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波兰的历史充满着异国统治的奴役和血泪,因而也充满着爱国志士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波兰于十世纪末形成封建王国。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它的邻国帝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第一次,普鲁士侵吞了格但斯克一带,奥地利吞噬了波兰南部,帝俄占有了白俄罗斯地区。第二次,虽然史称三国瓜分,实际上奥地利正忙于对付法国,没有参与其事。第三次,三国把波兰领土分割完毕,波兰遂亡国。  相似文献   

2.
一波兰文学一向与本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富有民族特点和爱国主义精神。十六世纪是封建波兰的鼎盛时期。波兰与立陶宛合并后,成为当时东欧的一个大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给波兰文学带来了“黄金时代”。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波兰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加上连年进行对外战争,致使国势衰落,经济凋蔽。从十八世纪开始,波兰民族陷于内忧外患的灾难,成了强邻侵略的对象。特别是沙皇俄国早就对波兰垂涎三尺。沙俄勾结普鲁士和奥地利,于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兰。1815年以后,沙俄进而攫取先被普  相似文献   

3.
大事记1982年     
3月26日—4月10日26日我国和瓦努阿图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我外交部照会美驻华使馆,抗议美利用移民问题把台湾当作“单独的外国”以制造。两个中国”。印度总理英·甘地20日至今访问英国。波兰第八届议会第20次会议昨今在华沙举行,就外交政策和农业等问题通过一系列决议和法令,决定成立“国务法庭”和“宪法法庭”。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律上赋予国王的权力,由内阁和议会行使。议会是全国最高立法机构,由英王和上下院组成。上院又称贵族院,主要由世袭贵族、新封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主教等组成。下院又称平民院、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每五年选举一次,但常因各种情况提前大选。现有议员659人,代表全国同样数目的选区。根据宪法规定,在大选中获多数议席的政党为执政党,其党魁由国王任命为首相,组成内阁。内阁向下院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在下院获得次多数议席的政党,则成为“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即法定反对党(在野党)。  相似文献   

5.
1989年波兰风云突变。执政40多年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在6月14日和18日的议会两院举行选举中遭到惨败,团结工会上台,组成了以马佐维耶茨基为总理的联合政府。波兰的国名去掉了“人民”字样,国徽加上了旧时的王冠。不仅如此,在新政府的经济纲领中还提出了“出售国有财产”,实行“大仓业私有化”的政策。这样,在经过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后,波兰又一次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6.
在波兰的政治舞台上,最近发生了两件引人瞩目的事。第一件是波兰政府总理别莱茨基先于8月30日向议会提出政府辞职而未获批准,继而于9月1日要求议会授予驶府以特别权力“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结果又遗拒绝。第二件是波兰总统瓦文萨于9月11日对法国《世界报》发表题为“我对欧洲感到失望”的谈话,对西方国家援助波兰不力表示不满。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互不相干的两件事,实际上彼此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政府危机日益深重别莱茨基政府是今年1月上台的,它是1989年夏波兰剧变后由“团结工会”领导组成的第二届政府。同前届政府相比,本届政府在政治上不像前任马佐维耶茨基那样同瓦文萨分庭抗礼;在经济上却又继承了马佐维耶茨基的经济纲领,继续执行所谓的巴尔采罗维奇计划。目前恰恰在巴尔采罗维奇计划问题上陷入  相似文献   

7.
7月13日,波兰国家选举委员会宣布,现任总统、执政党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的候选人安杰伊·杜达在大选第二轮投票中取得51.03%的支持率,以微弱优势战胜最大在野党公民纲领党候选人、华沙市市长拉法乌·恰斯科夫斯基,成功连任。由于两党推举的候选人势均力敌,这次大选也被认为是波兰自1989年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总统选举。法律与公正党在不到一年内实现议会和总统选举的“双贏”,意味着波兰的内外政策基本面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苏波关系史上,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被称为苏波关联史上的“芒刺”。1939年苏联出兵并与德国瓜分了波兰,成为扎在苏波关系的“芒刺”之一。但是,对于苏联出兵波兰问题,国际上则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苏联史学界对苏联出兵波兰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解放和保护了少数民族同胞,阻止了德军向苏联边境的推进。对于苏德友好边界条约,则讳莫如深。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1939年苏联出兵波兰的行动?苏联出兵波兰的真正意图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二个方面来阐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波兰华沙有不少博物馆,其中华沙要塞第十博物馆与众不同,十分特别。这里原来是沙皇修建的一座要塞监狱,囚禁过许多著名的爱国志士。它是老沙皇压迫和奴役波兰人民的历史见证。 1814年秋,奥地利、英国、普鲁土、俄国、法国等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重新瓜分欧洲和殖民地,波兰王国同沙皇俄国建立了所谓皇亲联盟,俄国沙皇也就成了波兰国王。不甘忍受屈辱的波兰人民于1830年11月19日发动了著名的“十一月起义”——反俄武装起义。沙  相似文献   

10.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突袭波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波兰便宣告覆亡。今天,重温一下当年波兰人民遭受入侵、奋起反抗及其失败的历史。对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以及当前的国际形势,还是有益的。一、战前的波德关系十八世纪末,波兰被俄普奥三国瓜分而亡后,波兰人民经历了一百二十三年的亡国生活,终于在1918年11月恢复了独立。波兰独立后,就面临着德国的威协。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初期,两国关系更加紧张。这不仅因为波德之间有但泽和“波兰走廊”的纠纷。而且波兰是希特勒未来东侵苏联的前哨阵地和西占西欧的可靠后方。但在1934年1月29  相似文献   

