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胸鼠是我省主要害鼠之一。由于黄胸鼠的特殊生境,一般灭鼠效果差。为了筛选出一种毒效高的杀鼠毒饵,笔者用溴敌隆,杀鼠磷,杀鼠1号3种化合物对黄胸鼠的毒效和致死耗饵量进行了实验测定。  相似文献   

2.
对化学防治社鼠时的载饵和药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饲养条件下,鼠对各种载饵的取食差异明显,其喜食度为谷子>玉米>葵花>小麦.取食量和体重正相关.(2)室内饲毒显示,急性杀鼠剂的摄食系数为0.26~0.29,杀灭效果为100%;慢性杀鼠剂的摄食系数为0.57~0.65,杀灭效果为83.33%~100%.溴敌隆和甘氟是较理想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3.
广西亚热带地区的鼠类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俊勋 《广西科学》1994,1(4):67-71
广西亚热带地区农田生态环境中栖息的鼠类有31种(松鼠科除外),其中桂东北15种,桂西北14种,桂西南23种,桂南17种。鼠类组成以鼠科物种占绝对优势,种类多属于东洋界华中区(Ⅵ)种华南区(Ⅶ)的成分,除竹鼠、帚尾豪猪和青毛鼠外,广西境内的种类大多数为滇南山地亚区(ⅦB)的种类。鼠类的群落结构分为桂东北中山-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和黄毛鼠(R.losea)群落,桂中丘陵孤峰平原-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R.norvegicus)群落、桂南中山低山丘陵-黄毛鼠、黄胸鼠和板齿鼠(Bandicotaindica)群落、桂西南低山丘陵-黄毛鼠、板齿鼠和黄胸鼠群落,桂西北中山丘陵-黄毛鼠、小家鼠(Musmusculus)和黄胸鼠群落.广西全区鼠密度平均11.51%,77.27%的县鼠密度>11%;92.05%的县鼠密度>7%,鼠类生物量;桂东北33.0只/hm2,桂西北37.5只/hm2.桂中42.0只/hm2,桂西南49.5只/hm2;广西全区平均42.0只/hm2。对鼠类对广西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鼠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菜王星药剂防除春油菜地阔叶杂草,结果表明:苗期使用30.0、37.5、45.0、52.5aig/hm^2,总草鲜重防效分别为46.7%,57.1%,68.2%和77.0%,其中对薄蒴草的防效最高,为96.9%,对巨荬菜的防效最低,为64.5%,该药品对油菜安全、高效、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13,(23):63-63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的“农林重要杂草鼠害监控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在鼠害研究方面,一是利用红外摄像机取得了影响TBS和毒饵站技术效率的实验材料:二是完成了溴敌隆和大隆两种杀鼠剂对达乌尔鼠免的控制效果研究:三是通过杀鼠灵抗药性区分剂量单次灌胃处理,结合LFP性检测法可筛选出黄毛鼠的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6.
1989年在陕西省延长县,采用0.5%毒鼠磷小麦毒饵,进行了大面积杀灭农田甘肃鼢鼠试验.结果表明,毒鼠磷对甘肃鼢鼠平均杀灭率达90%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云斑天牛成虫和子代卵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灭幼脲1号、卡死克、灭幼脲3号、抑太保对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孵化有明显抑制效果。其中灭幼脲1号和卡死克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87.0%和81.7%;灭幼脲3号和抑太保活性也较高,综合抑制率分别为75.7%和65.3%;虫死净和优乐得活性较低,综合抑制率为31.5%和22.5%。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栖有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室内,观察黄胸鼠对新异物行为反应,并作了食物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黄胸鼠对新异物既有回避,又有积极地探索行为,一般需经6~21次的反复审察后,才触动新异物体(包括鼠笼、鼠夹、毒饵等)。试验说明:对新异物,大多数黄胸鼠需要4天以后才可能降低机警性而大胆取食。因此建议在消灭黄胸鼠时,使用急性灭鼠药的前饵时间不能少于3天;采用敌鼠钠盐等慢性药物,需连续用5~6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胸鼠对新异物行为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栖有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室内,观察黄胸鼠对新异物行为反应,并作了食物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黄胸鼠对新异物既有迴避,又有积极地探索行为,一般需经6~21次的反复审察后,才触动新异物体(包括鼠笼、鼠夹、毒饵等)。试验说明:对新异物,大多数黄胸鼠需要4天以后才可能降低机警性而大胆取食。因此建议在消灭黄胸鼠时,使用急性灭鼠药的前饵时间不能少于3天;采用敌鼠钠盐等慢性药物,需连续用5~6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1990—1992年在豫西灵宝县程村乡、寺河乡用毒鼠磷、溴敌隆、敌鼠钠盐和甘氟四种药物进行田间、果园杀灭棕色田鼠试验.结果表明,溴敌隆、毒鼠磷均取得98%以上灭效.由于使用毒鼠磷成衣低、见效快,以毒鼠磷为基料配制成复方毒鼠磷,采用0.5%复方毒鼠磷毒饵进行大面积灭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双取代硅基二茂铁是用于聚硅氧烷类高分子的一种高效抗氧化剂,只要添加0.1‰-0.5‰,可以使聚硅氧烷的使用寿命提高数百倍。  相似文献   

