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二十世纪流体力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主要从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提出问题,对象是复杂的真实介质或系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形成新的学科,而在众多的工程技术中,又以航空航天技术的 需要对力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最大,预计在二十一世纪,这一趋势仍将继续一段时间,据此提出了若干急需解决的流体力学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天被称为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前全球的信息产业有何特点?未来的信息技术有何趋势?--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这不能不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0年3月出版的一书,就是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同时又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古都,也是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北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是将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本文认为,国际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标准中的防灾减灾应成为重要指标及尺度。为此本文从北京城市的现状及未来灾害趋势分析入手,大胆地探索了21世纪初中期北京城市综合减灾一系列战略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发展紧急救援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绿色能源-氢气及无机材料储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能是二十一世纪解决化石能源危机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的绿色能源。实现氢能的利用,氢的储运是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压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三种储氢方式,重点介绍了无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如:金属,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化学氢化物,M—N—H体系,M—C—H体系等储氢材料,并对其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超微金刚石--二十一世纪新材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超微金刚石(UFD)是爆炸力学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建立了较完整的UFD生成机理,建立了爆轰中游离碳聚结成液滴的直接蒙特卡洛方法计算、爆炸热力学条件计算和相变动力学计算程序;测定了UFD的各种特性,论述了其应用及发展前景,认为UFD兼具金刚石和纳米颗粒的两类特征,是二十一世纪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前言     
《中国科学(E辑)》2008,(6):817-817
在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软件是核心.21世纪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向软件与微电子新技术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为建立新的软件与微电子技术体系提供了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的挑战--生物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性是生物学的固有属性。生物学系统,从细胞到生态系统,总是包含大量的以复杂方式相互作用的部分。尽管目前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关于这些组分的数据,但是实际上对所有复杂的生物学系统,我们都缺少一个真正的定量的和综合的整体的认识。研究生物复杂性是二十一世纪科学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生物复杂性研究计划,并通过一些例子对生物复杂性研究涉及的相关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一。世界一次能源将在百年内面临供应危机的严峻威胁。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核电、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是未来世界能源必然的发展趋势。核电发展将经历热堆—快堆—聚变堆三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聚变堆将在二十一世纪中、后期成为商业化用堆,并将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中坚。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INTERNET对计算机网络研究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Interet在全球的推广和应用,对全世界科学,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迈进二十一世纪的集成电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讨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微电子科学技术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超微细加工新技术,高电导率金属和低介电常数介质的互连技术,SiCMOS工艺的限制以及GaAs集成电路的崛起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俄罗斯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技术市场的现状,分析了俄罗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目标、国家政策、主要任务和实施计划以及中俄两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是集成电路芯片,而构成集成电路芯片的器件中约90%是源于硅基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经过半个世纪奇迹般的发展,硅基CMOS技术即将进入14 nm技术节点,并将在2020年之前达到其性能极限,后摩尔时代的纳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变得日趋急迫.目前包括IBM在内的很多企业认为,微电子工业走到8 nm技术节点时可能不得不面临放弃继续使用硅作为支撑材料,之后非硅基纳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可能从根本上影响到未来芯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为数不多的几种可能的替代材料中,碳基纳米材料——特别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被公认为是最有希望替代硅的材料.北京大学碳电子研究团队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14 nm技术节点碳纳米管晶体管的速度和功耗均较硅基器件有10倍以上的优势,进入亚10 nm技术节点后这种优势还将继续加大.2013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制造出了世界上首台碳纳米管计算机.2014年7月1日《MIT技术评论》报道IBM宣布由碳纳米管构成的比现有芯片快5倍的芯片将于2020年之前成型.基于碳纳米管的集成电路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现代信息科技与产业的支撑材料正加速从硅到碳进行转变.相较欧美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后的非硅基纳米电子学研究领域的巨额投入,我国对非硅基技术尚无布局.为抢占下一代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建议尽快启动国家碳电子计划,用一个协调的方式来支持包括材料生长、器件制备、模拟和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汇聚优势资源,系统推进碳基信息技术的成型和发展,奠定中国未来的纳电子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和地位,提出新世纪初我国化纤工程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加强差异化,功能性;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研究开发绿色和新型纤维,还论述了我国化纤工业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省八大优势产业之一。基于对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外贸出口形势的SWOT分析,认为政府基于企业集群理论的政策引导和企业以攻克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的研发投入是四川电子信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突破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纳米压印加工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技术是一项有望为21世纪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革命的技术。纳米技术不是在一夜之间产生出来的;它是在业已发展多年的、为我们带来了微芯片和其它微米产品的基础上产生的。任何纳米技术均依赖通过纳米加工技术将物体加工至纳米尺度。许多具有100纳米以下加工能力的技术已被开发出来。纳米压印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很有希望的技术;它具有低成本、高产量和高分辨率的特点。本文对纳米压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描述了纳米压印的基本原理,然后对近年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并特别强调了纳米压印的产业化问题。我们希望这篇综述能够引起国内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并致力于在中国发展纳米压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农业型态变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世界农业型态和农业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内涵进行了初步概括,提出了现代农业是由“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全程构成的现代产业的观点;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就是对一个国家的未来投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研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地区)近几年技术布局、产业规划的特征及方法,分析提出各地方在配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推进各自新兴产业领域的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发展思路,并对可能产生的新兴产业选择误区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18.
专利信息的开发利用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并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有必要充分认识专利信息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各种特定功能。如专利信息有效配置为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专利信息检索的多样化选择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经济高效的信息来源;专利信息服务系统化、智能化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保障;专利信息开发利用是企业技术创新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医疗器械行业与科学技术的密切相关性,利用 D 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建立了应用于医疗器械行业中评估科学技术的发展评估模型,并以“超声”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发展进行了实例分析,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说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冶金学及材料制备学的发展在于两个方向。其一是信息论冶金学和材料制备学;其二是在若干外加物理场综合作用下的7台金和材料制备过程。前者意在创建冶金学及材料制备学的一个新的高度。所以,由基础研究到过程控制有5个平台包含在此概念之中。关于第二个方向,本文讨论了超强磁场、脉冲电磁场、脉冲电流、超声波、等离子体以及离子选择性高效透过膜的应用可能性。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建议:应懂得技术储备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