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广州大学城西部的广州大学、广东科学中心及外环路段等工程建设中遇到的软弱地基处理难题,采用概念设计的方法,通过开展试验研究、工程检测和软土微观结构定性定量分析,综合提出了“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的大面积软弱地基处理设计理念及“吹砂填淤、动静结合、分区处理,少击多遍、逐级加能、双向排水”的饱和软土地基预处理新技术,并在上述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广州亚运城市政工程项目,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面地貌,场区内水网及水塘分布密集,主要为淤泥地质,为保证道路工程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在水泥搅拌桩处理的技术要求等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典型围填海综合评估体系与应用示范研究项目是2007年国家海洋局首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资助的重点项目。研究建立的围填海计划管理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为国家实施围填海计划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成功应用于当前国家围填海计划管理制度;研究建立的围填海平面设计评价方法体系,实现了模块化,并应用于国家区域建设用还规划审查评估工作;针对不同海岸类型的资源环境特征,研究建立的我国主要海岸类型的围填海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为我国围填海适宜性评估与平面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围填海适宜性论证评估工作中;研究建立的围填海征用水产养殖用海补偿评估体系,为建设用海的经济补偿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围填海占用养殖海域经济补偿评估工作。项目研究成果为我国有效调控围填海规模,引导海域开发利用方向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损毁了大面积土地,将采煤沉陷区开发为建筑用地是缓解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瓶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采煤塌陷区城镇建筑物建设过程涉及的老采空区探测-地表残余变形预测-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采空区地基加固-建筑物抗变形措施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采煤塌陷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天津市平原地区为例,在深入分析研究区域地基土发育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探索了地基土标准层位划分的技术可行性和工作方法,研究确定出地基土标准层位划分的基本原则,提出地基土标准土层的编码规则,并对天津地区20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进行了系统性的划分,用以指导和规范建设工程各类岩土工程工作,经实际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检测方法,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对190例患者采用包含两种院内制剂、综合康复(现代康复+针灸)、内科基础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有手术适应症者)的综合方案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试验组在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恢复、肢体康复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案是一种优化方案,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北建立的30个地基GPS站反演的水汽资料,通过对地基GPS水汽资料的检验对比和与降水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地基GPS水汽资料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技术,总结了GPS水汽资料在不同性质降水和不同天气系统降水中的变化特征以及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
建筑复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对采煤沉陷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老采动区地基的活化机理、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地表建(构)筑物抗变形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近些年来,建筑复垦理论与技术在我国采煤矿区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矿区城镇化建设,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或欠妥的,基础工程发生问题的为数也不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长期不断地工程实践,工程技术人员在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人通过对一些典型事例的比较,总结出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进的BP人工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沉降预测方法,并用于深港西部通道软土地基固结沉降量的预测.本方法利用实测资料直接建模,避免了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与实测值较吻合,简便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项目背景 黄土在甘、宁、陕、晋、豫连续分布的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厚度从几十米至400多米.众所周知,黄土的湿陷性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修建在黄土地基上的大量工业与民用建筑发生破坏,公路路面开裂、水利设施失效,经济损失巨大.不均匀沉陷、隆起和滑坡是黄土地区常见的病害,有关事例多不胜举.建国以来,经过科技工作者50年的努力,我国对处理1-15m厚度的湿陷性黄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专家指出,现在是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的绝佳机会,不但技术熟练而且海空力量已经达到一个程度,足以保卫工程的进行和建设后的成果。目前,填海的重点应是在美济礁与永暑礁,因为它们开发后的价值最高。美济礁是一个环形礁石,直径大约7公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出入口通往围着的瀉湖。美济礁够大,价值远高于太平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由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华南理工大学和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本项目探讨深厚软土地基中的超长PHC管桩的承载性能和荷载传递机理,对超长PHC管桩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重金属阻隔技术新型复合叶面硅肥及其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项目总体思路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引起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率较高,农产品安全状况堪忧。大面积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难以采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问题。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本较低、不误农时的技术方法,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针对这一思路,我们的关键技术:环保型叶面硅肥产品及重金属阻隔技术。主要功能是抑制重金属向农产品可食部位运输,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6.
"地基GPS大气水汽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于2005年启动,受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及湖北省气象系统科技发展基金等项目支持,经费557万元.汇集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武汉大学等3家单位的优势科研力量,经5年研发,3年业务运行检验,在技术研究、网站建设、系统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7.
狂想一:建造磁悬浮建筑地震波的巨大能量会使房屋剧烈震动而倒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此,科学家将研制一种新型抗震建筑。这种建筑在地下的地基部分由磁性材料构成。地上的房屋底部安装有电磁铁,平时两者的磁性相反,房屋可以牢牢地固定在地基上。当地震发生时,电磁铁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会不断改变,电磁铁的磁性与地基的相反.使房屋悬浮于空中,如同磁悬浮列车一样。  相似文献   

18.
摘要:污染不仅使有限的淡水资源更加匮乏,饮用水安全保障形式严峻。本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用分析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发相应的应急技术方法,结合现有供水系统,形成单元控制技术、集成工艺技术并进行生产性实验,构建形成应对突发性水质恶化的应急处理方案,形成了以《南通市自来水公司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导则》(简称《导则》)为代表的水厂快速净化等突发污染事故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对有效提高供水企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席位分配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理想化方法的本质,从理想化方法出发导出了最大熵人而奠定了最大熵原理的理论基础。对席位分配问题的若干处理方案进行方法论分析后,证明必须抛弃以 “公平度”作为席位分配原则的方案,采用以理想方法为基础的分配方案-最大熵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3-53
该课题于2003年1月启动。课题总体目标是:以大连市马栏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示范,通过工程技术研究和建设,形成北方沿海城市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水环境质量改善——河流生态景观为一体的集成技术与综合示范。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以马栏河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为水源,通过中水管网建设,根据不同用途的水质目标,经过再生处理和生态工程净化,构建以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为核心的城市水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