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分析,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Fischer图解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测井曲线的预处理、测井相的识别、测井沉积旋回的划分、测井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基准面旋回等识别,进行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分析表明,白音查干凹陷达28井腾格尔组主要包括74个上升或下降的短旋回,7个中期旋回和1个长期旋回,基准面旋回以不对称的下降半旋回为主。研究认为,随着层序地层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测井资料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断提高测井资料的利用程度和水平,充分发挥和扩大测井资料在层序地层学分析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将有力地促进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层序格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巨厚的夏子街组为隐蔽性圈闭,其地震反射特征在地震资料上表现不明显,层序界面识别起来较困难.应用经典的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乌-夏地区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借助地震时频分析技术和测井小波旋回理论来确定层序界面的位置,在各层序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夏子街组不同层序的展布特征和体系域构成,从而建立了夏子街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地震时频分析和测井连续小波变换技术用来进行层序旋回划分较为可靠,应用此技术确定出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共发育有4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应用地震时频分析手段来分析地层中的信息,会大大提高沉积旋回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小波变化具有尺度可大可小的优点,这对于提取单井的沉积旋回、识别同一套沉积体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放大显微功能有助于识别不同级别的层序体.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巨厚的夏子街组为隐蔽性圈闭,其地震反射特征在地震资料上表现不明显,层序界面识别起来较困难.应用经典的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乌-夏地区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借助地震时频分析技术和测井小波旋回理论来确定层序界面的位置,在各层序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夏子街组不同层序的展布特征和体系域构成,从而建立了夏子街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地震时频分析和测井连续小波变换技术用来进行层序旋回划分较为可靠,应用此技术确定出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共发育有4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应用地震时频分析手段来分析地层中的信息,会大大提高沉积旋回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小波变化具有尺度可大可小的优点,这对于提取单井的沉积旋回、识别同一套沉积体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放大显微功能有助于识别不同级别的层序体.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中-南段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以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的沉积相、基准面旋回与层序界面特征的综合分析为依据,将川西坳陷中-南段须家河组划分为2个超长期、4个长期和13个中期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旋回等时对比法则,运用二分时间单元分界线(层序界面和洪泛面)为优选时间-地层对比位置,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年代地层框架和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进行了等时地层对比和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格架中的沉积充填作用和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测井曲线活度分析,结合测井小波分析以及地层旋回特征,进行地层旋回划分方法的研究,并以HSS油田H1518井为例,运用以上方法进行HSS油田H1油层组的地层旋回的划分和地层精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志层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测井曲线的活度及小波分析,结合沉积旋回特征研究,可有效进行沉积旋回的划分,HSS油田H1油层组按照旋回特征划分为1个砂层组、3个砂层和7个小层。  相似文献   

6.
陈家庄地区馆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陈家庄地区馆陶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含气层位,从岩心观察入手,利用岩心资料识别了陈家庄地区馆陶组短期旋回,建立了岩电关系模板,在此基础上,利用大量的测井资料,根据短期旋回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识别了中期旋回并进行了横向对比,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庄地区馆陶组发育4个中期旋回16个短期旋回,旋回叠加样式主要有退积式、加积式。对该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准层序沉积相平面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陈家庄地区馆陶组沉积体系从早至晚经历了冲积扇辫状河沉积、辫状河广泛发育期和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化3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利用测井曲线自动划分层序地层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根据已有测井资料和基准面旋回原理来实现计算机自动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方法通过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计算出泥砂比、砂泥比曲线,然后利用这些曲线求出地层短期基准面变化曲线,最后根据短期基准面变化曲线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层序。结果测井曲线为地层基准面旋回的自动识别提供了可靠信息,在鄂尔多斯盆地部分区块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层序地层划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结论在层序分析过程中,利用这一技术实现了层序地层划分计算机化,极大地提高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织纳1井晚二叠世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利用煤田测井准确识别含煤地层中蕴藏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并进一步划分高频旋回层序地层。结果表明,借助第二主成分(PCA2)数据能够识别出的米兰科维奇周期最全,误差总体最小,可作为该井段用于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的最优参数;提取的400 ka和100 ka偏心率旋回曲线显示该井段分别记录了约18个400 ka长偏心率旋回和约72个100 ka短偏心率旋回,据此估算的沉积时限约为7.19 Ma;结合偏心率旋回曲线和小波波谱的变化特征,发现该井段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和18个四级层序,而最大海泛面附近的沉积速率变化可能受到了海平面变化和物源供应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家庄地区馆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搞清陈家庄地区馆陶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含气层位,从岩心观察入手,利用岩心资料识别了陈家庄地区馆陶组短期旋回,建立了岩-电关系模板,在此基础上,利用大量的测井资料,根据短期旋回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识别了中期旋回并进行了横向对比,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庄地区馆陶组发育4个中期旋回16个短期旋回,旋回叠加样式主要有退积式、加积式。对该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准层序沉积相平面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陈家庄地区馆陶组沉积体系从早至晚经历了冲积扇-辫状河沉积、辫状河广泛发育期和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化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必须与具体的高分辨率手段相结合.以准噶尔盆地石南油田含油层段的层序(3级层序)和层组(6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对比为例,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测井、录井、钻井等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方法.通过对古生物群化石组合,黏土矿物,岩性、电性等特征的研究实现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对比;通过钙质夹层,泥岩电阻率差异,地层倾角模式的研究实现层组界面的识别和对比.研究发现,泥岩电阻率差异反映出泥岩的沉积物源或沉积相带不同,利用泥岩电阻率差异可以确定层组的叠置关系,判断储层连通性;相同的层组单元中的倾角模式具有可对比性,通过邻井倾角模式的对比可以确定层组的空间展布形态.据此,建立了准噶尔盆地石南油田西山窑组含油层段等时地层格架,定性、定量地表征出该等时地层格架内层组的发育顺序、叠置关系、空间展布形态、以及彼此之间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1.
高斯小波用于测井层序地层自动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识别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层序地层单元的分界面上,测井曲线表现为突变,而高斯小波对信号突变点具有敏感性和多尺度分析特性,因此测井数据的高斯小波变换能够表征这种突变。以胜坨油田某井为例,对自然电位测井数据进行高斯小波变换,将一维测井数据拓展为二维深度一尺度空间,使其内部的能量聚集与分布得以清晰展示。依据小波时频色谱信息和能量信息,选取识别不同级别层序地层界面的最佳尺度,获取最佳尺度下小波系数模极值的信息。结果表明,小波系数曲线模极值能反映地层岩性的变化,与各级层序界面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从而可据其实现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划分。与岩性剖面相比,该方法可用来准确划分层序界面。这些探索为地层层序的自动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秦秋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503-3509
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并结合陆相湖盆层序地层特征,将他拉哈-常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起该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岩心、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测井相模式,并绘制相应沉积微相图.平面垂向相序及...  相似文献   