12.
5—HT1,5—HT2,5—HT3受体激动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蟾蜍心脏灌流标本中加入2.5,5.0,10μg/20μl三种不同剂量的(5-HT)后,可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下降,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5-HT1受体激动剂piperazine2.5,5.0,10g/20μl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使心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亦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气污染导致的“煤灰纱”现象严重影响棉纺厂的产品质量和效益.采用洗涤剂水溶液净化空气的方法(即“皂洗法”),对于清除空气中的细小灰尘有较明显的效果.只要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在0.5~1‰浓度下即能较有效地防治“煤灰纱”.  相似文献   

14.
黄胸鼠的取食与贮藏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用活捕笼捕获黄胸鼠12只,以花生、油茶及假海桐为备选食物,在围栏条件下对黄胸鼠的取食及贮藏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主要集中贮藏食物;与油茶等林木种子相比,黄胸鼠更倾向取食和贮藏花生种子;黄胸鼠在巢外取食的位置一般会位于巢穴与种子释放点之间的区域,这可能是回避捕食风险的反映,每晚在巢内也会取食部分种子;黄胸鼠夜取食种子9.28±2.79g,约占其体重的10%左右.因此,黄胸鼠对林木种子有一定的捕食压力,但对种子扩散作用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法和BSG技术研究了广东5种家鼠(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屋顶鼠和社鼠)的C-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5种家鼠C-带带型具有种间的差异,结构异染色质分布特点,由黄胸鼠到黄毛鼠、褐家鼠,施氏屋顶鼠、社鼠、依次呈递减的趋势,并结合有关研究,对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其结构异染色质的多态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固原红庄林场对三种杀鼠剂进行了现场杀灭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型肉毒素和溴敌隆的杀灭率接近,分别是84.00%和81.82%,杀鼠迷杀灭率是75%,相对低于前者,它们对毒饵的消耗率相近,分别是97%,100%,96%;固原红庄林场周边地区,以C型肉毒素和溴敌隆配合使用灭鼠效果最好,即环境温度低于10℃时以C型肉毒素为佳.  相似文献   

17.
杂种石斛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引进的泰国石斛兰熊猫1号(PANDANo.1)与熊猫2号(PANDANo.2)杂交,并将杂交种子经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试管苗结果表明:在附加6-BA0.1~1mg/L和NAA0.5~1.5mg/L的改良KC及改良MS培养基上,原球茎的发生率达90%以上,增殖8~10倍.生根壮苗培养阶段,以附加5%~10%马铃薯提取液和5%~10%香蕉汁(不加任何激素)的处理效果最佳.用冷开水代替蒸馏水,食用白糖代替试剂蔗糖,对杂交石斛兰试管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2年4~6月在厦门市万石植物公园捕获的黄胸鼠体外采获大量地里纤恙螨,并从该螨分离出一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在光镜下立克次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其大小为0.402~0.703×0.502~0.904(0.508×0.617)μm.在扫描电镜下其形态多为圆球状,细胞内立克次体有一层0.23μm厚的外膜,立克次体大小为0.218~0.760×0.395~1.09μm.  相似文献   

19.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云斑天牛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云斑天牛成虫和子代卵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天幼脲1号,卡死克,灭幼脲3号,抑太保对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孵化有明显抑制效果。其中灭幼1号和卡死克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87.0%和81.7%,灭幼脲3号和抑太保活性也较高,综合抑制率分别为75.7%和65.3%,虫死净和优乐得活性较低,综合抑制率为31.5%和22.5%。  相似文献   

20.
首次在厦门地区地里纤恙螨体内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6月在厦门市石植物公园捕获的黄胸鼠体外采获大量地里纤恙螨,并从该螨分离出一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在光镜下立克次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其大小为0.402-0.703×0.502-0.904(0.508×0.617)μm,在扫描电镜下其形态多为圆球状,细胞内立克次体有一层0.23μm厚的外膜,立克次体大小为0.218-0.760×0.395-1.099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