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是教育的前提。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老师真挚的爱,犹如黎明时的曙光,能给人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得到了这种爱,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这时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向老师敞开,顺从认同内化,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老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肯花时间、花精力在他们身上,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  相似文献   

2.
爱是一切创造的源泉,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因为爱,才使人生更加精彩.作为老师,爱不仅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嘴上,更重要的是把爱这种情感物化到学生的心田,"春雨润无声".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们的教育如若只是一味地关爱学生,学生只知道到老师这里索取爱却不懂得自己还须自爱,却不愿意向他人奉献爱心,这样的学生其人格是不完善的。本文就从从索取到激发到奉献这三个过程来讲述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力量,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常接近的人,因此关爱学生可以说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近代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中没有爱,就像池塘中没有水一样,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将情感投入作为学生工作的基础,才能换来学生的理解和情感共鸣,因此将情感管理作为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模式是最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在教育界深入人心的至理名言。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学校能否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心是至关重要的。爱学生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集中表现。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教师真诚地关爱学生,并让爱在师生之间互动,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塑造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情感叫爱心。丁有宽老师说:“爱心是根。”教育工作是一门爱的艺术,老师应该是创造爱的艺术的实践者。教育学生、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深深的爱以及高超的爱的艺术。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艺术折射出这位万代师表者那高尚的职业情感;斯霞老师对学生的爱让教育事业熠熠生辉。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爱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公正与赏识。“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是表扬与批评学生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能促使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存发展。微笑是情感教育的起点;爱心,是开启学生情感大门、智慧大门的钥匙;互爱,是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爱就是金色的阳光,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能穿透人的心灵,点燃希望之火。敞开心扉,以奉献之心、热爱之情,用爱浇灌健康之花。  相似文献   

8.
陈香磊 《科技资讯》2010,(12):241-241
爱其实很简单,作为教师,在你对学生授予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如何去爱学生。爱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心存真诚、无私的爱,是教育的关键。爱是学生普遍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重要的辅助剂。用爱打动学生,用爱感化学生,用爱关爱学生。在爱中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深知的道理,已从事教书十二个年头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树立的信条是:"既不娇宠春风得意的学生,也不怠慢暂时落后的学生”。以“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来看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从不厌弃,而是耐心地帮助,循循善诱;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无限的关爱,甚至解囊相助;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他们感情上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
纵观当前教育,我们的老师已经很好地认识到:对学生应该怀有满腔热情富有爱心,可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注意教育的方式。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教育的方式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的老师心急如焚,有的老师责骂有加,有的老师苦口婆心……可是我们的学生真的能感受到,老师内心深处那份挚热的爱了吗?不能!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把我们的爱给挡住了,甚至把学生推的离我们更远。如何才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我们的这份爱,同时又让这份爱产生最大的效应呢?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发现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从心开始,从学生的心理开始。  相似文献   

11.
孔艳 《科技信息》2011,(35):I0151-I0151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时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从来都是平等的,只有在这样和谐的关系下.才能使班集体建设得更加融洽.学习氛围更加浓郁。  相似文献   

12.
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是关系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更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确,情是开启人们心扉的一把钥匙,情到之处,金石为开。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受到“以情感人”是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爱学生,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它可产生巨大的力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为知己,一切为了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若此,学生就会在班主任管理中感受到无处没有爱。  相似文献   

14.
师爱是无私的,相比父爱或母爱,它没有血缘,不图回报,只图教育成功。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能真正领悟师爱的内涵?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能有多少回感受到自己教育的成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只是考分、只是考上几个学生吗?不!只有当你的学生离开你以后,而你的教育成了他们成长的源泉或动力,当他们每每回想你的教育时,他们会感到幸福和快乐,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性化的教育是该摆上议事日程,如何人性化关爱学生,密切联系老师,沟通家长,相信学生,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使每一个班主任都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使我们的素质教育政治达到满意的效果是我们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师们都已能倒背如流了,尤其是在“以生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新课改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在思索、实践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爱”却喋喋不休,在此枚举二三事,以求共省;  相似文献   

17.
廖清 《科技资讯》2011,(11):206-206,208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魏文琴 《奇闻怪事》2006,(12):39-39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很形象:“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只有在情感交融、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关系的工作,需要一种软力量。软力量,不仅是与其工作对象之间心灵和情感的桥梁,而且也是辅导员工作中一种推动力和凝聚力。软力量的来源主要有4个:人格的来源、平等态度的来源、工作方法正确的来源和真诚情感的来源。利用这些软力量可以使辅导员更好的开展工作,如处理学生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关爱特殊学生。  相似文献   

20.
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用自己无私的爱来感染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如果能以一颗慈母之心包容学生、爱学生,学生也会给你以爱的回报,并让你的教育教学事半功倍。一个能得到学生的爱的教师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教师。对学生而言,一个可敬的教师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怎么才能拥有这种亲和力呢?那就要尽情播撒你的爱,用心构建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