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Grafting a number of monomers such as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methyl acrylate, ethyl acrylate, butyl acrylate, methyl methacrylate, butyl methacrylate and vinyl acetate onto granular corn starch was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in aqueous dispersion by using cerie ammonium nitrate as an initiator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Conversion of monomer, grafting ratio and grafting efficiency were measured by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chem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the weight. The adhesive power of the starch graft copolymers to polyester/cotton fiber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breaking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the roving impregnated with the paste. The viscosity change of the size paste before and after grafting was studi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ester/cotton fibre yarn sized by the graft starch were test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monomers which were graft coplymerized onto starch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upon the viscosity of the size paste; (2) the adhesive power of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为单体,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铵(CO-436)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含双键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将两种乳液混合涂膜,经水分挥发干燥成膜后进一步进行紫外光固化。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配伍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用量和两种乳液配比对固化膜凝胶含量、吸水率和涂层硬度、柔韧性、抗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用量在3.0%~6.0%之间时,能制得表观稳定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有50%左右的烯丙基双键参与了分子内的交联反应,同时残留50%左右的双键;共混乳液的固化膜凝胶含量达95%以上,铅笔硬度最大达到4H,柔韧性1mm,抗冲击强度达到45 cm。  相似文献   

3.
过渡金属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烯基单体接枝共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Mn(Ⅲ)、Co(Ⅲ)、Cr(Ⅲ)和V(Ⅳ)的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MMA、AN、AM和AA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实验表明,4种引发体系中,Mn(acac)3的引发活性最佳,它可以有效地引发淀粉与上述4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并获得较高的PG;Co(acac)3和Cr(acac)3仅对水溶性烯基单体AM、AA有良好的引发活性;Vo(acac)2对4种单体的引发活性均较低。4种单体中,水  相似文献   

4.
替代PVA的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验研究,开发出了替代PVA的接枝变性淀粉浆料,产品中残留的单体极少,接枝率将近13%,其粘度低,粘度热稳定性好,对涤/棉纤维的粘附性好,上浆性能和目标浆料70%PVA+30%氧化淀粉相比,浆纱强力和伸长率、毛羽均好于目标浆料,耐磨性能和目标浆料也相差无几,克服了其他接枝变性淀粉浆料浆纱耐磨性差的缺点,在实验室涤/棉混纺经纱上浆中全部替代了PVA,取得了很好的上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MMA为硬单体,EA、BA为软单体,NMA和AA为交联单体,OP和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可低温固化的聚丙烯酸酯胶黏剂.探讨了各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及温度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使用该胶黏剂植绒时,100℃下固化7 min,所得植绒产品柔软度佳,各项指标均达到FZ/T64011—2001《静电植绒织物》标准.  相似文献   

