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赵为 《科技资讯》2023,(6):189-195
“互联网+服务”是当前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显著特征。图书馆在智慧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将分别从资源建设、人员团队建设、智慧环境建设等方面体现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方向。该文以图书馆智慧服务为研究对象,以技术接受模型为依托,采用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模型和动机、理论、机会模型原理对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资源建设、服务团队和技术支持等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出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2.
从概念解读入手,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智慧服务模式及智慧图书馆员发挥的作用,阐述了智慧图书馆在未来图书馆发展中应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具有互联、高效、便利三大特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图书馆模式。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成为构建智慧型图书馆服务的基石,图书馆服务也将更为智慧化。该文探讨了RFID在福州地区大学城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利用RFID建设大学城智慧图书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秋红  毛军  肖彬 《科技资讯》2023,(7):188-191
随着智慧校园的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应不断进行智慧化实践探索,改变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提供现代化管理服务。该文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总结了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新时期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校馆员要为教学工作提供智慧服务、要为科研提供智慧服务。为了提供好智慧服务,高校馆员需要具备科学的学习组织能力和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能力,馆员需要定期开展、组织理论学习以及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并营造支持组织学习的馆内文化,为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文化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基于原有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升级改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通过更智能的方式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之间的互动,将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作为目标,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智慧程度,最终实现互通、高效、快捷的智慧化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文章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总结了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为各高校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的主导模式和最高形态,对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服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国内外文献调研基础上,对智慧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构建与探索,指出智慧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业务需要整体布局、全面规划,并从技术无缝融入、用户需求感知、馆员智慧有机结合、业务需求灵活定制4个方面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从技术智慧、知识智慧、人文智慧三方面对图书馆智慧化服务进行分析,阐述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以郑州图书馆新馆智慧化服务为例,探讨了如何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基于图书馆员集体智慧的深度知识服务,是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以及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的专家式知识服务。概括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征,以石家庄学院图书馆为例,从知识发现系统、学科服务梯队与自建CMS学科服务平台、移动图书馆、智慧馆员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回迁居民这个特殊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生活环境的变化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困扰。如何提高回迁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变化,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社会课题。阐述了回迁居民对图书馆社区服务的渴求,分析了回迁居民利用图书馆服务的困难与障碍,基于智慧图书馆的特征和服务模式,对智慧图书馆对回迁居民的服务进行了展望,探讨了智慧社区图书馆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常莉 《科技资讯》2023,(9):212-215
随着科技的兴起,读者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智慧时代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更要依托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不断实现读者服务的转型。该文简要阐述了智慧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智慧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转型的内容,总结了智慧时代图书馆实现读者服务转型的具体策略和路径。希望以此助力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智慧转型,提升读者在图书馆的阅读体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邱莉鑫 《科技资讯》2023,(9):208-211
随着“智慧”概念的提出和应用,图书馆服务也朝着智慧服务方向发展。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运用前沿技术推进图书馆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焦点。为了提供更为智能化的优质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当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实现智慧服务,更好地满足大数据时代的服务要求。基于此,该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点,分析数据时代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策略,不断提高智慧服务质量,实现各方智慧服务的协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与现状,分析了智慧图书馆出现的驱动因素,包括技术、需求、理论和融合,并提出知识服务的创新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智慧知识服务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的水平,包括可以解决信息过载的难题,推动图书馆持续长久的创新,推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智慧图书馆与知识服务的开放融合,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越来越智慧化,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这既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给读者提供泛在、便捷、高效的智慧化服务,给图书馆馆员和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管理平台,文章以分析智慧图书馆的构成,从智能的文化环境、多元化空间以及回归学术、拓展服务等方面,谈了打造智慧图书馆的愿景。物联网环境下,最新物联网技术将不断应用到图书馆中,推进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发展,给用户提供各种智慧化的服务,掀起现代图书馆新的发展浪断应用到图书馆中,推进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发展,给用户提供各种智慧化的服务,掀起现代图书馆新的发展浪潮。该文初步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征、构成、并阐述了智慧图书馆构成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高校智慧图书馆是高校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所在。本文通过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进行梳理、对目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框架、空间、资源、人员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策略,以满足读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众创”理念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分析了“众创”理念为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新变化,介绍了基于“众创”理念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3个构成要素,探讨了基于“众创”理念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并提出了“众创”理念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智慧图书馆是物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决定了其框架构建主要包括感知层、分析层和应用层,以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为系统目标。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不仅要求图书馆在管理构架和服务模式上发生转变,还要从资金、人才、用户、安全等方面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曹慧 《科技资讯》2023,(13):215-218
作为高校组织科研活动、辅助教学的关键场所,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图书馆承担着知识创造、传承、共享等责任,这就需要针对现有图书馆进行信息化改造,而其核心则在于一套完善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文章分析了对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实际需求,并从图书精准定位、智能盘点、个性化服务以及自助借还角度阐述了系统设计要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方爱敏 《科技资讯》2023,(3):210-213
智慧图书馆是21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新颖图书馆,它的发展是图书馆从技术智能到行业智慧的变革,着重体现于核心理念的变化,其共通的特点是服务智慧化,其科技手段是高度发展的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中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模式的未来发展,应当因地制宜,坚持为读者服务理念,以技术为抓手,加强人才保障,走出中国特色的智慧图书馆发展之路,为全球智慧图书馆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裴珑  王建涛  耿宁 《科技资讯》2024,(3):183-185
在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中,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构建备受关注。如今,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构建已经从理论层面向实际建设方向发展。由于各地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能力不足,公共文化服务的观念较为薄弱,读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健全,所以模式创新构建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来发展趋势也并不乐观。因此,针对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构建中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整理总结了3种创新策略:准确定位智慧图书馆功能,以人为本制订服务方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通过上述策略可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可以及时解决服务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构建的创新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