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经过造粒处理,粒径为0~3mm的BaZrO3粉体在180MPa压力下,冷等静压成型,在1 720℃高温烧结6h,制备成大尺寸坩埚。在室温和1 000℃对坩埚进行热循环实验测试其抗热震性。此坩埚用于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炼,熔炼温度为1 600℃,熔炼时间20min。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别测定了造粒后粉体及烧结后坩埚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熔炼前后坩埚的显微形貌;用氮氧化物分析仪分析了熔炼铸锭的氧含量并用ICP光谱仪分析Ba、Zr含量。结果表明,1 720℃高温烧结的坩埚显微组织晶粒大小均匀,长大不明显;在热循环13次后坩埚表面有局部微裂纹的产生和显微剥落,13~50次之间裂纹扩展缓慢,50次之后没有宏观上的大损伤;钛合金铸锭中O,Ba,Zr平均含量分别为780,370,15mg/kg。  相似文献   

2.
在H2SO4介质中,微量铂(Ⅳ)、铑(Ⅲ)的存在对溴酸钾氧化二溴硝基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该文研究了二溴硝基偶氮氯膦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铂、铑的最佳条件及测定方法.铂、铑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mL-1和0.002μg.mL-1,其含量在0.005~0.0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铂-铑催化剂中铂、铑含量可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制了一种水冷紫铜坩埚,供熔炼过渡元素合金,稀土元素合金之用,这种坩埚具有特殊的结构,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时,可在熔料及坩埚壁上产生特殊取向的涡流,使熔化的金属液与紫铜坩埚脱离接触而悬浮在冷坩埚中,从而避免了坩埚对熔料所可能产生的污染。试验结果表明,熔料可达到的最高温度不低于2500K;坩埚的铜质对熔锭並无污染;熔锭成分均匀,配以保护气氛时,表向洁净。熔锭的典型体积为4.5cm~3。这种无玷污悬浮熔炼特别适用于精密合金材料的研制。作者曾用本法研究钕铁硼永磁,短期內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对大气熔炼条件下,铜在高铝质陶瓷坩埚中被熔融玻璃净化后的过冷度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先加玻璃净化剂、等其熔化后再加金属的净化工艺,使铜在高铝质陶瓷坩埚中获得了221K的过冷度;铜在高铝质陶瓷坩埚中深过冷的获得,与所采用的净化工艺可使高铝质陶瓷坩埚表面上形成一熔融玻璃层有关;要使铜在高铝质陶瓷坩埚中获得深过冷,所用的净化玻璃必须具有一定的碱度;熔体体积对过冷度的影响比较小,从理论上预测出冷却速度为1K·s-1时,重量为1t的铜液被钠钙硅酸盐玻璃净化后,仍可获得181K的过冷度.  相似文献   

5.
在复合结构坩埚(外层石墨坩埚,内层氧化镁坩埚)中,利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坡莫合金,研究了配方和制备工艺对坡莫合金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熔炼工艺,Fe19.8Ni80.2软磁性能最佳;熔化起始阶段合金的边缘位置比内部中央位置软磁性能好,精炼阶段则相反;随着熔炼时间的增加,同一位置的坡莫合金结构越来越均匀,软磁性能越来越好,最后趋于不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建筑材料生产中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用双向可控硅组成交流调压电路,用KC05可控硅移相触发集成电路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调节预置电位器可以选择输出电压或电流,并自动稳定系统的输出电压或电流,以便间接控制和稳定熔炼坩埚或拉丝铂管内的作业温度。  相似文献   