6.
将丙烯酸聚醚磷酸酯与丙烯酸酯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得具有本征阻燃性能的结合磷型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然后将该溶液与油性聚磷酸铵浆料共混制得结合磷型丙烯酸酯阻燃压敏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聚醚磷酸酯用量、聚磷酸铵用量等因素对压敏胶的压敏性和阻燃性的影响规律,并用IR和TG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和丙烯酸聚醚磷酸酯(PAM 300)的质量比为56.0∶4.2∶23.7∶14.0:2.1∶10.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6%,聚磷酸铵质量分数为24%时,可制得阻燃性和压敏性均佳的压敏胶,所得压敏胶阻燃性能和常规性能均与进口阻燃压敏胶BMS5-133D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7.
四元接枝氯丁橡胶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氯丁橡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四元接枝共聚物胶粘剂的制备,对影响接枝胶粘剂粘接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找出了适宜的接枝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聚合物分子设计的基本思想出发,以纺织浆料材料的几个主要性能要求为依据,首次定性分析了接枝变性淀粉浆料接枝支链的分子结构,归纳出接枝支链的分子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乳化性单体,聚丙烯酸盐为稳定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电解质,采用无乳聚合法合成了苯丙四元共聚乳液,并对原料配比及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为共聚单体,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乳化剂种类、乳化剂量、反应温度、引发剂量、恒温时间和氟单体含量等各种工艺条件对乳液聚合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的乳液进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接触角等表征,结果表明在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为0.24 wt%,反应温度为85℃,引发剂用量为0.3 wt%,恒温时间为2.5 h,氟单体含量为20 wt%时制备的乳液具有很高的转化率和较低的凝聚物含量,乳液转化率达到99%,凝聚物含量为0.19 wt%.制备的乳液涂膜后,乳胶膜具有很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1.
如果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具有适当结构的接技支链,那么它对涤/棉混纺经纱应有着良好的上浆性能。然而,这种现象目前尚未见有明确的解释。本文通过与淀粉及非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比较,试图从结构与性能的角度分析探讨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卓越上浆性能的因果关系,并认为它最适合于作为合成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经纱的浆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丙烯酸酯共聚物(MMA/BA/HEMA)改性淀粉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淀粉颗粒上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并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改性后的淀粉能够保持原淀粉颗粒的完整结构。旋转粘度计对改性淀粉糊的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以BPO为引发剂,以乙醇为溶剂,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醋酸乙烯为单体合成了醇溶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GPC对试验进行了跟踪,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溶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淀粉接权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人工合成方法,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对合成诸因素作了考查,并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将淀粉接枝共聚物作为填料所制得的塑料保持羞与含有一般无机填料的PVC(PolyVinylChloride)相近的强度性质,当淀粉基塑料遇到土壤中的微生物时,所含淀粉接枝部分可作为培养基,它比一般惯用的PVC塑两到獾母臁?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弱溶剂墨水打印涂层用粘合剂.考察了交联剂种类及用量、致孔剂用量、单体质量比对吸墨性能及其它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w(交联剂二乙烯基苯)=4%,w(致孔剂乙酸乙酯)=30%,m(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软单体丙烯酸丁酯)=1∶2时,合成的粘合剂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棉纤维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接枝聚合,并使接枝的DMAEMA季铵化,以赋予棉纤维良好的抗菌性能。实验对影响DMAEMA接枝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当φ(DMAEMA)为10%,引发剂浓度为20 mmol/L,pH为1~1.5时,在45℃反应5 h后,得到较好的接枝效果。同时发现,溶剂类型对棉纤维/DMAEMA接枝共聚物的季铵化反应影响很大,丙酮对季铵化最为有利。接枝率的提高可加强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抗菌性能;与单独采用溴代正丁烷为季铵化试剂相比,先后采用溴代正丁烷和溴代十二烷作为季铵化试剂,所得材料的抗菌性能更为优良,说明长链季铵盐聚合物与短链季铵盐聚合物间存在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改变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苯丙乳液.以此为种子胶乳,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第2步聚合单体,分别采用批量法和半连续滴加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且性能稳定的乳胶粒乳液.通过粒径分析和透射电镜,测试和比较分析两种乳胶粒粒径和形貌...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种子溶胀乳液聚合法,以水性聚氨酯为种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搅拌速度、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聚合温度控制为85℃;适宜的搅拌速率为150~250 r/min;采用水溶性引发剂时引发效率较高,过硫酸钾的最佳用量为0.8%;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乳液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用红外光谱对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进行分析,表明丙烯酸酯参与了反应.  相似文献   

19.
新型多羟基含氟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由三羟甲基丙烷与顺丁烯二酸酐合成的含羧基半酯二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进行自由基共聚,经无皂乳化制备了多羟基含氟聚丙烯酸酯(HO-FPA)乳液.HO-FPA再与由2,4-二异氰酸甲苯酯、聚癸二酸一缩乙二醇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在水中分散得到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乳液.采用FTIR测试技术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O-FPA羟值含量对双组分涂膜性能的影响,含氟单体用量对制备FPUA乳液时产生凝胶率的影响以及含氟量对涂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HO-FPA的羟值含量达到6.5%时,FPUA中含氟量在5.1%时双组分涂膜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乙酯与2-溴丙烯酸乙酯乳液共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co-2-溴丙烯酸乙酯)无规共聚物,用该共聚物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大分子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的上升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