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价值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实践中影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因素,指出扩大公民参与决策的基本路径是:加强公民参与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公民参与水平;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公民参与奠定物质基础;加快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在公共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决策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有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高。本文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意义和路径优化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岳静 《科技信息》2009,(32):I0046-I00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民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现行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决策过程尚存在如经济与文化落后的客观限制、传统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影响、公民参与的组织机构和渠道单一、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不健全等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所以现阶段要不断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摒弃附庸意识,增强主体意识;拓宽参与渠道,增加参与形式;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发挥功效的基石,公民参与能够保证绩效评估方向的正确性和考核指标的合理性.能避免绩效评估实施过程的形式化,能确保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效不高的关键在于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公民参与程度不高的主要症结是政府部门相关功能的缺住;改善公民参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模型是以政府立法保障公民参与为核心、以专家学者团队和公民建立伙伴关系为辅助、以公民社团组建为补充三点支撑起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公民评估政府绩效的模式,不仅是促进民主行政发展的或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绩效评估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公民参与这一视角为切入点,探讨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在分析公民参与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价值的基础上,针对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制约因素,从政府、公民、民间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途径,以启发对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这一问题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公民参与遭遇政治体制困境;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等。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协调专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信息公开化等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和建设法治社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段巍 《科技信息》2013,(25):485-486
本文阐述了我国消防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公民参与消防管理的观念错位;公民参与消防管理的政策和激励制度不健全;公共消防管理不够透明;社区对公民参与消防管理缺乏相应组织和相应平台是公民参与消防管理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采取以下措施:拓宽教育宣传渠道,提升公民消防参与意识;发挥政府作用,为公民有效参与提供动力;增强政府的消防管理透明度,为公民参与消防管理创造前提条件;充分发挥消防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推动消防志愿者行动,为公民参与消防管理提供最直接的参与平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教育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入手,本文总结了贵阳市教育服务非均等化存在的主要矛盾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应以"公民本位"思想作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指导思想,真正切实考虑公民的利益,加大公民参与力度,保障公民的意志在整个公共管理中的决定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准则,具有一定的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尔蒙德所谓的公民文化是指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之融合特征的政治文化,它也是一种公民、臣民和村民的混合体。西方公民文化传统中,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主义公民观基于不同的自由概念而呈现出抽象的二元对峙,并且各自处于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社群主义和公民资格理论的崛起正是对自由主义公民观的现代性危机以及上述抽象对峙的两种尝试性解困。现代中国正逢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协调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因此,在西方公民文化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构建中国公民文化不仅对公民参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作为民主行政的一个重要标志,能更好地体现公共管理的民主性、服务性、透明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从公民参与现状分析入手,进而分析制约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体制、机制及环境等因素,最后提出从经济、体制、制度及文化等方面来促进公民参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预算是公众及其代议机构控制政府财政活动的一个制衡工具。公民的参与不仅能增强现有治理结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更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绩效。加强公众对预算的参与,特别是在教育预算的编制阶段,对于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之间的矛盾,满足公民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公民参与教育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当今社会正处于制度建设、呼唤公民意识提高的大背景着眼,结合传媒公共空间理论,以及美国公共新闻的探索,从受众角度分析了公共新闻理念对民生新闻可资借鉴之处。具体表现为:受众群体由市民向公民转变;报道中受众主动性增强;报道形式更强调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王敬颖 《科技信息》2006,(11):258-259
随着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公民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是民主的应有之意,是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公民参与的现状分析,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是不充分的,这由政治文化、合法性诉求、参与渠道等方面的原因所致,我们可从立法、善治和参与的组织化等方面加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是为解决公共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公共性特征。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意愿体现得越充分,则公共性越强。然而,现实中公民参与仍存在诸多不足。应在法治视阈下深入分析公民参与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规则和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以保障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的觉醒,不仅使公民对公权力更加重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在公共空间显得过于偏激和执拗。公民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合格的公民,而合格的公民素质包括具备公民理性和公民意识。基于此,分析了当代中国公民非理性现状,并对公民理性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时代,数字政府的兴起为政府创新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更有利于公民参与的发展。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具有双向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但分析网络公民参与现状,可以发现数字化政府中的公民参与还存在工具理性思维严重,数字鸿沟制约发展,参与的无序性等问题。要促进网络公民参与的有序发展需要从培育公共精神,加强基础信息建设,推动公民参与制度化建设和网络伦理建设的角度出发,全面优化公民网络参与的发展环境,完善公民参与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公民文化是一种以民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它通过确立公民政治主体意识、强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等方式稳定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公民文化的培育,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培育公民文化.关键在于推行公民教育,加强民主制度建设,鼓励公民践行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不仅需要公民的有序参与,而且需要社会管理及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评述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外在动力机制和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从政府如何加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构建公民有序参与的文化和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社会管理等层面,探讨了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及参与模式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不仅是促进民主行政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绩效评估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公民在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途径,以提高我国公民参与的程度,以及提高我国政府的绩效。  相似文献   

20.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制度建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公民意识的提高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公民社会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载体和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