7.
以铑(Ⅲ)催化溴酸钾氧化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种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铑的催化光度分析法.铑含量在0.0-2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铂-铑催化剂中铑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以铑(Ⅲ)催化溴酸钾氧化二溴硝基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种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铑的催化光度分析法.铑含量在0.0~12.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铂铑催化剂中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以铑(Ⅲ)催化溴酸钾氧化二溴羧基偶氮肿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种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铑的催化光度分析法.铑含量在0.0~1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铂-铑催化剂中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用原子光谱吸收仪测定了复合涂层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镁合金液中浸泡1 h后,镁合金中Fe含量的变化。当温度不高于750℃时,镁合金中Fe元素含量增加很微弱,表明复合涂层能有效防止碳钢坩埚对镁合金的二次污染;用热冲击法定性地分析了复合涂层的热稳定性,在镁合金熔炼温度范围内,涂层与碳钢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聂萍  陶敏 《应用科技》1998,(12):5-6
焦锑酸钠又称酸性焦锑酸钠或锑酸钠等,其组成为Na2H2Sb2O7·XH2O(X=0~6),Sb的质量百分数为47.1%-60.3%。焦锑酸钠在工业上主要用于高级玻璃、光学玻璃、电视机显像管玻璃和搪瓷、陶瓷制作时的消泡剂、澄清剂、增白剂以及阻燃剂、难燃剂;是钢材用抗酸漆的重要成分及铸件用漆的不透明填料;还用作离子交换体等。多年来,国内外生产焦锑酸钠的方法大都是采用金属Sb或Sbo。为原料,以火法氧化熔炼或湿法氧化制取。本工艺以辉锑矿直接合成焦锑酸钠,获得满意的结果。该法工艺操作易于掌握控制,无严重腐蚀,无污染物排放,产品质…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制25 kg 级BaZrO3坩埚,通过ZG-0.05型真空感应熔炼制备 TiFe 基储氢合金。熔炼条件为:0.6 MPa氩气保护气氛,精炼时间5~10 min,精炼温度1450℃左右。采用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分析所熔合金的化学成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RD 衍射仪研究了合金的金相组织、表面形貌、微区元素分布、物相结构,用气体反应控制器测定了合金的PCT曲线。研究表明:由BaZrO3坩埚熔炼的TiFe基储氢合金氧质量分数与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氧质量分数均小于0.1%,而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碳质量分数为0.417%。BaZrO3坩埚熔炼后的合金完全由等轴晶构成,而石墨坩埚熔炼后的合金则由等轴晶组织和在晶粒内或沿晶界分布的球形TiC颗粒组成。BaZrO3坩埚所熔炼的合金不仅最大吸氢量比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的最大吸氢量大,而且吸放氢平台压力也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最小二乘法对铂铑10-铂、镍铬-镍硅、铜-康铜、镍铬-康铜、铁-康铜和铂铑13-铂六种常用热电偶分度表进行曲线拟合,获得了以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自变量计算温度的多项式公式。结果表明,在各拟合数据点的最大误差小于0.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电子柬熔炼工艺对Nb—W合金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熔炼次数越多,Nb—W合金的Zr含量越低,而电子束熔炼次数对W,Mo合金元素含量影响不大;经过多次电子束熔炼后的铸锭中C含量明显低于Nb—Ww—Mo烧结条和一次电子束熔炼锭中的C含量,而两次和三次电子束熔炼锭的C含量区别不大;由于ZrC对Nb—W合金的弥散强化,两次电子柬熔炼制备的棒材强度明显高于三次熔炼制备的棒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5—Br—PADAP与铂、铑形成络合物的条件,探讨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大量铂存在下测定铑的可能性.该法用于铂铑合金电解溶液中铑的测定获得良好的结果.回收率亦佳。  相似文献   

16.
这种定膨胀合金,适宜制作与软玻璃封接的仪器仪表的部件、器件,用于测量高流体压力。 用于在常压下与软玻璃匹配封接的定膨胀材料较多,但一般都不太适合测量高流体压力,如工作温度在-30~100℃,测量51000kPa以下流体压力的封接材料,通常均选用铂—铑合金,铑在合金中约占10%。该合金机械加工性、焊接性能良好,膨胀系数与软玻璃相匹配,但由于金属铑价格昂贵,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利用传统方法制得了高Sm2O3含量的硼硅酸盐玻璃,讨论了稀土含量以及玻璃组成对稀土玻璃吸收光谱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钐硼硅酸盐玻璃的特征吸收峰强度随着Sm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同时吸收峰展宽;随着硅硼比的增加,也使得吸收峰的宽化程度增加。为制备对特定波长激光具有高吸收强度的特种光学玻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液晶玻璃基板切割是液晶显示器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为了实现液晶玻璃基板的高效、高质量精密切割,提出了基于双刀轮的液晶玻璃基板切割新方法,即利用第一刀轮在待切割表面刻划出微塑性刻痕,再利用第二刀轮沿塑性刻痕切割玻璃.通过印压实验获得对称楔形压头印压液晶玻璃时仅产生塑性刻痕而不产生裂纹的临界载荷,然后研究对称楔形压头沿着第一次印压产生的塑性刻痕进行二次印压时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规律.结果表明:二次印压没有横向裂纹产生,产生的垂直裂纹长度随一次印压载荷的增大略有增大,随二次印压载荷的增加线性增加;无横向裂纹产生使得双刀轮切割时能够获得无边崩和微裂纹的、边缘整齐的断口形貌,垂直裂纹长度的增加使得双刀轮切割时无需二次裂片.  相似文献   

19.
碱度对熔渣导热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氮气保护钼片双套筒配铂铑热丝法 ,对不同碱度的还原性熔渣导热系数做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炉渣导热系数随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在碱度大约为 1时 ,炉渣导热系数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用氮气保护钼片双套筒配铂铑热丝法,对不同碱度的还原性熔渣导热系数做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炉渣导热系数随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碱度大约为1时,炉渣导热系数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