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希雷 《河南科技》2015,(2):148-150
通过对辽宁省5km2以上湖泊、水库资料的收集和现状调查,概括辽宁省湖库分布的主要状况,分析辽宁省内湖泊、水库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辽宁省湖泊和水库的水资源,发挥湖库在饮用水保障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辽宁省湖库保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库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氧化状态严重,蓝藻水华随之爆发,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活及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蓝藻爆发的成因,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水库富营养化改善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开辟水源、实施生态修复、整治周边环境,并且加强水库的水体水质监测,为有效的治理水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可靠的实时数据,以恢复水体功能,保障饮水安全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别采用水文和水动力方法计算设计暴雨条件下田家湾流域洪水流量,在传统流域水文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以晋中市田家湾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实例,模拟了不同历时降雨条件下小流域洪水水文水动力产汇流过程。【方法】水文计算中在该地区的长历时设计暴雨条件下分别采用综合瞬时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进行设计洪水演算,同时在小范围流域水动力计算中,首先对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采用芝加哥雨型设计流域短历时暴雨,通过地形资料建立HEC-RAS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对上游汇水分区内的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结果】长历时暴雨对田家湾水库上游形成洪水具有较大的影响,短历时暴雨下水库能够调节流域的洪水。【结论】本次计算模拟成果对有小流域地区的洪水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涢水流域白云湖水库工程为例,对河道拦蓄工程以上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测算拦蓄工程区域内水资源基本需求,预测天然水体由河道转变为湖泊后的水环境变化,为流域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调研、分析伊洛河流域湿地、鱼类、河道流通性现状,结果显示:伊洛河流域湿地面积大幅萎缩,鱼类资源逐渐具有种类组成减少、鲤科鱼类占优势、资源量降低、个体小型化的趋势,河道连通性受阻,流域的水生态功能逐渐退化。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是产生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的伊洛河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对策主要有:加强对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水源涵养林及湿地的保护,制定不同河段的水电开发保护方案,建立水生态监测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源头减负、干流截污、湖区减负"的流域一体化保水模式,在雁栖湖上游流域开展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生态水净化等项工程进行技术示范,建立雁栖湖生态清洁示范区,改善怀柔区雁栖湖及其上游雁栖河水环境质量,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猫跳河流域平水期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7年10月平水期对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进行浮游植物的样品采集.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236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门8纲18目29科44属.其中蓝藻门40种,占总种数的17%,硅藻门62种,占总种数的26%,隐藻门19种,占总种数的8%.甲藻门7种,占总种数的3%,绿藻门108种,占总种数的46%.梯级水坝的建设改变猫跳河流域的水量时空调配,严重降低其水流速度.导致浮游植物群落从河流向"湖沼型"转变.通过几个指标的测定,各梯级水库的水体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水质均在中度污染以及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崩岗集中发育于华南丘陵谷坡及山间地以风化花岗岩残积物为基底的红土地貌,被称为南方地区的"生态溃疡",是该地区最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降雨、气温等气候因子的极端变化,内部各种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广泛分布,加之过度的植被破坏是崩岗形成、发展的主要的驱动因素.通过对南方红壤侵蚀区(根溪小流域)野外调查,分析坡向、形态、发育阶段和活动状况上的数量及面积状况,在此基础上得出:南坡崩岗的数量和面积要明显多于其他坡位;中期崩岗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从形态来看,条形崩岗数量最多,混合形崩岗数量最少,爪形崩岗面积最大,弧形崩岗面积最小;半稳定型崩岗个数最多,且面积最大,活跃型崩岗个数最少,稳定型崩岗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9.
昌化江是海南中西部上百万人民的母亲河,又是海南最有可能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大河流,它的水质状况倍受人们的关注。目前昌化江流域水质喜忧参半,基本上处于Ⅱ类至Ⅳ类之间。30年来没有造成整体性的或趋势明显的恶化,以往令人耽忧的重金属污染基本上已消除,但局部的阶段性的水功能等级下降问题不能忽视,尤其要密切关注大广坝等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昌化江流域的点源、面源都有增加。应从规划、治理、综合利用、控制污染源、加强管理和监测等方面采取措施,改善昌化江水质,维护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南太行淇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利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计算了淇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量,对水土流失强度进行了分级,同时对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在数量、空间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淇河流域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为主,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均有发生,多分布在淇河流域东部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主要由矿山开采活动所致,但所占比例不大。本次工作是河南省南太行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