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振啸  徐小波  田力 《科技信息》2011,(35):I0185-I0185,I0207
1工程概况 笔者单位新建办公楼为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66020.3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1.6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该基础工程为21m×84m×1.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该基础施工时在基坑南侧20m处设拌和站.基坑砼用拌合车运输,运距80m,基坑内应用输送泵运输。  相似文献   

2.
谢润泽 《科技资讯》2009,(20):22-22
1 工程概况 某小区拟建建筑物有地下室、别墅及5~11层住宅建筑等,建筑用地面积255809.193m2,其中地下室、5~11层住宅及部分别墅建筑基础采用长螺旋钻孔CFG桩复合地基上的独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概况某工程为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共三层,一层为东端库房,西边为门厅,中间为敞开大厅,三层为学生教室和宿舍,二至三层为边廊过道墙,外墙49cm,内墙24cm,钢木层架回坡水瓦垄铁层面,跨度9.5m,由于该工程开工近11月份,天气寒冷,所以当年只完成基础工程,转年施工主体与外装修,到四月份发现基础(内墙与外墙)断裂和推裂。不能使用,拆除重建,直接经济损失近八十余万元。基础设施采用毛石基础,一步大脚为1.6m,上部大脚宽为0.6m基础深为2.85m,用50号水泥砂浆砌筑。建筑地质情况:土壤类别为亚粘土天然含…  相似文献   

4.
侯世稳 《广东科技》2006,(10):89-90
1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地上30层,地下3层,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11.30~14.7m,基坑支护长边约为33m,短边约为32m,周长约为130m。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舫 《科技信息》2009,(13):294-295
1.工程概况1.1建筑工程概况某人民银行新建发行库库房及钞票处理中心用房工程位于椠市中心支行院内。建筑总面积约10871.62m2(包括地下室),地上主体五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地下室及地上一二层为银行金库等重要结构。1.2基坑工程概况1.2.1基坑概况地下室基坑呈矩形,长约72.4m,宽约41.4m。自然地面平整相对标高为-0.80—1.30m,基坑开挖深度5.7~5.41m不等。1.2.2周边以及现场环境1.2.2.1拟建工程东侧紧靠原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办公楼,  相似文献   

6.
王氪 《科技资讯》2009,(20):25-25
该工程建筑面积为845.9平方米,-3.600层以上为球幕电影院。工程为半球形建筑,造型新颖,结构复杂,施工放线难度大,施工中采用了直接拉线法,坐标计算法等多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志兴 《广东科技》2006,(8):157-158
一、工程概况 华南农业大学东区教学楼总用地面积38933平方米,由2栋7层(部分6层,半层地下室)长方形及3栋1层圆形建筑组成,设有实验室、大教室、制图室、绘图室、工作室、阶梯课室,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54788平方米。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体系,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而砼抗渗等级是地下层S6,天面水池S6,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  相似文献   

8.
厦门邮电大厦工程位于湖滨南路延伸与规划NO.1路交叉处,由一栋66层高的办公楼(塔楼)和另一栋8层高的邮件处理中心(裙楼)以及3层的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7hm^2,塔楼建筑高度为249.7m(至檐口),顶部钢尖塔连基座的总高度94.78m^2,建筑物总高度为344.48m,裙房建筑高度44.2m(至檐口),屋面设置钢结构雨蓬。  相似文献   

9.
结合1栋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商住楼的建筑结构设计,详细介绍了其结构布置、抗震加强措施、基础设计以及相应的计算分析结果。并给出了基础施工建议.强调了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并建议用概念设计的理念去指导建筑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一、工程概述 XX大厦建筑面积约11万m2,建筑高度67.3m。地上共17层:包括首层商务、服务、辅助性商用,2-16层为办公、17层为俱乐部;地下共3层:包括餐厅、厨房、会议、物业管理办公、各类机房、汽车库、自行车库、仓库及人防等功能。标准层高3.70m,办公室内净高2.65m,空调面积约7.9万m2。大厦四立面约75%的面积为透明白玻璃点式幕墙,  相似文献   

