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世界年产量约为200万吨。在氨氧化法中副产收率3—8%的乙腈。副产品乙腈的有效利用,可大大提高氨氧化法生产的经济意义。乙腈一般作为溶剂和萃取剂使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有机化学研究所,正在研究利用乙腈在气相催化合成重要的中间体氯乙腈、氢氰酸或丙烯腈。一氯乙腈的合成是在一个封闭式连续循环接触器中进行。以α-氧化铝-氯化铜-氯化镁-氯化铈为催化剂,接触器温度为380℃,逗留时间2.5~4秒,乙腈与氯气的克分子比为4:1。在这种条件下,可获得乙腈转化率85%以上,生成一氯乙腈选择性86%。得到的氯乙腈混合物通过分离柱分离成一氯乙腈、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未转化的乙腈可再循环使用。催化剂经40小时后,借助在350℃通空气的方法进行清焦再生处理,就能恢复到原来活性。  相似文献   

2.
乙腈和水形成二元共沸物,其中乙腈的含量是83.7wt%。乙腈和水的常压共沸点是76.5度。在乙腈脱水的过程中,由于共沸物的形成,故无法用一般的精馏方法获得乙腈。使用碳酸钾可以破坏其共沸点,故可用萃取和精馏相结合的方法回收乙腈。加盐萃取可以大大提高乙腈的纯度,使其纯度达到99%。然后把萃取后得到的混合物再精馏,就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的99.99%(wt)的乙腈,满足HPLC的要求。其回收率超过9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乙腈和氯代乙腈的水解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水解反应途径中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及产物的几何构型.在乙腈的水解途径中首先形成一个四元环的过渡态,对应水分子中的O原子进攻乙腈上的C原子,同时水分子上的一个H原子转移到乙腈的N原子上,形成不稳定的烯醇中间体.该中间体可以异构化为更稳定的乙酰胺,乙酰胺与另一个水分子作用,最终水解为乙酸和氨气.氯代乙腈的水解反应机理和乙腈基本一致,但其反应活化能垒比乙腈低,产物为氯代乙酸和氨气.  相似文献   

4.
乙腈对α-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乙腈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动力学分析表明乙腈的抑制类型为线性混合型抑制作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显示酶的二级结构在乙腈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酶活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血浆多肽组学样品进行前处理和优化,建立了血浆多肽组样品收集方法.通过考察乙腈沉淀和加热变性两种方法对血浆中蛋白质去除效率,确定采用乙腈沉淀;进一步对乙腈沉淀法进行优化,发现2.5倍体积乙腈沉淀达到最佳效果,处理的样本适合血浆多肽组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饮用水中氯消毒产生的有毒副产物卤乙腈,以天冬氨酸、谷氨酸、酪氨酸为前体物,研究不同前体物对四种卤乙腈生成能力及K2FeO4和NaClO单独、联合投加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处理不同前体物均生成四种卤乙腈,但生成量存在差异;而增加初始氯质量浓度能提升溴代与氯化反应,导致反应产物由DCAN(二氯乙腈)和BCAN(溴氯乙腈)向TCAN(三氯乙腈)和DBAN(二溴乙腈)转变.此外通过K2FeO4和NaClO联用试验发现:当不同投加顺序的投加间隔分别控制为10,60 min时,与单独加氯相比,四种卤乙腈生成减少近70%;在同时投加工艺中,当铁氯投加比为30∶1时,对卤乙腈最终生成控制效果最好,分别降低81.14%,94.25%,96.68%和89.55%,其原因为ClO-和K2FeO4分解产生的原子态氧通过提升不同价态铁的稳定性而增加卤乙腈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以NaOH作为碱,在相转移催化剂氯化苄基三乙铵的存在下,2-呋喃乙腈与苄基溴发生苄基化反应,得到了α-苄基-2-呋喃乙腈和α,α-二苄基-2-呋喃乙腈。  相似文献   

8.
以NaOH作为碱,在相转移催化剂氯化苄基三乙铵的存在下,2 -呋喃乙腈与苄基溴发生苄基化反应,得到了α-苄基-2-呋喃乙腈和α,α-二苄基-2 -呋喃乙腈.  相似文献   

9.
从有机物性质角度对二氯乙腈前体物进行分析,探究太湖流域某深度处理水厂各工艺单元对二氯乙腈生成势的去除。试验结果表明,水厂原水中亲水性有机物、分子量小于1 k Da或大于10 k Da的有机物是二氯乙腈的主要前体物。深度处理工艺水厂对二氯乙腈前体物的去除率高达79.3%,其中O_3/BAC工艺的贡献率远高于常规工艺。  相似文献   

10.
加盐萃取精馏法分离乙腈和正丙醇的混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制药废料中回收乙腈和正丙醇,研究了加盐萃取精馏分离法在分离乙腈-正丙醇中的应用,设计了工艺流程,确定了工艺条件.采用以上技术从废液中回收乙腈,乙腈含量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主要通过折光率来研究离子液体对乙腈+水系统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折光仪测定了乙腈+水+[Hmim]Cl(1-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三元系统及相应的乙腈+水、水+[Hmim]Cl、乙腈+[Hmim]Cl二元系统在293.15 K时的折光率,并获得了这些系统的过量折光率,建立了折光率与组成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在全部浓度...  相似文献   

