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引潮力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海洋潮汐的动力并不是引潮天体对地球引力的本身及其大小,而是引力在地表上分布的差异,即引潮力.潮汐是一种普遍的宇宙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海洋潮汐动力学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一方面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释海洋潮汐现象,另一方面由伯努利的流体力学理论解释海洋潮汐现象,本文给人们研究海洋潮汐提供一个新的探索平台,提供一些新的思维、新的观点,让人类重新认识潮汐、认识海洋.  相似文献   

3.
通讯同步卫星不仅要在精确的同步轨道上运行,还要求其天线必须永远面向地球,具有稳定的运行姿态.本文先将地球视为表面被一层海水全部覆盖的均匀球体,并在地心参照系中分别分析太阳、月亮对海水的作用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分别引起太阳潮和太阴潮的潮汐力,得出月亮、太阳引力场的不均匀性是引起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然后在质心系中通过对通讯同步卫星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类似潮汐现象的引力的不均匀性解释如何保持同步卫星的姿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近代微分几何的方法对潮汐现象进行定量分析,找到了潮汐力与时空曲率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潮汐力的一些天文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潮汐现象的成因,对引潮力及涨落公式作了推导,增强了惯性力教学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6.
不平衡输沙与非恒定流输沙是天然河流与潮汐河口最常见的输沙形式,但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验验证方面目前都尚未成熟.本文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不平衡输沙和非恒定流输沙的基本情况,并就潮汐河口地区实测资料所显示出的含沙量提前出现现象,尝试采用能量方法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潮汐现象析     
本文对潮汐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潮汐高度和功率的初等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东海沿岸潮致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卫星照片显示东海沿岸存在一条狭长的低温水带,这是上升流将外海深层低温海水带到近岸表层所造成的现象。本文从潮汐因素探讨上升流产生的原因。对东海沿岸海域M2分潮进行三维潮流数值计算,得出的各层水平余流和垂直余流表明,由于潮汐非线性效应和海底地形的影响,能够在中国东海沿岸产生一条狭长的上升流带。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通过两种数学插值方法对某一时间段的潮汐开展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利用插值函数对潮汐现象进行预测。然后,对潮汐数据进行仿真和模拟处理,构造函数曲线。结果发现:与其他的Lagrange插值法、New-ton插值法等的相比,虽然三次样条插值方法的计算量是比较繁琐且庞大的,但是由于它能提高拟合曲线的光滑度,在潮汐变化及预测的应用研究中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频雷达探测资料的中层大气潮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omb—Scargle周期图法和谐波拟合法分析武汉中频雷达试验站2002年2月6日到3月6日的探测数据,水平风场的LS功率谱显示武汉上空存在很强的24h潮汐波动,在某些高度上还会出现较强的12h和弱的8h潮汐。24h潮汐是中层顶区域主要的潮汐成分,谐波拟舍的方法表明,24h潮汐的振幅在88km达到最大,并且其能量是向上传播的。  相似文献   

11.
月球从地球偷能量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多数是由月亮引起的(太阳的作用稍小一点),潮汐的秘密是这样的: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上的海洋受到月球的引力牵引作用,面对月亮的那一面就出现高潮,这恐怕  相似文献   

12.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1):14-14
揭示开普勒10系统潮汐演化机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等揭示了Kepler-10双行星系统的潮汐演化过程,探讨了该系统的可能形成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Kepler-10系统的潮汐演化过程。在动力学模型中,主要考虑了中心恒星作用到内行星上的潮汐效应和相对论效应,以及两颗行星之间的引力摄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行星由于非常靠近中心恒星,潮汐衰减和圆化现象极为明显,潮汐效应对其轨道演化的最终构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式潮汐发电站世界上现在所有的潮汐发电站,尽管能利用潮汐能,但普遍存在一个缺点,即必须选择有港湾的地方修建潮汐蓄水坝,造价昂贵而且损害自然环境。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不少人绞尽脑汁,但始终没有想出好办法。有趣的是,这个难题却吸引了西班牙一位叫安东尼奥·伊...  相似文献   

14.
孟梦  王乾  雷黎 《科技咨询导报》2009,(14):203-203
当前早、晚高峰时段的“潮汐式”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城市交通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并制约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居民出行潮汐特征的特征,产生原因及引发的后果,最后给出关于缓解居民出行潮汐特征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交通中日益凸显的潮汐现象,研究合理的潮汐车道配置和优化策略;为了充分利用交叉口时空资源,解决直行方向交通流的不均衡现象及大量左转车辆排队等待的问题,定量分析干线交通流分布不均衡系数及转向不均衡系数,定义协同系数,协同设置潮汐车道与变向车道,并依据干线交通流特性提出半周期绿波协同优化策略,减少因交叉口流量小造成的信号时间的浪费。优化结果表明,潮汐车道与变向车道协同绿波控制的方案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缩短了停车延误,并且行驶车速平均提高10%。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智慧高速公路收费广场交通分布不均衡、拥堵的问题,在空间资源一定的前提下,提出开放潮汐车道的措施,探讨最佳开放数量。首先,以京雄智慧高速雄安北主线收费站为研究对象,分析车道的潮汐交通流特性,论证设置潮汐车道的可行性;其次,选定潮汐系数分别为0.6,0.7,0.8,0.9,将交通量划分为A-F共6个等级,建立VISSIM收费站仿真模型;最后,以收费站工作日早高峰为例,分析各方案的交通量等仿真结果,确定不同交通流状态下潮汐车道的开放数量。结果表明,收费站出口为主要车流方向时,潮汐系数为0.7且交通量为C-F级,以及潮汐系数为0.9且交通量为B级时,宜开放1条潮汐车道;潮汐系数为0.8和0.9时,C-F级交通量下分别开放2条、3条潮汐车道;其他情况下不开放潮汐车道。依托具有通勤功能的京雄智慧高速公路雄安北主线收费站,研究潮汐车道的最佳开放数量,可为智慧高速公路出入口车道的调控提供参考,对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潮汐现象的物理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水半日潮为例,定性分析潮汐现象的简单形成过程及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非平稳调和分析方法(NS_TIDE)对长江口内6个水文测站的长周期水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同时引入偏度指标刻画不同分潮组合产生的潮汐不对称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潮波向河口内传播,潮汐不对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流量的季节性变化使得潮汐不对称特征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潮汐不对称对径流变化的响应,具体表现为流量增大会导致上游潮汐不对称性减弱,而下游的潮汐不对称性会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强;三峡大坝在洪季时的蓄水使大通站洪季流量显著减小,从而导致长江口上游地区的潮汐不对称现象更加显著,而下游地区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发展海洋科学的先驱埃克曼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海浪和潮汐等现象以及海洋中生物的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在潮汐预测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海洋环境中,精确预测潮汐是关系到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工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单测站潮位和多测站对应潮位预测,并结合潮汐现象的特点,提出了在预测之前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周期分析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潮位预测当中,实例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潮位预测中存在的时滞问题,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同时根据不同测站潮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潮汐数据规律性较强这一特点,进行了不同潮位测站之间的对应潮位预测,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