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完善和充实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规范,准确掌握不同栽培密度下,马铃薯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栽培的适宜密度及株行距最佳配置方式,特进行了一组马铃薯密度试验,探讨最佳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赤水市主要的夏粮作物,从2003年起引进并推广应用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为探索适应赤水地区生态条件下应用该技术栽培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种薯切块,以提高马铃薯乃至夏粮的产量。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笔者承担并实施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万银红  谢挺 《遵义科技》2009,37(4):22-24
通过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播种密度结果表明,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最适宜栽培密度为4000株/667m^2,在此密度其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小薯所占比例最低,大薯所占比例最高,单株薯重最重,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病毒侵染,引起马铃薯种薯退化,严重限制和影响了马铃薯的生产发展。产量一直低而不稳。脱毒马铃薯生育期短,早熟品种一般在70—90天,与玉米、白菜、萝卜等作物间作套种,基本不影响产量。起到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已成为宁南山区的支柱产业,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12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5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8.8%,这样在宁夏马铃薯主产区的部分地区马铃薯栽培中出现了连作和迎茬现象,导致其品质变差,产量下降。所以我们必须更大面积地推广马铃薯与其它作物复合种植技术。据笔者多年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种植,探索出了马铃薯套种豌豆的丰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干旱、半干旱、阴湿区马铃薯生产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马铃薯是中围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马铃薯植株基部避光可结薯的原理研究成功的一项省工、省时、省力的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在赤水地区已试验成功,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赤水地区的最佳播种量,以提高马铃薯的净产量和效益,设置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在庄浪县通化镇通边村采用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播种方式,进行了旱地梯田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薯块鲜重、大中薯率和小薯率等经济性状影响明显.单株结薯率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小幅减少,单株产量和大中薯率下降明显.综合考虑,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以49...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同时还是牲畜饲料,马铃薯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尤其微生素B和C含量较多,其营养价值很高。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对马铃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在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品种混杂、栽培密度偏稀,从而影响了马铃薯总产的提高。为了合理脱毒马铃薯群体,找出适宜的栽插密度,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并应用到大面积生产中,特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无基质喷雾栽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小薯过程中不同品种、不同苗来源及不同收获方式对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基质喷雾栽培法生产马铃薯小薯以扦插苗分期收获效果最佳.无基质喷雾栽培比较适合栽培早熟品种,以早大白最佳.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山区半山区脱毒马铃薯的主要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氮肥〉钾肥,最佳组合为,密度4554-5376株/667m^2,纯N9.47-10.81千克/667^2,P2O53.15-4.96千克/667m^2,K2O2,32-3.8千克/667m^2,每667m^2,产量可达25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人工栽培条件下,千层塔不同海拔、土壤类型、遮阳度、移栽密度、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等处理的产量数据,筛选出千层塔最适宜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方法,形成了千层塔林药套种人工栽培技术优化组合,其产量达到1 556.33 kg/667 m2,对千层塔药材通过人工训化栽培进行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验目的:为提高纯种西洋南瓜空行的土地利用率。方法:西洋南瓜与春萝卜套种。结果:西洋南瓜产量、效益有所下降,但南瓜和春萝卜两者产量、效益比纯种西洋南瓜增长69.89%。结论:在相同土地面积和栽培条件下,西洋南瓜、春萝卜套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阎德爱 《广东科技》2014,(14):154-155
利用甘蔗宿根蔗前期生长缓慢的较大空间,以及前造甘蔗收获后留下的蔗叶,在蔗沟内套种香芋进行免耕栽培。结果表明,香芋产量6010.5kg/hm2,产值达到12021元/hm2,套种香芋地块的甘蔗产量与不套种香芋的甘蔗产量基本持平,既不影响甘蔗产量,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通过脱毒马铃薯威芋3号不同播种密度结果表明,薯威芋3号种植的最佳密度为4000-4500株/667m^2,以播4500株/667m^2产量最高,播3000株/667m^2产量最低。经方差分析,种植密度过小或过大,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艳  黄阳国 《汉中科技》2011,(4):18-18,17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州型冬春作物,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在不同区域种植。马铃薯地膜栽培使马铃薯早播种、早上市,大棚地膜栽培在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马铃薯早春冻害,同时上市时间提早3—4周,大幅提高了商品价格和单位面积的产值。本文阐述了大棚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根据魔芋喜温耐荫和怕光,怕高温的特性,采取魔芋玉米间作套种技术,前期可利用玉米生长期为魔芋遮光降温,后期可提供充分的温光条件,使魔芋生长良好。魔芋玉米间作套种技术包括以海拔高度选好套利带型、玉米栽培要选好品种,适期育苗移栽;魔芋栽培技术要精细整地、土壤消毒、选好种芋、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做好除草、排水追肥和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冀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冀东地区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冀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试验。马铃薯选用中熟品种,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用生育期较短的中熟品种,减少与大白菜的共生期;秋大白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期提前。该模式中马铃薯产量达37 618.01 kg/hm^2,玉米产量达7 493.83 kg/hm^2,大白菜产量达114 640.63 kg/hm^2,三茬作物总产值62 119元/hm^2,纯效益48 769元/hm^2。比露地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纯效益增加37 757元/hm^2,比地膜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纯效益增加26 219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麦套带田地膜玉米产量构成主因素分析苟永平,杨俊丰(定西地区旱农中心743000)近来年随着农用地膜的普遍应用,我区川水灌区大面积推广了冬、春小麦套种地膜玉米(4行小麦,2行玉米150cm带型)带状种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从1991年开始,笔者对带...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品种及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显著程度,引入最优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结合一次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在SAS环境下,完成最优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得到试验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有显著影响,品种栽培互作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试验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及栽培方式。该研究方法可以拓展应用于马铃薯以外的其它作物高产技术领域的试验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小麦套种大豆带幅试验初报古浪县农技中心辛建荣近年来,我县引进小麦套种大豆的种植形式,来满足人们对高蛋白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此栽培方式既可提高单产和效益,又能使用养结合,培肥土壤。为了探索出最适宜我县井、黄灌区小麦套大豆的带幅比例,笔者于1994—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