12.
电喷雾质谱研究乙腈诱导的溶菌酶的构象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采用电喷雾质谱结合圆二色性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研究不同浓度的乙腈诱导对溶菌酶构象变化的影响.在pH2.0的酸性环境下,随着乙腈浓度的上升,电喷雾质谱的谱图中溶菌酶电荷状态分布会变宽,当乙腈浓度达到70%时,会出现15 的高电荷离子峰,电荷中心也从纯水溶剂的10 到了12 ,表明其三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即由天然构象转变为部分非折叠的构象.圆二色光谱显示在溶菌酶水溶液中加入乙腈,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的百分含量在增加.荧光光谱进一步证明在乙腈的作用下,溶菌酶由天然构象转变为部分非折叠的构象.  相似文献   

13.
乙腈是一种脂肪族的急性剧毒有机污染物,不仅危害大而且来源广泛,众多行业产生的污水中都包含乙腈。为了找到一种适合的DSA阳极来高效率地降解乙腈,对四种不同材料的阳极(钌铱钛(Ti/TiO_2-IrO_2-RuO_2)、钌铱钛锡(Ti/TiO_2-IrO_2-RuO_2-SnO_2)、铱钽钛(Ti/TiO_2-Ta_2O_5-IrO_2)和铱钽钛锡(Ti/TiO_2-Ta_2O_5-IrO_2-SnO_2))分别降解乙腈模拟废水的产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国标法测定不同时间段降解产物的COD值,比较四种阳极对乙腈模拟废水降解效果的优劣,结果显示在降解2.5 h时涂层含有铱钽钛元素的电极对乙腈的降解效果最佳。并以此电极为代表优化降解乙腈模拟废水条件,得到最佳条件为:p H为6.60,浓度为每500 m L水中含1.32 m L乙腈,电压为4.10 V,在此条件下降解率可达到69.0%。  相似文献   

14.
陈超 《天津科技》2014,(7):30-31,34
采用KOCH复合膜对乙腈废液进行溶胀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乙腈浓度的浸泡液对复合膜溶胀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复合膜对水优先吸附溶解,为亲水性优先透水膜。同时在料液浓度为84%左右时,复合膜的总溶胀度达到最大值1.8,此膜片适用于乙腈废液体系的脱水分离。  相似文献   

15.
乙腈主要用于合成医药、农药中丁二烯、芳烃抽提的溶剂等。近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因际市场对乙腈产品纯度、含水率、丙脯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有10余套丙烯腈副产粗乙腈的回收装置,大部分采用的是氯化钙吸收粗乙腈中水分的方法。该工艺不仅流程复杂、投资大,且生产的产品纯度最高只能达到95%,并产生大量的氯化钙固体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中乙腈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聚乙二醇20000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 高纯氮为载气,顶空进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乙腈在1.014 ~5.070 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相关系数r为0. 997 3),平均回收率为97.2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乙腈的最小检测限为0.6 μg/mL.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中乙腈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常压、25℃条件下的乙腈-硫酸铵-水双节点组成数据,并绘制了相图.实验证明,乙腈-硫酸铵-水能形成稳定的双水相体系,成相的质量分数范围为硫酸铵(0.001~0.420)、水(0.293~0.556)、乙腈(0.024~0.706).双节点曲线符合经验方程,相关系数R2〉0.999 9.根据离子色谱法和称重法所得数据,结合经验方程和杠杆规则,得到了一系列乙腈-硫酸铵-水双水相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连结线,且线性相关度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群论的方法可以在不解久期方程的情况下分析分子的振动光谱,本文运用群论方法分析了乙腈分子的简振振动模式,得到了各简振振动模式的对称性,根据振动拉曼光谱选择定则分析了乙腈分子各振动模式的拉曼活性,结果表明乙腈分子振动拉曼光谱有8条频率不同的拉曼谱线,并与实验测定的激光振动拉曼光谱进行比较,理论结果与实验结论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9.
拉曼光谱是研究液体分子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振动光谱技术.本文采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研究了乙腈-水二元溶液中水的振动特性.通过改变乙腈-水系统的体积分数,水的氢键网络结构将受到影响.测量了乙腈体积分数10%~90%的水溶液.结果表明:在低的体积分数下X_(cn)0.3时,水分子呈现氢键网络结构;0.3X_(cn)0.5时,水分子呈现氢键网络结构与复合物共存形态.乙腈分子体积分数占优势时,水分子对称伸缩振动发生红移,水分子间及乙腈-水复合物的氢键强度减弱,氢键网络结构将会破坏,拉曼模式的线宽、峰形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介孔TiO2的合成一般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进行.本文以乙腈为溶剂,以三嵌段高聚物表面活性剂EO20 PO70 EO20(P123)为模板剂,四氯化钛和钛酸丁酯为混合钛源,合成了介孔TiO2材料.比较了乙醇和乙腈溶剂中所得样品的结构,发现乙腈作溶剂,样品的介孔结构与乙醇作溶剂时相似,但晶化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