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1年科威特独立以来,伊、科两国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伊拉克认为科威特为其领土的一部分。1963年伊拉克承认科威特国。1963-1973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但边界谈判无结果。1973年:两国边界发生交火。经谈判仍未果。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支持伊拉克,两国边界争端暂时平息。  相似文献   

2.
8月8日伊扭克宣布与科威特合并。伊拉克扶植的科威特军政府首脑侯赛因·阿里上校被任命为伊拉克副总理。科威特首相萨阿德表示继续斗争、绝不屈服;重申如伊拉克撤军愿谈判解决危机。土耳其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海湾危机。《华盛顿邮报》报道,伊拉克战斗机装载化学武器,美驻沙特军队进行防毒气袭击训练。 8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第662号决议,宣布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吞并无效。中国代表重申必须尊重科威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伊拉克要求在科威特的所有外国大使馆24日前迁往巴格达。苏联外交部声明反对诉诸武力和单方面解决海湾危机,如联合国安理会在海湾建立一支国际干预部队,苏将考虑参加。美国务卿贝克对  相似文献   

3.
6月19日,在科威特人民爭取独立的英勇斗爭下,英国被迫承认科威持悬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英国駐波斯灣政治代表与科威特酋长国酋长,签署了互換的照会,廢除了1899年签訂的关于規定科威特为英国的“保护国”的英国—科威特协定。但是,照会的墨汁未干,7月1日上午,一支英国海陆空軍部队在“援助”和“保护”科威特的名义下在科威特海滩登陆,对科威特又实行军事占領。  相似文献   

4.
镜头一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占科威特。镜头二 1991年1月17日凌晨,一场持续时间达半年的海湾危机终于演变为一场战争,海湾战争爆发。镜头三 1991年5月的一天,美军接待了一位特殊的伊拉克叛逃者,此人声称曾在伊拉克长期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他告之美方,伊拉克的大部分核设施不仅在战争中得以幸免,而且还在加紧研制核武器,仅在摩苏尔的一家核工厂即可生产80多磅浓缩  相似文献   

5.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为自己的第19个省。此后,联合国安理会共通过了12个相关决议表示谴责和强烈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美国立即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财产,禁止与伊拉克的金融交易和贸易往来,并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对伊拉克境内和伊军和其在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沙漠风暴”行动开始。这次军事行动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共历时42天,分为空袭和地面进攻两个阶段。2月26日,伊拉克宣布…  相似文献   

6.
美国下了打的决心,伊拉克也不让步。美伊关于举行会谈的建议可能只是外交姿态。自联合国安理会1990年11月29日通过678号决议之时起,美国便合法地拿到了以武力将伊拉克驱出科威特的尚方宝剑。可以想见,如果1月15日之前伊拉克仍不采取主动撤出科威特或其他的和平举动,美国在此后的某个时刻随时可以擂响战鼓,即如贝克国务卿所说的向伊拉克采取“突然的、大规模的和决定性的”军事行动。这样海湾和平的机会就可能丧失殆尽,战争将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7.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教派矛盾、领土纷争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其他各种争端.伊拉克战争后,由于美国的介入,两国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本文从地缘政治、宗教派别和石油等方面分析了这一关系的转变,指出伊拉克战争后的伊朗与伊拉克之间的关系既是同宗的伊斯兰兄弟,又是潜在的威胁和对手.  相似文献   

8.
在海湾危机日益升级、火药味越来越浓的形势下,作为超级大国同时又是伊拉克重要盟友的苏联将采取何种决策,为国际舆论所密切关注。多年来,苏联与伊拉克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特别是自1972年两国签订“友好条约”以来,伊拉克更成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而苏联也成为伊军火的最大供应国和重要经援国。正因为此,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举就给苏联出了一大难题。是袒护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正姗姗来迟的报告7月6日,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半个月后,英国官方公布了一份同样引发全球关注的调查结果——伊拉克战争问题报告。13年前,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给英国带来威胁为由,劝说议会同意英国参与美国主导的对伊战争,然而英美事后并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英国国防部分别在2003年7月和12月发表了两份关于  相似文献   

10.
海湾地面战争从2月24日凌晨1时(格林尼治时间)爆发,到28日凌晨5时布什总统宣告结束,历时100小时。伊拉克军队全部撤出了科威特。伊拉克在给联合国安理会的信中表示无条件全部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12个决议。此后伊拉克政府又表示将付予科威特战争赔款;同意派出高级军事人员与多国部队方面的高级军事人员接触,为停火作出安排;交换战俘问题将排在双方接触时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上海陈世平同志,江西卢致瑶同志: 你们来信询问:阿拉伯半岛上的中立区是怎么回事?现简复如下: 历史上,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影响,在一些阿拉伯国家之间,造成了一些边界领土争端。这些争端,有的已经解决,有的尚待解决。在阿拉伯半岛上,原来有两个中立区,一个在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之间,另一个在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之间。这两个中立区都是在一九二二年为解决它们之间的边界争端而建立的。到一九七○年,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之间的中立区已由两  相似文献   

