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辰  戚焕震  孙俭  王慧 《自然杂志》2016,38(5):355-366
金属有机架构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一种介于有机纤维和无机沸石分子筛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有机配体的连接作用将无机金属簇通过配位键或者超分子作用自组装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拓扑结构的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的大分子结构。由于其灵活可调的孔结构、超高的比表面积以及易于功能化的特点,金属有机架构材料在催化应用方面展现出优异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MOFs材料在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催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无机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用在信息方面的功能材料,叫做信息功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主要有四种,即无机、有机、金属和生物信息功能材料。这四种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虽涉及许多不同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但都分别与无机化学、有机  相似文献   

3.
先进陶瓷材料发展概况与制备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陶瓷材料发展概况与制备科学施剑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谓陶瓷材料,广义上讲,指除有机和金属材料之外的所有其它材料,即无机非金属材料,从形态上分,有零维的颗粒材料、一维的线材、二维的薄膜材料、三维的体材料;从结构上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应包括单晶...  相似文献   

4.
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学是近年来涌现的一项变革性的前沿交叉学科,它赋予电子材料可印刷、可折叠和可拉伸等特性,使其应用于健康医疗、柔性显示、传感探测、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为了进一步拓展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场景,设计开发高性能、高显示度、高稳定性的本征柔性材料和有机电子器件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学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本征柔性材料与有机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备策略、本征柔性材料图案化工艺和集成电路,分析了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学领域的技术瓶颈和前沿问题,总结和展望了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球上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各种其它的能源物质代替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其中利用太阳能是开发新能源的极好途径。同时,光不仅仅是一种能量,而且还是一种信息载体,所以,利用光的各种性能的材料在未来世界中的应用将是极为有利于人类的。在目前的光的应用中,大多数利用光进行能量转换、信息记录和信号交换。而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是无机晶体、半导体或有机材料。但是自然界中的广大生物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期的进化而保留下来的某些生物大分子具有无机材料和人工合成有机分子所无法比拟的光学性能。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07,52(8):869-869
近年来,有机氟化合物(含氟功能材料)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生命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有机氟化学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书是我国学者编著的第一本系统介绍有机氟化学的著作,其框架结构和内容基于作者近20年来在有机氟化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切身体会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7.
姜鸿基  万俊华  王洪宇  黄维 《科学通报》2007,52(22):2581-2593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在通讯、信息、显示和照明等许多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十几年来一直是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对于无机电致发光材料而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在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各种因素中,光电材料的能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在电致发光二极管中,不同层之间由于能级匹配而产生的势垒对整个器件的驱动电压、发光波长、效率以及寿命等性能都有明显影响,因此研究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能级的可控调节对推动整个有机电子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我们的工作为主,从材料合成的角度介绍了近年来通过p-n嵌段方法调节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能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徐春祥  沈应中  李银奎  崔一平 《科学通报》2000,45(11):1221-1224
在PPV的衍生物中掺入有机镓的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通过匀胶法得到单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发现它的发光颜色随驱动电压的升高由绿色向蓝色变化,同时混合器件的发光比只含PPV衍生物或有机镓配合物器件的强得多。原因在于激子在器件中复合区域的改变及激发能量在材料中的传递,讨论了其中的电荷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2012,(14):1279
无机/有机杂化太阳能电池随着其光电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当今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这种太阳能电池既利用了无机材料载流子迁移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又具备有机材料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吸收系数高的特点.无机材料ZnO和TiO2因为其高的迁移率和容易合成的特性,一直是无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21,66(22):2845-2860
有机单晶半导体材料由于分子排列有序、高稳定性和高载流子迁移率等优点,成为一类具有应用潜力的光电子材料,在光电器件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其弥补了无定形态有机薄膜在热稳定性和载流子迁移率等方面的不足,有机单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方面展现了潜在的应用前景.有机单晶OLED器件从最初的点发光到成功实现了面发光,器件性能不断提升.本文聚焦有机单晶OLED,系统总结了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以及器件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有机单晶OLED性能进一步提升所面临的瓶颈难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有机材料用于高密度光盘数据存储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干福熹 《科学通报》1999,44(20):2236-2240
讨论了将有机材料用于高密度光盘数据存储的可能性,并对其物理、化学稳定性、波长匹配和性能的可逆变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08,53(1):73-73
受分子间作用方式的限制,有机小分子材料的熔沸点较低且易升华,多数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不适用于有机纳米材料.因此有机纳米材料,尤其是有机纳米晶体材料的制备受到限制.探索有机纳米晶体材料新的、普适性的制备方法以及研究结晶性对有机纳米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已经成为纳米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俞燕蕾 《世界科学》2012,(10):44-46
智能材料简述智能材料按照其材质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金属类智能材料、无机非金属类智能材料以及智能高分子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类智能材料和无机非金属类智能材料相比,具有较多的优越性能,比如,质轻、价廉、可加工性能优良,而且有机分子的结构上较容易接入各种功能性的官能团,可以丰富材料的功能,拓宽其应用范围。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品种多、范围广,包括智能凝胶、智能高分子膜材、智能纤维、智能粘合剂、智能药物缓释体系等。其外界环境的刺激方式主要有力、热、光、电、磁、化学环境等。材料的响应方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概述有机晶体材料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代新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在1987年第11期Photonics杂志上专文论述了有机材料可能是一种理想的光开关材料;在1988年8月的Laser Focus杂志上介绍了在第32届SPIE会议上极受关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在1989年4月的CLEO会议上,有关非线性有机  相似文献   

