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成瘾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瑛楠 《科技资讯》2005,(22):139-139
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成瘾是一个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疾病,是一种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综述国内外研究学者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理论解释、网络成瘾原因及网络成瘾治疗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步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由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不成熟,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络成瘾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业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成瘾也即“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 Young认为,IAD与沉溺于赌博、酗酒、吸毒等上瘾者无异。网络成瘾者对上网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与交际成瘾、网上收集信息成瘾等多种形式。过度沉湎和依赖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  相似文献   

3.
高辉 《科技信息》2011,(22):350-350
网络的迅速发展伴生着网络安全问题,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网瘾已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问题,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探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控对策,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普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它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网络成瘾就是近年来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作为当今网络发展的负面影响之一,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计算机网络成瘾、网络性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赌博等,本文详细分析了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有其一,内在因素-个性因素,其二,动因因素--心理缺陷或心理障碍,其三,主要手段--环境影响等.加强大学生网络成瘾前的教育可达到预防的目的,网络成瘾后应积极的进行心理或药物治疗等,以减少、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世燕 《科技信息》2013,(22):169-169,171
网络成瘾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网络成瘾可以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五大类。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的比重最大,患者多为男孩;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患者多为女孩。相比较而言,角色扮演、多人一起玩的游戏很容易造成网络成瘾。这种游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满足感;同时出于"哥们义气",学生也有可能加入网络游戏的队伍,并最终成为网瘾患者。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一)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二)个人特定的人格特征;(三)学校教育弊端。客观上,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为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条件。当然,网吧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不法网吧,一天24小时都在营业,为学生整夜上网提供了场所。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量表是专门用来测评网络成瘾的工具。归结我国10多年来对网络成瘾进行测评的量表,发现我国常用网络成瘾评估工具具有逐年增加、量表编制方法多样化、从单纯引进转向创造性地自编、自编量表的内容向具体方向领域延伸的特点。目前常用网络成瘾量表的发展应注意量表信效度、文化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概述了网络成瘾的概念、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类型和影响因素;并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介绍了预防网络成瘾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视角诠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洋 《科技资讯》2008,(31):217-2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电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甚至形成网络成瘾的现象也越发普及。这不仅给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带来干扰,也给学校的管理、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和谐造成消极影响。本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背后的原因作一诠释,并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成瘾是目前大学生成长中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方面、日常作息方面、人际方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在于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固有的人格缺陷以及特定需要的满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应侧重于网络知识教育的加强、群体氛围的优化、戒断网瘾手段的采用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广东医学院一至四年级医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调查医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使用自编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调查网络成瘾的可能影响因素,计算网络成瘾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9.68%,其中男生的网络成瘾率为12.63%,女生的网络成瘾率为7.20%,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7.82χ=,P=003.0)。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与适应问题因子得分在非成瘾组和成瘾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只有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在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是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网络成瘾与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网络成瘾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心理疾病,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危害和致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体育调适是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有效应对网络成瘾,适应社会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在针对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强迫行为等网络心理障碍,在心理辅导的基础上,根据心理障碍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提出可供操作的体育疗法,对大学生进行体育调适,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贺林华 《科技信息》2010,(2):218-218
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高职生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针对一些高职生网络成瘾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网络成瘾所带来的损害以及如何对网瘾高职生进行心理诊治。  相似文献   

15.
李芳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4):140-144
网络成瘾被认为是一种危害不亚于酗酒和赌博的心理障碍,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预防和矫正网络成瘾,学校的教育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课程要增加媒介教育,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网络成瘾预防和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文章从网络成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性心理特征,并提出了诊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然而人们同样面临着网络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该文研究了网络成瘾的定及其危害,并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从运动干预的角度,分析了有氧健身操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翟新博 《科技信息》2010,(18):82-82,84
互联网和电脑的使用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然而,因网络成瘾造成的大学生学业荒废、人格发展不健全、社会交往能力低下,甚至违法犯罪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德育工作者急需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笔者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过程和机制的分析,努力探索有效预防独立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全国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网络成瘾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其中13~17岁中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最高,网络成瘾和过度上网已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周祎  王法艳  万进 《科技信息》2010,(17):I0030-I0031
本文根据国内外网络成瘾的研究,介绍了网络成瘾的界定,特别是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网络成瘾的成因,以及网络成瘾的不良影响,以期为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