12.
1990年8月1日——15日 1日热柳·热列夫当选为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总统。中南欧五国政府首脑在威尼斯举行会议,通过五国合作的政治和经济文件。巴西、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外长和经济部长在巴西利亚举行会议,共同商讨当前问题,采取联合行动,推进一体化进程。 2日美国国务卿贝克访蒙古。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伊立即从科撤军;5日伊斯兰组织第19届外长会议在开罗结束,会议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从科撤军。法英美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资产;苏联决定暂停向伊供应武器;4日欧共体决定对伊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22,(5):12-13
<正>2021年12月,美国宣布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十年前,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时任总统奥巴马将美军撤出伊拉克称作“胜利时刻”,声称美国留下了一个不完美但“主权独立、稳定、自力更生”和“拥有民选代议制政府”的国家。而十年后的这一次“撤军”,拜登不仅没有发表胜利演说,还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将剩余驻伊拉克的2500名美军转变为“培训和顾问”角色。  相似文献   

14.
<正>伊拉克总理阿巴迪10月10日称,将在今年内彻底剿灭伊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随着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进入尾声,伊拉克重建也提上议事日程。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伊拉克计划于明年启动对在与"伊斯兰国"战斗中受损的城镇的重建工作,预计将耗资1000亿美元,部分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计划于明年初在科威特开会商讨融资事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伊拉克可能是当代世界折腾与被折腾最久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惨烈的两伊战  相似文献   

15.
1964年8月13日,阿联、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和约旦五国在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委员会中的代表在开罗签订协定,决定从1965年1月1日起成立阿拉伯共同市場。这个协定是阿拉伯国家之间除了双边条约外首次签订的互惠的贸易协定,协定共包括六章十七条。协定规定:各成员国之间对互相进口的农产品、畜产品以及原料实行逐步减少关税,每年递减20%;对互相进口的工业品将每年递减10%。十年后成员国之间将完全取消关税;协定还规定成员国的人员和货币可以  相似文献   

16.
出于长远的战略利益、石油供应和法伊关系考虑,既向海湾派军舰和部队,又同美国政策保持一定距离。面对海湾危机,法国继美国之后也迅速采取行动:强烈谴责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要求伊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冻结伊、科在法资产;宣布对伊拉克实行武器禁运;在安理会投票支持关于处理伊科冲突的各项决议;以后又推动欧共体通过对伊拉克制裁的决定,并倡议召开了西欧联盟特别会议,使其首次作出军事介入海湾的决议。随着紧张局势的升级,法国在军事上也很快采取了措施:8月8日密  相似文献   

17.
在充满战争危险的气氛中,地处海湾危机前沿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于1990年12月22日—2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了该委员会第11次首脑会议。会议对海湾危机的紧张讨论和磋商有时甚至持续到午夜。会议公报谴责伊拉克的入侵行径,要求它在1月15日之前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合法  相似文献   

18.
在海湾:伊朗是条长腿两伊打仗的时候,我正在德黑兰工作,常常和朋友议论中东的形势。那时我们就认为,伊朗和伊拉克打仗,科威特和沙特等国站在伊拉克一边,一旦两伊停战,伊拉克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就会突出出来。我们并不是没根据地瞎猜。那时科威特就多次提出同伊拉克进行边界谈判,解决有争议的领土问题,伊拉克总以两伊正在打仗为由加以拒绝。那之前科伊  相似文献   

19.
西方学者对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有不同的观点。的确,即使在伊斯兰世界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许多冲突,如果把所有矛盾、冲突都归结为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有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那么,这次伊拉克战争有没有“文明的冲突”的因素?我认为有。如果从更深层次解读这场战争,解读萨达姆现象,解读布什主义,就会发现“文明的冲突”的因素。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场战争反映的“文明的冲突”不是整个伊斯兰世界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冲突,而是伊拉克和美英两国特别是和美国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部分伊斯兰文明同美国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伊…  相似文献   

20.
两伊战争是笼罩在中东历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久拖不决的战争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惨痛的历史教训。两伊战争中石油因素对伊朗和伊拉克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决策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支撑性影响,然而战争并未实现双方的战略目标,对两国的石油工业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了持续性的冲击,也使得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影响深远。因此,两伊战争也成为海湾国家之间对石油资源和国际石油市场利益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