15.
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材料具有小的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EST),因此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转变成单重态激子发光.该类材料能够充分利用电激发下形成的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使其器件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0%,媲美磷光材料,远远高于传统荧光材料的25%,成为继有机荧光材料和有机磷光材料之后发展的第3代有机发光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TADF的机理和材料设计的基本原则,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TADF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上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绿光、蓝光、红光、黄光、白光TADF材料的合成与性能.高效的TADF材料经过缜密设计、精确制备和系统研发,将会陆续进入实际应用并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机粘土矿物及土壤改性在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壤粘土矿物中天然存在的无机阳离子可通过简单的离子交换反应被有机阳离子(如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置换而生成有机粘土矿物.有机粘土矿物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作为土地填埋防渗材料添加剂等.现场土壤改性可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结合微生物降解提供一项崭新的综合技术,以改善污染的地下水环境.  相似文献   

17.
邓林龙  谭元植 《科学通报》2020,65(12):1066-1067
正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价廉、柔韧性好、易于制备大面积器件等独特的优势,备受国内外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是聚合物或小分子给体材料和富勒烯或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近年来,得益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开发,有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不同于以发光层为中心构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平面pn异质结型有机发光二极管仅由空穴和电子传输材料层叠而成,不含有独立的发光层.其发光中心来源于有机p型空穴传输材料和n型电子传输材料相互接触的界面,发光颜色由p型空穴传输材料和n型电子传输材料的协同作用决定.空穴和电子经电极界面注入后,在器件内部进行传输和复合的过程不需要克服传统有机发光二极管中  相似文献   

19.
有机非挥发性存储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姬濯宇  刘明  商立伟  李冬梅  代月花 《科学通报》2011,56(27):2298-2310
有机存储器在未来存储器应用中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因此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 近几年来, 有机存储器在材料、器件性能及电路集成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本文从器件结构、性能、所用材料与集成等方面, 综述了有机存储器的最新研究进展, 同时讨论了阻碍有机存储器发展及其商业化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分子电子学     
1940年代以来,半导体工业对无机材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有机材料尚很少了解。有机分子的种类比无机材料多得多,而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分子比新的半导体容易产生。现今,虽然大多数电子或光学器件仍是由无机材料制成,但有机材料已开始在电子学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如液晶制成的显示器,能响应化学反应电活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制成的传感器和光敏聚合物制成的光盘。用有机材料制造电子器件的研究正在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电子学。分子电子学研究者认为,所研制的有机材料可以取代现今固体电子学所具有的某些信息处理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