13.
孔隙度测井及电阻率测井的相关系数及其包络面积大小对储层的响应特征非常敏感,相对于水层,油层相关系数的会明显增大,包络面积也会明显增大。利用相关系数和包络面积的这一反向变化特征,在同一曲线道中合理刻度归一化后的相关系数和包络面积曲线,可以形成明显的镜像包络线。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及包络面积并结合试油试采数据可以得到用于定量识别油水层的关系图版。该方法在油砂山油田第三系砂泥岩储层的油层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判识效果,拓宽了工区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复杂储层流体性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地区延长组坳陷湖盆浅湖与深湖亚相的识别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研究,对延长组长7沉积相进行了专项研究.认为浅湖和深湖沉积在岩性、沉积构造、生物化石、测井曲线、沉积序列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区别.根据这些特征,确定了长7各个油层段的深湖线.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7_3湖盆达到鼎盛,深湖区范围最大,东北部达吴起-甘泉-富县-洛川一线,西南部达镇原-泾川-长武-旬邑一线,从长7_3-长7_2-长7_1,深湖线逐渐向深湖区收缩.浅湖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深湖区湖底扇砂体均逐渐发育.  相似文献   

15.
综合钻测井等资料,以小波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每个区带各挑选数口井,对其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多级次旋回曲线,来进行高频层序划分,旨在刻画台盆区三叠系不同构造单元内层序发育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到Fischer图解来分析该地区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结果表明,台盆区三叠系地层旋回以塔北隆起带保存的最为完整,湖平面变化曲线也最为完善。在塔北隆起带完整度最高的A1井中识别出5个长周期旋回,9个中周期旋回,61个短周期旋回。三叠系台盆区相对湖平面整体上为一次大规模的湖退与湖侵,可容纳空间最低值在克拉玛依组中期,黄山街组时期达到顶峰。湖平面变化曲线内部还有5次小规模的湖侵湖退,且受到古地貌、物源的影响,有差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裂缝识别测井、声波测井、深浅双侧向测井求取溶蚀和裂缝带发育参数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地层系数、残余岩溶强度指数和裂缝发育指数 ,并结合岩芯观察和录井资料 ,给出控制特征参数 ,建立潜山灰岩储层单井溶蚀、裂缝带模式图。在此基础上 ,应用灰色 -遗传过程识别系统对义和庄潜山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溶蚀和裂缝带识别 ,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7.
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层序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可容空间(A)与沉积供给(S)比值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标志层的特点,进行层序界面的类型划分、识别和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并依据测井曲线的叠加样式,进行层序地层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层序界面位于测井曲线基值发生明显改变的转折点上,大型河道冲刷面和进积与退积的相互转换面也是层序界面的发育位置最大湖泛面岩性表现为泥岩,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GR)、低自然电位(SP)、低电阻率(RT)的特点层序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中,进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漏斗型,表现为曲线的幅值由下向上依次增大的特征;退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钟形,表现为曲线的幅值由下向上依次减少的特征;加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箱型,表现为曲线的幅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识别方法、结构特征、变化规律及成因机理。方法根据岩心、露头、测井资料识别界面,应用旋回层序测井响应模式划分层序,采用等时对比方法横向追踪对比旋回层序。结果研究区长6段可划分为1个长期、7个中期、31个短期旋回层序,建立了研究区以长期旋回层序为框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对比单元的等时地层格架。结论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超长期基准面下降之初的三角洲建设时期,研究区沉积了以长6段为主体的C1型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其长、中期旋回层序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短期、超短期旋回层序划分与对比、小层砂体追踪及流动单元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地层对比和划分中存在的不统一现象,依据8口井岩心和1700口井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将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葡萄花油层的地层发育模式为向南地层厚度减薄,葡萄花油层顶上移、底下移,各层渐薄,而非中部缺失或底部缺失的层序地层新格架。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位于SSC4中部,转换点以下为下降半旋回,转换点以上为上升半旋回的地层发育模式,并建立了研究区与三肇凹陷统一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该地层格架的建立为后期油藏开发提供可靠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