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级氧化技术(AOP)是目前很受人们关注的新型水处理工艺,特别是对难降解有机废水有其独到之处。文章综述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Fenton法、臭氧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声降解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并探讨了各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在我国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在我国水处理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利用高锰酸盐预氧化分别在强化混凝、改善感官指标、去除无机物、有机物、藻类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高锰酸盐与活性炭、臭氧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强化消毒,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采用高锰酸盐预氧化是一项高效实用、经济便捷、具有发展潜力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苑平 《河南科技》1996,(9):17-17,35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郑州市电大苑平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O3),低浓度的臭氧具有新鲜气味,浓度稍高时,有刺激性臭味。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32g/L.极易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作为氧化剂应用已久,近年来,日益广泛地应用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主要技术,探讨了聚合硫酸铁混凝剂净水技术、生物絮凝剂混凝技术以及二氧化氯、紫外线、臭氧消毒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中水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制出集光催化真空紫外及臭氧氧化为一体的光催化复合氧化技术深度水处理中试设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该中试设备最优的运行条件。当苯酚质量浓度为10 mg/L,循环流量为2.8 L/min,pH值为3.5,臭氧混合气体流量为1.0 L/min时,反应4 h矿化率达26.5%。对自来水配水模拟含苯酚废水具有较好的矿化效果,40 d的间歇运行试验表明该设备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并且该设备对实际的冷却循环水中的COD和游泳池水中的细菌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谢伟 《河南科技》2013,(10):204+207
在调查郝现联污水处理站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分析了郝现污水站水质不稳定的原因。并对症采用电化学预氧化技术进行污水处理,介绍了电化学预氧化水处理技术原理,通过现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郝现联污水站水质特点的主要技术参数。对比统计了电化学预氧化水处理技术在现场应用后的沿程水质指标,表明经该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能满足低渗透油藏的水质需求。  相似文献   

7.
臭氧多相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持久性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物和"三致"物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逐渐发展起来的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技术,是利用金属及其氧化物的表面特性强化臭氧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回顾了近二十年来金属氧化物和贵金属催化臭氧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与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贵金属催化臭氧氧化相比,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按照二氧化钛、锰氧化物、铁氧化物、钴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锌、其他单一金属氧化物和多组分掺杂金属氧化物等顺序对其催化臭氧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催化臭氧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硝基苯为目标反应物,对臭氧/分子筛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与单独的臭氧化相比,臭氧/分子筛氧化工艺可以提高水中硝基苯的降解效果.在该实验条件下,单独臭氧氧化和臭氧/分子筛氧化对硝基苯的去除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pH值的升高越来越大;此外还考察了微波对臭氧/分子筛体系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具有明显协同臭氧/分子筛体系催化降解硝基苯的作用,其协同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了羟基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和优化污泥臭氧氧化操作过程,采用自制的污泥臭氧氧化系统,从污泥固体物质、污泥形态、污泥粒径分布、污泥上清液中的高分子物质和阳离子五方面考察污泥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结构变化情况,明确污泥臭氧氧化破解历程。结果表明,臭氧对污泥絮体结构的破坏始于污泥絮体表面,污泥中的丝状菌对臭氧极为敏感并首先死亡,污泥絮体结构开始松散;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污泥絮体解体,污泥内部微生物细胞大量死亡,胞内物质释放,污泥固体质减少。  相似文献   

10.
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器具消毒等领域内应用广泛.以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臭氧合成方法——无声放电法为例,介绍了国内外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一些研究动态,对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元件结构、介质材料、供电电源和空气预处理装置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