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自由基和衰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衰老学说很多,其中大多数学说尚未能应用于抗衰老实践。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能指导抗衰老实践的学说之一。本文仅就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的基本观点、氧自由基的产生来源、氧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同时发表笔者的一些看法。希望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启发和补益。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国科学家从天然药库中筛选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GSE)具有清除衰老细胞的作用,而其组分PCC1能够选择性诱导衰老细胞凋亡.结合多种小鼠模型研究,研究组全面揭示了PCC1清除小鼠体内衰老细胞、改善衰老相关疾病治疗效率、延长老年小鼠寿命的显著效果和作用机制.该研究表明,PCC1是高度具有医学转化价值的新一代抗衰老物质...  相似文献   

3.
一位81岁的百万富翁,怀着长生不老的梦想,投巨资创立了一项革命性的抗衰老研究工程,该工程的研究成果——揭示人体衰老的奥秘,进而控制其衰老进程——被誉为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长生不老可谓是人类的千古梦想,不要说古代曾有无数方士为此终身炼丹制药,甚至连近代科学大师牛顿也曾为求得不老之药而一度迷恋过炼金术。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已逐渐使人明白,每个生  相似文献   

4.
黄鸣龙无论什么学说都应当是不断进展的、不断改进的,我们决不应当让教条主义、墨守成规、崇拜偶像、压制批评等现象阻碍我国科学的发展。以往在我们科学界确有一些偏差,我来举一个医学及一个化学方面的实例说明这种情况。巴甫洛夫学说是世界科学先进国家共同认为卓越的,确是值得崇拜的学说,徂是我们不应当把一个学说认为已是只善只美不需改进。我们不应当认为巴甫洛夫学说就是将来也不会发现它有不足之处,我们不应当认为巴甫洛夫每一句话都是  相似文献   

5.
张伯声,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张伯声教授是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创始人,该学说在国外亦享有盛誉,是张先生对地球科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张伯声教授从事地学研究实践和教学五十多年来,成就是多方面的,著有学术论文和专著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开始将衰老的过程视为一种新的动力。目前,辛西娅正和一些科学家研究怎样控制人类的衰老过程,让人们更健康长寿。分子生物学家辛西娅·凯尼恩(Cynthia Kenyon)刚开始研究关于衰老的基因学时,该领域基本上只有她孤身一人。"刚开始研究衰老时,我们很难让别  相似文献   

7.
全息胚学说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现代生物学的贡献.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这一学说不断趋于成熟,现在已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全息胚学说、cDNA返接与缺失动态平衡论和全息胚定域选种法》介绍了这一学说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这种应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择原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继振 《自然杂志》1995,17(6):341-344
人择原理是现代宇宙学的一个学说,在哥白尼学说的基础上,它重新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是对哥白尼学说的限制、补充和发展。目前对人择原理的争论颇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择原理并对其作出科学评价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为什么会衰老?中美两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叫做异染色质的致密型染色体结构失去稳定,可能是关键原因。这项成果为延缓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实验室、北京大学汤富酬实验室以及美国索尔克研究所胡安·卡洛斯·伊斯皮苏亚·贝尔蒙特实验室于2015年4月30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10.
叶片衰老是受细胞内部遗传程序控制的、植物叶片发育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对启动和调控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及衰老信号的传递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人工诱导衰老的大豆叶片中克隆到一个新的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rlpk2 (GenBank登录号: AY687391), 无论在前期人工诱导衰老系统还是叶片自然发育过程中, 该基因在大豆叶片中的表达水平都表现出明显的衰老上调趋势. 利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 RNAi)“敲减”(knock-down)该基因的表达, 可以明显延缓转基因大豆叶片无论自然发育还是营养缺乏胁迫引起的衰老进程, 转基因植株叶片具有比较致密的表面结构及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中性突变进化学说,是由日本木村资生和美国的托玛斯·朱克斯等提出的。该学说问世之后,一直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这里发表的《关于中性突变进化学说及其评论》,也是我国学者对此学说的一种见解,可作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2.
40年前,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 DNA 双螺旋结构学说,成为本世纪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40年来,在 DNA 双螺旋结构学说的推动下,生命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  相似文献   

13.
小鼠肝脏金属硫蛋白消除OH自由基能力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崇明 《科学通报》1992,37(20):1901-1901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MTs)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种富含半胱氨酸、可诱导的金属结合蛋白。近年来,MTs在生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MTs具有消除OH自由基的能力.按照Denham Harman所提出的机体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生物体随龄增大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自由基的副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吃药打针就能多活20年,而且是健康的20年,你会是什么反应?你可能会难以置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让人类多活20年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这类研究包括:是什么在驱动衰老机制?在我们的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导致衰老? 如今科学家另辟蹊径:衰老科学的新一轮研究对象不是人类自身,而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狗.  相似文献   

15.
人为什么会衰老和死亡?实验室里的研究已提供了老化机制的新线索。尽管返老还童仅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但科学的方法至少能帮助人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6.
正16—17世纪在欧洲发生了一场科学革命,这是科学史上第一例革命。它是对古希腊和中世纪科学的一场革命,为尔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学科层面来看,这场革命由天文学、化学、力学和生理学革命汇合而成。其中,"日心学说"的天文学革命率先揭开了革命的帷幕,推翻了此前统治人类思想长达1800多年的"地心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结构的看法.哥白尼、开普勒、  相似文献   

17.
传统科学试图将所有自然现象简化为几种基本力与场的活动。以数学上的最新发展为基础的新学说将重新解释自然界高层次结构的复杂性,这一学说将大大改变科学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奎因的理论评价学说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首先是因为,他批判了早期逻辑经验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论点,并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逻辑主义的理论评价发起了最初的攻击。同时也因为,他的理论评价学说包含许多新奇的  相似文献   

19.
医学家们早已知道少食能够长寿,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据。美国《科学》杂志最近刊登的一篇论文称,少吃之所以可以延缓衰老,其原因是少  相似文献   

20.
五年来,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了苏联先进科学,思想上获得了解放并不断地得到提高,特别是学习了米丘林学说以後,在米丘林学说指导下。我们棉花选种工作——海岛棉陆地棉的无性杂交、中棉陆地棉种间杂种后代的选育、长绒德字棉的选育相继获得了一些成绩。其中中棉陆地棉种间杂种的选育工作,是在解放前开始的,但当时因受了摩尔根伪科学学说的指导,工作走了弯路,直到解放後以米丘林学说为指导,方始获得成绩。 (一)海岛棉陆地棉的嫁接教养: 为了克服海岛棉在高纬度地带种植的遲熟性,使引种於长江流域或更北地区成为可能,我们在1950年初步学习了米丘林学说後,把海岛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