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氓》和《美狄亚》中的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全心全意地付出,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的背叛。面对背叛,她们勇敢地进行了抗争,以弱小的力量反抗强大的社会制度,给后人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位女主人公反抗的方式和力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3.
鲍迎迎 《科技信息》2010,(20):155-155,158
《觉醒》和《欢乐之家》这两部作品分别再现了当时女性的特点和境遇,顺应了女性解放和追求自我的潮流.本文从两位女主人公的异同点出发,分析了她们如何沦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探寻了导致她们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萨拉·沃特斯《荆棘之城》在人物设置、叙事者安排和背景构建等方面对威尔基·柯林斯《白衣女人》进行了改写,赋予曾被边缘化的女性以“声音”,表现她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在逆境中自我拯救的勇气。这也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阴暗面,从现代人的立场重构了一段繁华与罪恶并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张福勋先生的《宋诗论集》,既研究宋代诗人诗作,又研究宋代诗论,张先生善于从本质上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论证透辟,研究视角也有所开拓,《论集》是有着很强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而又很有浓度的宋诗研究力著,是当代宋诗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7.
在明清时期,《牡丹亭》女读者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江南。她们大都是具有文学家身份的青年妇女,对她们来说,阅读《牡丹亭》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能够触发灵感、推动文学创作的审美中介。明清时期有些女读者因阅读《牡丹亭》而早亡,她们明知阅读有伤身体,却仍然如痴如醉地沉迷于阅读,可见《牡丹亭》的阅读对于明清女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赵姨娘借助巫术几乎致死凤姐、宝玉,《金瓶梅》中潘金莲用驯猫扑肉的方法致死官哥儿。两种写法实际上是“神事”和“人事”因素的比较,很明显,《红楼梦》在这一点上的现实主义程度远不如《金瓶梅》,且《红楼梦》中巫术的写法也不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文明是整个欧洲文明的源头 ,它歌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张扬 ,它崇拜英雄 ,提倡民主。而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大国自古以来就宣扬着“温良恭俭让”的礼教思想。这两种不同的传统思想成为中西方人们的行为准则。在这两种不同文明的熏陶下 ,中西方女性的命运又如何呢 ?她们与不幸的命运的抗争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 ?笔者通过对《美狄亚》与《窦娥冤》两剧作一比较赏析 ,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女性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删定《诗经》以礼仪为准则,他通过《诗经》进行教化,使儒教的义理深人人心,开创了以诗文形式作为传播、弘扬儒教教义的先河,而且儒教的伦理纲常和名教思想往往又成为中国古代诗人的重要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注人了丰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由钟嵘《诗品》诗人籍贯正误之辨,寻找出辨明中国学史上众多诗人、作家籍贯古今地名的规律,有助于古典学研究中的“贵在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编纂的《全宋诗》及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订补》均失收吉安地区古代诗人龙仁夫、刘诜、刘彦章、李珏及其诗作,实属档案工作疏漏。现据《全宋诗》编纂凡例精神,对入元前即有诗作后来仕之及入元隐居不仕的四位诗人及其诗作搜罗补缀。  相似文献   

13.
徐玉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的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诗作最多的诗人。从题材内容方面概括了徐玉诺在《诗》月刊上所发表的三类诗作。《诗》月刊进一步成就了徐玉诺诗歌创作的先锋姿态,徐玉诺与《诗》月刊的结合推进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父系文化意识的支配下,作家按照他们的想法塑造女性形象,无论是表现王侯将相、叱咤风云的男儿天地的《三国演义》,还是描写下层社会、英姿飒爽的须眉英雄的《水浒传》,其女性群体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独特性格。然其整体命运都是悲惨的:她们或成为男子的附属品,或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处于男权统治的重重樊篱之中,完全失去了自我,也忘记了找回自我。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铁凝的《玫瑰门》在勘探人性丑与消解神话方面堪称女性学的范本。本试图通过对她们的解读,带给当今女性学中的“个人化”写作和“另类”写作一些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多如牛毛,程朱礼学提倡妇女要贞操守节,更将这种残酷的制度发挥到了极点。然而考察诞生于春秋时代的《诗经》,却发现《诗经》时代的女性可以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男子欢会、定情,甚至结合。她们大胆为自己歌唱,率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吐露对心仪男子的爱慕。一切所谓女性的德行在她们身上几乎不留痕迹,贞节观念更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家》与《红楼梦》有着很大的相似与相近之处,尤其是其中一些悲剧女性的经历与命运:鸳鸯与鸣凤,黛玉与梅芬,宝钗与瑞珏。历来人们都认为她们的悲剧命运是封建礼教与封建家族制度,男尊女卑与婚姻包办等结果。但从女性批评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她们自身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生存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玛丽雅姆与莱拉作为《灿烂千阳》中代表着两种不同时代与背景的女性角色,她们既有着先后传承的相似之处,又因其生活环境与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迥异的人物性格与斗争方式。借助被称为"女权主义圣经"的西蒙·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为基本分析工具,探讨了在阿富汗特定社会背景下女主人公玛丽雅姆与莱拉的性格特质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女性解放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美籍华裔妇女具有双重文化,两种文化在她们的身上兼融和冲突,也带给她们身心的双重压力。对她们而言,要么在压力下消沉,要么在冲破精神桎梏而接受挑战。《女勇士》中所描写的女性选择了后者,她们通过自我认识和努力奋斗,实现自我的精神解放。笔者剖析《女勇士》中的六位女性,叙述了她们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表现,揭示拥有现代父权制思想的美籍华裔妇女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抗争精神。她们是建立女性意识的斗士,是妇女解放的英雄。《女勇士》为女性解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式。  相似文献   

20.
萧红的《小城三月》和汪曾祺的《徙》分别塑造了翠姨和高雪两位女性形象,她们一个住在江南小镇,一个住在哈尔滨的乡下小城,一南一北,共同经历着人生的不如意,且都在最美好的年纪,忧愁而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