生、发展的情况,认为晚清广东的海防教育虽然已开始起步,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近代广东海防地位下降、多数主粤官员对海防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漠视等原因,海防教育规模甚小,质量不高,这与广东作为海防大省的战略地位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6.
在晚清面临国难和文化生存危机的双重打击之下,蒙古正红旗人、帝师、文华殿大学士倭仁,领导一批倔强的道学大师,以堂·吉诃德式的精神,同列强的文化入侵展开殊死决斗……  相似文献   

7.
适应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推广以及培养科举后备人才的需要,中国传统家塾教育很早便发展了起来。在其漫长的办学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日常教学程式。通过龙启瑞撰《家塾课程》及结合相关文献的爬梳,可以了解晚清家塾教育的日常教学程式的铺陈,进而加深我们对晚清民间家塾教育方法的传播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徘徊于传统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精英阶层、代理人阶层、大众阶层及边缘阶层通过科举、留学、参军、经商、习一技之长等各种方式实现了社会流动。但从大的发展轨迹上看,晚清直隶农村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流动多以传统性、小幅度的为主,反映出了晚清直隶农村社会的过渡性本质。  相似文献   

9.
孙诒让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师,曾师从张之洞,与章太炎为忘年交,学术上为后者赞为"有醇无疵",是清代著名的朴学殿军.在金石文字学方面,孙诒让也是成就卓著,主要表现在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独特的治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与一位日本学者聊天,听说我是湖南人,并且喜欢研究晚清的历史,便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晚清湖南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历代书院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其版本价值较高,历来倍受文士学者重视。清代两湖地区的书院兴盛且日益官学化,书院刻书业比较发达,留下大量作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书院萌发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改制于清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江西书院不仅有幸同其始终,而且几度独领风骚,对江西教育昌盛、文化发展、学术繁荣、民智启迪、社会教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凝聚赣文化精神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叶昌炽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金石学家,其《语石》一书是金石学学科的概论性著作,被后世当作金石学入门的典范之作。在叶昌炽的金石交游圈中,以潘祖荫、缪荃孙、吴大澂对他的帮助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张百熙作为清末管学大臣,设想勾画了近代教育的蓝图,其实践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由此发端,系统教育自此时始。本文拟追述其历史贡献,探讨其教育思想,追溯其创办近代教育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清末女子教育的兴盛是中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清末女子教育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屈原及《楚辞》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对明末清初的遗民群体有很大影响,明末清初遗民有很浓的"屈原情结",其形成原因是他们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时代背景,这种情结的具体表现方式是他们对《楚辞》的注疏和自身诗词赋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概念的提出解决了晚清以来文学史面临的一些问题。以传统文化为坐标进行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不仅可以清晰地勾勒现代中国各场域多样式文学发展的脉络,而且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算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晚清社会,农政荒废,农业衰微,加之列强经济侵略目益加深,临此内忧外患之际,作为晚清重臣的张之洞从“固国邦,养民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理念,形成了自身的“科教兴农”思想,并大胆付诸实践,对清末农业改革和农业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我国今天进一步推行“科教兴农”战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0.
晚清道咸时期是第二次西学东渐的最初阶段,先前的研究对这一时期西方生物学知识在华传播的基本状况尚缺乏较为明晰的论述.以鸦片战争为界,试图对此进行梳理,并论述这一时期传播的特点、意义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