11.
波兰的愤怒     
近代史上,普鲁士参加了对波兰的三次瓜分,导致波兰灭亡;二战时,德国并吞波兰的土地,并使波兰受到最大的伤亡;二战后,根据大国安排,波兰的国土位置、面积和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0日和21日,阿富汗举行国民议会人民院(下院)选举。自2001年阿富汗临时政府建立以来,历次国民议会和总统选举均被阿富汗当局视为向阿富汗国民传播国家观念和民主意识的手段,是政治过渡时期的核心程序。依照宪法,阿富汗国民议会人民院议员以直选方式产生,任期五年。首届人民院于2005年9月选举产生,本次选举为2004年阿富汗宪法颁布以来的第三次国民议会选举。但因  相似文献   

13.
随手写来     
戴高乐上台法国殖民主义者在阿尔及利亚敲起了一阵锣鼓,科西嘉紧接着响应,法国总理弗林姆兰着了慌,社会党人副总理摩勒软了腿,总统戈蒂豁出了一条老命,下道“圣旨”,要让戴高乐上台,否则就辞掉这个“总统”的职位。于是戴高乐上台了。上了台,终得演几出戏。第一出是“议会授权”。据戴高乐自己说是拥护共和制度的,但又反对第四共和国的宪法,大概是因为议会权力太大了。在“议会授权”这出戏中,戴高乐取得了“胜利”,逼着议会休  相似文献   

14.
问:印共是怎样在喀拉拉邦(Kerala)执政的?印度各邦的立法议会和政府有哪些权力?答:印度是一个联邦共和国。根据印度宪法,联邦和各邦都有经过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在这些立法机构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有权组织政府,执掌行政权力。1957年3、4月,印度举行第二次大选(五年一次),印共在喀拉拉邦一百二十六个席位中取得了六十席,并且得到五名无党派议员的支持,因而在邦议会中居于多数的地位。印共领袖南布迪里巴德(E.M.S.Nam-boodiripad)应该邦邦长拉奥(B.Ramakrishna Rao)的请求,于1957年4月5日正式组成了邦政府。印度宪法赋予各邦一定的立法  相似文献   

15.
半总统制的由来法国从大革命到现在这一百九十年间,政治风云多变,历经封建王朝两度复辟、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先后颁布过十二种宪法,政治制度经历了大变迁。直到一八七五年第三共和国宪法付诸实施,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政体才确立下来;一九四六年第四共和国宪法使这种体制更趋强化,法国遂成为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议会被宣布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总理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力。总统为国家元首,除了体现代表国家的职能外,并无多少实权。一九五八年戴高乐重新上台后,制订了第五共和国宪法,极大地扩充总统的职权,大大削弱议会的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的作用,加强了总统对政府的控制,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法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既不同于过去的议会制,又不同于美国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党在首次议会“多元自由选举”中获胜,阿利雅当选总统;新通过的《宪法要则》取消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反对党拒不与新内阁合作,预言本届议会将中道夭折。  相似文献   

17.
11月20日~21日,由17个中东欧国家组成的“中欧倡议国组织”CEI领导人在波兰举行了欧盟扩大前的最后一次峰会。东道主波兰借此峰会向欧盟制宪中已定的主基调发起猛烈的攻击。那么,波兰何以尚未入盟就大唱反调?这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波兰看来,今年6月13日出笼的欧盟宪法草案,在表决机制上“存在缺陷”,将对波兰的国家利益造成危害。欧盟的表决机制一直是一个风波不断的问题。作为欧盟扩大的重要法律基础,2000年12月签署的《尼斯条约》曾规定,在欧洲理事会中,波兰和西班牙拥有27票,与欧洲四大国法、德、英、意享有的29票几乎不相上…  相似文献   

18.
英国议会《人权法案》辩论的背景包括议会主权与"法官当家"的分歧、《欧洲人权公约》的国内化和具体化之争、权利与自由宪法保障的困境。《人权法案》辩论主要体现在贵族院,以公约权利的引入、公约权利的实施、公共当局的职责和"受害者测试"四个主题的辩论最为激烈。贵族院对《人权法案》的辩论分为自由民主党和保守党两大对立阵营,而在平民院则分为工党、自由民主党和保守党三大对立阵营。英国议会《人权法案》辩论对英国宪法、议会及其立法、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英国议会《人权法案》辩论进行考察和评析,主要目的在于为我国国家立法权配置和运行的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持续了5年的“宪法危机”终于在6月28日有了结果,乌克兰议会全体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新宪法草案,从而结束了总统和议会的一场大战。新宪法保留了现有的国家标志;规定实行总统制,议会实行一院制;确定乌克兰语为国语,俄语为族际交流语言;明确国家保护土地所有权(但没有规定土地所有制的形式)。7月12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和最高苏维埃主席(议长)莫罗兹签署了新宪法。  相似文献   

20.
12月23日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访问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解散以茹马利耶夫为总理的政府,任命西拉耶夫代理总理职务。25日吉议会批准伊布赖莫夫为新总理。乌克兰议会批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宪法。意大利总理达莱马宣布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领导人奥贾兰获得自由,可以随时离开意大利。比利时“阿古斯塔和达索贿赂案”审判结束,前北约秘书长克拉斯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剥夺政治权利5年。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为纳粹受害者支付首笔总额为48万马克的赔偿金,48人获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