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数字化"已风靡全球.很多产品和技术都以冠上"数字"二字为新潮.在通信领域也不例外.100多年来,人类的通信经历了由数字--模拟--数字这样一个历程.这是哲学上"否定之否定"原理在通信发展史上的印证.不过应该指出,这后一个"数字",即20世纪后期出现在通信领域的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说它是一场"革命"也并不过分,因为它预示着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1957年秋,主持"中央研究院"达18年之久的朱家骅执意请辞.1957年11月4日,蒋介石以"总统"身份发布命令:"代理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呈请辞职,应予照准.此令.特任胡适为中央研究院院长.此令."1958年4月10日上午9时,"中研院"新任院长就职典礼在"中研院"考古馆楼上举行,胡适正式接受了"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为了人"和"以人为本"的命题是传统人道主义的命题,它不能解决我们的时代提出来的新问题.我们的时代需要一种新人道主义.它提出来的问题是"人应当是什么"的问题,这正是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新人道主义实现了从"个人本位"到"类本位"、从"绝对主体意识"到"有限主体意识"、从"享乐意识"到"生存意识"、从"现世主义意识"到"未来意识"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创新散谈     
"创新"成为中国媒体的热门词,已经有好些日子了.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之后,"创新"两个字更加炙手可热.可是,很多人是按照中文字面来理解"创新"的,这种理解,与国际学术界正在讨论的"创新"基本上不搭界.例如,把新颖的认识和思路称为"观念创新".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观念创新"这个命名本身也算是一种"创新"了.既然创新这个概念是国外传过来的,我们就应该密切关注国际上对"创新"的认识,这样才能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5.
关于岁差,古代中国和西方天文学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天文学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认为是黄道沿赤道的西滑导致了冬至点的西退,从而致使"天周"与"岁周"不同.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岁差只是一个历法概念.而古代西方天文学则继承了古希腊传统,将岁差解释为"恒星东移"的结果.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引入与中国传统岁差理论截然不同的"恒星东移"之论.当时恰逢"中西历争",为争夺钦天监控制权,奉教天文学家和保守士人之间曾发生激烈争斗,而由西方传入的"恒星东移"之论曾卷入这场争论当中.文章试图以"中西历争"为线索讨论当时不同背景中的士人或历算家关于此论的争议与解释.通过考察发现:"中西历争"之中,奉教天文学家藉此论宣扬西法之优越,保守士人则将其作为抨击奉教天文学家的主要着力点之一.而当时一些志在"会通中西"的历算学者对此却持一个较宽容的态度.在"西学中源"说这一背景之下,梅文鼎等又通过历算史重构的方式将"恒星东移"之论纳入到传统的"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应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术语. 学术界向来"朝前看"而不是"朝后看","约定成俗"的理由很难站住脚.暂且不谈国际交流,只是国内就会遇到不少问题.例如:  相似文献   

7.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是地理环境特别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有"实证"与"理解"二个互补的研究途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在"本体论"意义的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以自组织方法论为指导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主要着重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条件、基本动力、基本途径、基本结构和复杂图景等方面.整体性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且也(应该)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纳米,这一名词人们并不陌生,它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纳米手机"、"纳米洗衣机"、"纳米涂料"、"纳米羊绒衫"、"纳米领带",林林总总.但是"纳米"究竟是什么东西,仍给普通老百姓一个不可知的世界.据权威人说,迄今为止,只有抗玷污纺织品、新鲜食品外包装等采用纳米技术的产品进入了市场.科学家预计,纳米技术产品最终将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宰.纳米技术将成为无处不在的技术,为此我们对"纳米"应有简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当初为什么把这种总线定名为firewire,没有查到根据.但把它译成"火线",这种"字对字"的译法,实在是欠考虑. 中文"火线"指的是交流电力系统中单相电源中有电的那根线.多年来已约定俗成,表义也准确.相应的英文是live wire或power line.也就是说,firewire在英文中并没有"火线"的含意,也不会造成意义的混淆.而在中文中由于误译,引起了混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于"创新"一词的接受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熊彼特发明"创新"这一词汇到80年代我国引进并加以研究"创新"概念,中间间隔了几十年的时间.在提出"技术创新"的初期,它主要指通常意义上的技术发现和发明.  相似文献   

11.
语言逻辑“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是由话语建构的,话语的意义就是话语的用法.对话语"句法动元"、"范型"等理论探讨与研究,其目的在于了解"意识形态化的语言主体"对话语表达的规约.虽然言语是个体的,但语言则是种群的.本文在论述语言文化属性与话语动元模型的基础上,探析了"话语研究"学术范式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立达[1]说,"癌"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王说曾为一些学者所继承,如胡新化[2]等.然而,据黄金贵[3]、何华珍[4]考证,"癌"字最早见于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1170年).<卫济宝书>是一本外科专著.其中卷七有"痈疽五发"之说:"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且附有图示.  相似文献   

13.
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尽论述"生态"内涵以及主体的演变过程.阐释了"生态"的内涵经历了由"关系论"到"和谐论"、"生态"主体从生物有机体到人类的演变历程以及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14.
"功利偏向"是建国初期科技主导思想的鲜明特征之一."大跃进"期间,这种"功利"取向转变到"庸俗"的境地.这一转向是通过对"为科学而科学"思想的严厉批判、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狂热推崇,以及对"科学为生产大跃进服务"的大力动员等步骤而实现的.它严重影响了国家科技事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泻"是一个常用字,按照<汉字信息字典>所载有关字频统计,其使用频序与"鞋"相近,我们每个人都能随意说出若干由"泻"组成的常用词.对此字本文不再多议. "澙"却是一个不常用的字.但是在2002年韩日足球世界杯期间,此字的使用频度大为提高,电视节目和其他传媒中不时提到此字.那是因为日本有个新澙市,是世界杯比赛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原子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术语,始于19世纪初的道尔顿.近年来,按照国家"量和单位"标准的规定,这个术语将被"相对原子质量"取代.  相似文献   

17.
·建议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名词.原因是此名词比较科学,其定义也严格.  相似文献   

18.
"碳""炭"混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炭"的科学涵义认识不清.本文着重阐释"炭"的本质特征,从而给出"炭"的定义,以及"碳"与"炭"的关系式和"碳""炭"二字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最近,"逆向考研"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所谓"逆向考研",指的是考生从排名更高、社会观感更好的学校考到整体评价相对稍弱的学校,甚至从"双一流"名校考到"双非"高校.在报考浙江农林大学的考生中,有188人来自"985"或"211"高校,这在往年都是少见的情况. 很多人不禁纳闷:名校学生为何选择"下沉"?这是怎么了? "逆向考研"无疑不是主流现象,多数学生在考研时,还是会优先选择整体评价更高的大学,而这也与"求上进"的社会观念相合.  相似文献   

20.
创业投资的概念 "创业投资"又称"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关于这一名词,目前有两种叫法:有人认为"风险投资"准确地概括了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还有人认为,将之译作"创业投资"更符合"venture capital"的原意.如果过于强调其风险属性,则容易误导公众对这类投资活动的认识,使风险投资偏离"创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