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独立编号的煤层有26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7、8、9、10、18层。10、18层为本区最主要可采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音花组上段,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系,共含2个含煤段。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及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等为依据进行对比。本勘查区内的煤层沉积不稳定,煤层层数多,而且煤层结构复杂,各分煤层层位对比困难,但主煤层10煤和18煤全区比较发育,在测井曲线上反映的物性特征明显。因此以10煤和18煤层作为全区煤层对比的标志层,对比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2.
李春兰 《科技资讯》2010,(2):132-132
寺家庄井田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煤系厚度稳定,旋回结构与粒度韵律清楚,该区含煤地层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在本区范围内基本没有可采煤层;太原组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为81、84、9、15号煤层,其中15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3.
竹园—芝麻勘查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本区内可采煤层有4层,编号为7上、10、12、15。煤层厚度变化趋势明显,其中7上煤层勘查区总体南东可采,北西不可采。10、12煤层勘查区南西可采、北东不可采,15煤层西部局部不可采,东部可采。勘查区煤层对比方法主要依据岩性、测井曲线、层间距及煤层自身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蒙阳竹川煤位于华北板块板内区嵩箕构造区之嵩箕断隆内,属嵩山背斜的北翼.构造形迹以断层为主,按其展布方向,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近东西向断层最为发育,构成煤田的基本构造格架.矿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碳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分为九个含煤组段,太原组一1煤为大部分可采煤层,山西组二1煤为全区可采煤层,石盒子组四2、五2、六2、七2煤为局部可采煤层,三、八、九煤层不合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5.
白石湖勘查区位于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西段,本区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滨湖相-泥炭沼泽相沉积,含煤7层,自上而下编号为0~6号。其中1号煤层为  相似文献   

6.
永城市城郊矿区属永夏煤田,在豫东煤田中具有代表性,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分区徐州小区.矿区内主要发育有屈桥断层、顺和断层、顺和—徐庄断层等,控制二2煤层的整体展布特征,对将来井田的划分起决定性作用.二叠系为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两组赋存有工业价值的煤层.全区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2煤层和下石盒子组三2煤层,三4煤层为局部可采,其余煤层均属不可采或偶尔可采煤层.该文通过对永城市城郊矿区西煤煤层地质特征的分析,从地层、构造、煤层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豫东煤层地质特征,对今后该区开展找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合水县西-宁县北部勘查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地层厚度、煤层厚度以及展布规律的研究,分析了该勘查区延安组的含煤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合水县西-宁县北部勘查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地层含煤性呈沿向斜轴部好,向两翼逐渐变差的趋势。区内延安组地层可采煤层共三层,即煤5-1、煤6、及煤8层。其中煤5-1层和煤8层为主采煤层。分析其沉积环境,认为延安组的早期沉积环境主要以河流相沉积为主,中期沉积主要由河湖三角洲的沉积发育而成,晚期沉积环境以泛滥平原形成的网状河相(残余湖相)为主。其中,煤5-1层发育于延安中期,以浅水湖泊沉积为主;煤8层则发育于延安早期盆地的初始充填阶段,沉积环境属泛滥盆地的岸后沼泽。  相似文献   