11.
王红  王娟丽 《甘肃科技》1999,15(5):18-19
1工程概况及特点1.1建筑与结构概况某工程为商业办公性的综合楼,位于市繁华拥护的商业区──张掖路。建筑占地448m2,长×宽=21.25×21.1m,全高43m,地下一层为桩箱结合基础,地上10层为框架结构。桩基主要由16个大直径扩底灌注桩组成,井桩埋深4.5m,桩顶标高一3.70m,地下室坐落于桩基上,为框架箱体结构(四周为300厚钢筋砼档土墙,中间为大开间框架)其层高3m。1.2施工现场特点位于兰州市张掖路旁,东邻照相器材商店,酉邻商场,现场狭小,地面下为4~5m杂填土,5~6cm为卵石层(…  相似文献   

12.
何兵 《甘肃科技》2001,17(2):22-22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及城市规划的客观需要,高层建筑立面体型日益复杂化,不规则高层建筑不断出现,对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一具体实际工程,浅谈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体会,并与同行共同探讨。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位于兰州市中心,1998年被甘肃省列为全省十大规模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为51000m2。该建筑地下1层为六级人防工程,地面以上22层(含顶部2层机房)。各层层高分别为:1~7层4.8m,8层(设备层)2.2m,9~19层3.3m,20层3.6m,21、22层4.3m、3.6m,建筑物高度(不包括顶部2层机房)7…  相似文献   

13.
(1)如何利用建筑场地中已有的夯扩桩进行小高层基础设计。(2)工程基础施工完成,小高层改为多层,平面布置调整,结构形式改变,如何利用现有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群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典型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探讨了在高层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作用下不同土层的变形特点、相邻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高层建筑群对中心及周边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以及沉降影响范围、土层中应力(包括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软土层是地面沉降的主要组成部分;高层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造成的城区地面沉降的特点是距建筑物1倍基础宽度范围内的地面沉降大于建筑本身的沉降,尤以相邻建筑之间中心区域地表的沉降量最大;密集高层建筑群之间地表变形存在明显的沉降叠加效应,并使沉降量超过容许值,从而带来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Tu746.30015三种特有的房屋增层形式[刊]/万墨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建筑科学──1995,(1).62~65作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三种特有的增层形式:坡屋面增层、泰柏板增层、聚氨脂型板材增层。图11表1参5Tu746.3 ...  相似文献   

16.
孙冰 《科技资讯》2006,(15):119-120
1.设计范围 1.1本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车管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约为6490平方米。地上四层。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由法培部、手续大厅、办公楼和附属楼几部分组成。其中办公楼为四层建筑,布置在场地南侧。手续大厅和法培考试部位于场地西侧。附属楼位于场地东侧与办公楼相连,一层为消防泵房、锅炉房、洗衣房、变配电室;二层为厨房、餐厅。手续大厅,办公楼和附属楼共同形成一个半围合空间。  相似文献   

17.
刘宏宇 《科技资讯》2006,(24):124-124
1.工程结构概况 新乡维多利亚城位于新乡市和平路与卫河交界东北角,本工程1号楼为二层商业,包括地下停车库,超级市场;2号楼-8号楼为高层住宅,层数由15层到125层,住宅底层均为商铺;9号楼为27层商住楼,10号楼为3层商业街包括零售及餐饮,总建筑面积:213252m^2。  相似文献   

18.
杨微  吕维利 《科技资讯》2005,(22):91-91
该综合楼为七层砖混结构建筑物长19.55米,宽12米,建筑面积为1680平方米,总高度为21.94米,基础埋深2.1米.该工程于2005年5月开始施工,8月末全部施工结束。  相似文献   

19.
有人预言,将来的建筑在地震中可以像漂在水中的船一样摇摆而不倒塌。今天,一种建筑防震减灾基础隔震新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在大地震中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某种横向柔性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的一种抗震技术。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缓冲的作用,承受地震振动引起的位移运动,层间变形很小,因而上部建筑结构便一改原来地震反应的大振幅晃动为小间距平动,位移范围可减小1/4~1/12。这样不仅建筑结构不会■破坏,大大提高了安全度,而且建筑内的装修、设施也能保持完好。1994年1月17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某教学楼增层工程实例的介绍,详细记录了在确定了既有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基础条件以及进行建筑物荷载复核、地基鉴定、基础鉴定的前提下,对既有建筑增层工作做出正确评价,使既有建筑通过增层技术改造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同时说明既有建筑增层技术是一种对既有建筑重新利用、避免浪费、缩短建设工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