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混凝土施工经验,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各道工序的把关。针对混凝土墙身表面出现的缺陷,提出施工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混凝土墙身外观质量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裴小刚 《山西科技》2014,(2):155-156
侯西线河津车站新建1孔6 m旅客地道中间主体节长33.75 m,由于涉及施工既有线,为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地道采用架空线路、明挖现浇的方式施工,主体混凝土结构分两次进行灌注,第一次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灌注墙身和顶板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罗战礼 《科技信息》2011,(25):I0330-I0331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技术趋于完善,细节问题逐渐被重视。大广高速冀豫界至南乐段涵通墙身清水混凝土施工,一改既往的混凝土外露面外观质量,做到了内实与外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根据砼施工经验,加强对砼施工的各道工序的把关,针对砼墙身表面出现的缺陷,提出施工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砼墙身外观质量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城市中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效应与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盾构开挖面到达将诱发监测断面处,较大增幅地下连续墙墙身附加应变;而当开挖面超过监测断面约1.7D,地下连续墙墙身附加应变将趋于稳定;盾构动态穿越施工将导致邻近侧向地下连续墙角部墙身底部与中段墙身中部出现较为明显朝向隧道的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6.
钢筋套筒灌浆搭接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的施工便利性,在已研发的内径大、施工方便的Ⅰ和Ⅲ型套筒灌浆搭接连接的基础上,进行了1片现浇剪力墙和2片纵筋采用Ⅰ与Ⅲ型套筒搭接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结果如下,现浇墙初始裂缝出现在墙底部,而预制墙由于套筒竖向约束,初始裂缝出现在套筒上方,预制墙开裂荷载大于现浇墙;在极限状态时,现浇墙两侧根部混凝土压碎,而预制墙套筒上方混凝土先压碎,后套筒外侧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而破坏;预制墙开裂、屈服荷载、极限位移大于现浇墙,极限承载力与现浇墙的基本相同,但延性略差;由于套筒区域边缘构件箍筋及墙身水平钢筋的加密,预制墙的耗能略优于现浇墙;钢筋应变曲线一致性表明,Ⅰ和Ⅲ型套筒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中能够很好地传递钢筋应力.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的质量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针对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及表现形式:色泽不一、蜂窝麻面、孔洞、气泡、墙身竖直度和平整度不合要求、混凝土的强度不够等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谈科韵北路路基挡土墙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参与施工建设的广州市科韵北路广园东路立交土建工程的施工案例,主要介绍了路基挡土墙的施工工艺,重点对挡土墙墙身的施工工艺做了详细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深基坑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施工过程土压力沿坑深变化有直线递增、波状递增、附加荷载作用等分布模式.对不同土压力分布模式下支护结构内力进行分析得出:直线递增(三角形)荷载作用下,整个墙身上部弯矩较小,下部则较大;波状递增土压力形式作用下,整个墙体挠曲多变,并且在中上部就有较突出的弯矩作用;附加荷载土压力模式作用下,墙身上部弯矩异常突出.该分析结果对支护结构的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在已建成的土坝中抽槽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墙身应力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公式推导的前提、过程及结果,提供了计算实例,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讨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原因及防偏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原因,并提出了防偏的措施以及日常使用中的一些调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式输送机运转过程中输送带跑偏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输送带跑偏的调整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几种运用托辊纠正皮带跑偏的方法及其工作原理,供纠正皮带跑偏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胶带输送机跑偏的危害做了简要介绍,重点列举了造成胶带输送机跑偏的几种原因,如安装不正确、带面物料偏斜等。在对胶带输送机跑偏进行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输送带跑偏的原因及产生跑偏现象的危害,从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避免输送带跑偏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轧过程中轧件容易跑偏的成因分析及累积的实战经验,提出实际影响跑偏的一些易被忽略的因素,尤其是轧辊磨损和热凸度对轧制过程中轧件的跑偏影响很大,强调预防性维护与保养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对单机架四辊可逆热轧机设计了一套用于轧机跑偏控制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由此来检测并提供信号给快速响应的自动厚度控制(AGC)系统,AGC发送位置倾斜调整量给压上油缸,达到控制跑偏的目的,对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起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带的横向振动常常是大型输送机系统发生严重故障的原因。应用板壳力学分析了平型、槽型及V型回程带支承段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一般情况,确定了带的重要平板模型振动的固有频率。所设计的支架不会对带产生激振而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18.
魏锋 《山西科技》2005,(6):128-128,127
文章主要介绍了胶带输送机在输送散状物料运行过程中,跑偏的几种情况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煤气分厂燃料车间5#皮带机为例,对气垫式皮带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点及经济性,对推广使用气垫式皮带机,降低皮带机综合费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矿山掘进工作面,需要同时向工作面运送支护材料和向外运输采掘下来的岩石(或煤炭),两者运行方向相反,同时使用输送带的上、下分支恰好解决这一问题。以这一上、下分支同时运输物料的双向运输带式输送机为例,对其建立了动力学计算模型。依据作用于滚筒上力的平衡方程式,给出了双向运输带式输送机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的计算公式;按照匀加减速转动,给出了加速和减速时间的计算公式;依据输送带作用于滚筒上的静张力和动张力,给出了输送带在滚筒上不打滑的条件;按照不打滑条件和垂度条件分别给出了输送带最小张力的计算公式;依据托辊不圆造成对输送带的扰动,给出了激励频率的计算公式;依据弹性体动力学,给出了输送机的固有振动频率和输送带最大弹性变形量的计算公式,并附有设计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