8.
对贵州省赫章县罗洲勘查区龙潭组含煤层的含煤性及可采煤层进行了分析总结,结论显示,赫章县罗洲煤炭勘查区含煤岩系(龙潭组)属海陆交互相及陆相沉积,地层平均厚度218.63 m,含煤6~22层,一般为15层,煤层总厚度5.18 m~13.94 m,平均9.90 m,含煤系数4.52%;含可采煤层5层,可采总厚度2.76 m~12.36 m,平均6.23 m,可采系数2.85%。该结论对该区今后的勘查工作具有借鉴、参考作用,可达到以最少的勘查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紫马紫大坡勘查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纽,17、18、1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P3I2),2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P3I1),勘查区煤层对比方法主要依据岩性、测井曲线、层间距及煤层自身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沂煤田晚古生代煤系最大厚度>400米,本溪组不含可采煤层,太原组及山西组为主要可采层段,尤以山西组可采性更普遍。本区煤系岩石组合为一广海型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组合向近海型河流、三角洲环境碎屑沉积为为主的组合过渡为特征,砂泥岩组合多以陆源沉积为主,本溪组中并发现火山碎屑产物。本溪组以海洋环境为主的广海至局限台地碳酸盐岩与泻湖、海湾沙泥质沉积及流水成因的碎屑岩系交互。太原组为局限海碳酸盐沉积与流水成因的碎屑岩系及泻湖潮坪砂泥质组合频繁交互,普遍含可采煤层。山西组以大陆环境为主的河流、三角洲体系沉积产物,普遍含可采煤层。整个晚古生代煤系表现为一海退过程,煤层的形成与泻湖、潮坪及河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西山窑组上段是卡姆斯特煤田主要含煤地层。通过对大量钻孔、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分析,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卡姆斯特煤田西山窑组进行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SQ4相当于西山窑组上段。通过分析沉积基础图件,明确了本区西山窑组上段沉积演化特征。高位体系域煤层通常较低位体系域及湖侵体系域煤层分布广泛且稳定。通过对卡姆斯特煤田西山窑组上段的沉积演化特征和聚煤规律的分析,为下一步煤炭地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南湖矿区二区F1南井田含煤地层缺乏明显标志,煤层对比遇到困难。通过该区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对煤层物理性质、煤层间距、煤层顶底板岩层组合序列、地震反射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进行研究,总结出研究区煤层特征如下:F1南井田含煤地层位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碎屑岩中,全区含煤52层,煤层总厚度平均为63. 95 m,其中发育24层可采煤层,15煤层最厚,平均厚度为6. 14 m,出现在含煤段的中部,分布稳定,全区可采,可作为主要对比标志; 5煤层全区可采,较稳定; 22下煤和30煤层局部可采,分布不稳定;其他大部分可采煤层可采范围较大,局部可以对比。大部分煤层每两层可组成一个煤层组;各煤层间距变化不大;多个煤层间发育一套粗粒砂岩或砂砾岩,可作为对比标志。同一含煤地层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大部分相似或接近;典型煤层界线的地震反射同向轴具有空间连续性;同一煤层沉积环境具有空间过渡性特征。煤层的综合地质特征分析为煤田地质开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磨河东井田位于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天山支脉博格多山北簏。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上段,含煤25层,其中可采煤层10层。本文主要通过煤层组合与特征、标志层、古生物、测井曲线特征、岩性及岩相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井田八道湾组可采煤层对比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贵州平塘县克度煤矿的含煤地层特征、可采煤层的煤层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岩性主要由泥质灰岩、粉砂质粘土岩及薄煤层组成,含可采煤层1层(M5)。可采煤层的厚度稳定,煤类单一,主要为贫煤。通过钻孔资料分析,吴家坪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合沉积,主要沉积相为浅海相、分流间湾相和泥炭沼泽相的沉积环境,沉积环境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高占斌  张万 《甘肃科技》2014,30(20):32-33
吐鲁-驼马滩矿区位于吐鲁-驼马滩盆地南部,区内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广泛,矿区四周均以基底花岗岩和志留系地层露头为界,区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老树窝群中岩组,含可采煤层一层,也是本区惟一一层可采煤层,根据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浅析区内主要构造特征及煤炭资源赋存状况。  相似文献   

16.
马飞先  胡佩兰  潘志刚 《科技信息》2011,(27):I0368-I0368,I0361
双江口矿区呈一浑园形向南倾斜的向斜盆地,从上至下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大冶组、长兴组、龙潭组和茅口组;其中龙潭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层厚14.5~76.8m,平均38.6m,岩性主要由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2层,1煤层薄而不可采,属属广海潮坪沉积;2煤层厚0~7.89m,平均1.96m,属较稳定可采煤层,煤质为中灰、高挥、高硫、特高热值之肥煤,厚薄主要受其基底凹凸不平控制,属滨海泻湖沉积。  相似文献   

17.
一、龙口矿区的地质概况龙口矿区位于山东半岛,黄县及蓬莱县境内,煤田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12—15公里,面积为35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300平方公里。本区含煤地层为下第三系,含可采煤层6层,可采油页岩二层,可采煤层总厚度1.1—15.6米,可采油页岩总厚度1.1—5.39米。煤层分布沿走向和倾斜方向变化都较大。煤层走向近东西,向南倾斜的单边断陷盆地,其倾角2°  相似文献   

18.
新安煤田中部煤岩层对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主要含煤层段二叠系山西组和上、下石盒子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主要可采煤层二 1 煤对比标志和局部可采煤层 ,二 2 煤、七 2 煤的对比标志 ,确定了煤层对比的主要方法为标志层法 ,层间距法 ,煤质特征分析法和物性法。  相似文献   

19.
朱广彦 《科技资讯》2010,(11):95-95
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主要为一套陆相细碎屑岩类,地层中无明显标志层,但从煤层自身特征、主要煤层间距、岩性组合特征、物性特征及地震地质特征等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特点,全面分析,还是能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将主要煤层对比清楚。  相似文献   

20.
田步令 《甘肃科技》2021,37(20):40-42
芦草台子勘查区处于甘肃河西缺煤地区,勘查区紧邻平山湖含煤区,属于平山湖矿区总体规划范围之内.但该区煤层多,煤层有分叉突变现象,岩煤层对比难度大.本次通过分析该区地层特征、煤层特征、构造特征,运用全区发育稳定的中侏罗统下岩组顶界的灰黑色粉砂岩或泥岩作为K1标志层;运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上煤层均表现为低密度、高电阻、低自然伽玛和声速高异常的特征,各可采煤层测井物性特征不同等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平山湖含煤区对比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勘查区内各可采煤层详细对比,确定了各可采煤层的空间位置,为报告编制和矿井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