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禄劝山区生态示范园运行模式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禄劝国土总面积4228.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8.4%,坝区面积占1.6%,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立体气候显著,境内植物类型复杂,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优良,但长期资源优势不能很好的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业产业化 没有现代农业科技作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只能是低水平的传统意义上的副业生产而已.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是品种、质量,价格以及季节差的竞争,而支撑这种竞争的是科技.因此,在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2,(18):39-47
为贯彻中央领导多次对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批示精神,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科技部等四部委于2002年8月23日~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中国国际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成果展览会>.<中国科技成果>杂志社承办了科技部"食品科技展区".  相似文献   

4.
生物有机肥--绿色农业的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有机肥是以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剂,使之快速除臭、腐熟、脱水,再添加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加工而成的含有一定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机肥料,通称为生物有机肥.它与无机肥混用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5,(8):36-37
国家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2年11月以5A的优秀成绩通过验收.中心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后以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为依托组建了南方分中心.主要从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及收获、耕作种植与植保、节水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畜牧饲养、粮食仓储工程等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及其工程转化和产业化工作,面向全行业,开放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了强化核心区作用、沿轴线相向发展、梯度式整体推进的发展原则,选择了以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经济协同等发展战略,按照"一轴两区"空间结构、三大功能分区和城镇体现建设布局等加快经济一体化发展,明确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西北重要的冶金、石油化工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基地等战略定位,以及实施战略目标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2,(15):40-41
一、主要技术内容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产业[2001]2196号精神,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外经贸部、科技部等单位关于以食品工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到发展重点:大豆加工业:大豆食品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在居民食物结构优化、营养改善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十五"期间重点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豆类加工产品,要积极开发大豆食品工业的构架,实现工业化大豆食品占大豆食品总消量的30%,全国每天人均消费大豆20克,由此可见国家对大豆深加工的高度重视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康与社会和谐的热点问题,而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则是导致食物中毒与爆发性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国家标准中对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已不能适应大规模快速监管的需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农副产品质检中心自2005年至今,先后完成了“食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快速检验方法研究”与“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项目,在对江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CR、多重PCR、多重Taqman荧光实时PCR (RTi-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并完善了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不同组合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2,(17):51-52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需要,技术方成功地研制开发出了生物肥料(包括生物复合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料);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农药);生物饲料(包括生物饲料添加剂)等系列农业生物制品,为发展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的绿色产业链提供了可靠保证.技术方推出的"绿色产业链--综合生物工程"生产方式,即"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良种良苗→作物生长用生物肥料、防病治虫用生物农药、农副产品发展养殖业用生物饲料(畜禽粪便回收再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料)→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一种被誉为分析巨人的近红外光谱仪,已经被中科院院士陆婉珍和她领导的科研组与深圳英贤仪器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并投放到企业中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它能在1秒到2分钟之内同时完成一个汽油全性质(十几种)数据的测量.近红外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无污染、低消耗和操作方便等优点,被称为绿色分析技术.它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制药、农副产品、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分析技术之一. 1999年11月初,这项成果荣获了我国1999年度仪器仪表行业的最高荣誉--BCEIA金奖,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1999,(11):46-47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管理系统由农业优化决策、生产指导、信息管理以及办公服务等四大部分,十六个子系统构成.第一部分包括农业问题诊断、预测、优化及模型构造5个子系统,用于分析县(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制定利用农业资源和调整结构的优化方案,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第二部分包括优化施肥和模式栽培以及生产信息管理咨询3个子系统,可提供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油菜等作物生产的模式化栽培和优化施肥方案,通过播前决策和产中调控来进行作物生产管理;第三部分包括农情信息统计、生产资料价格、农副产品价格、通用信息管理4个子系统,对多种农业经济信息实现科学管理;第四部分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4个子系统,提供多种办公自动化服务,包括人事、文档、财务记帐等.  相似文献   

12.
一、我县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民营科技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营机制,促进了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县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64家,年产值近6.2亿元,从业人员51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500余人,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12%.固定资产超亿元,涉及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十余个行业.2003年全县民营企业纳税大户18个,其中民营科技型企业8个.纳税72万元的市月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县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民营科技型企业已成为全县高科技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纵观全县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主要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农产品生产中的危害因素,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食品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方法:调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针对危害因素提出控制措施,并对控制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与评估。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农产品及相关环境中有机磷、有机氯、重金属、食源性微生物、硝酸盐的监测,实验组采取教育培训,指导科学用药,倡导使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选择优质土壤、水源等方式,对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实施干预和控制。结果:采取控制措施的实验组中的蔬菜、大米、菜油和豆类中12种有机磷的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且对照组的蔬菜中检出了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重金属铅、镉染污较轻,两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土壤、水中的HCH、DDT的检出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且以猪肉中有机氯残留量最高;以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值间接评价化肥的使用量,其超标率达55%,以叶菜的超标最为严重.食品中生肉、水产品、禽蛋均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检出率达25.2%。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组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多种农副产品的多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前后农产品生产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实验组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方面都要明显高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因此,应加大推广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4.
理解生活     
<正>生活的历练,并不是痛苦的煎熬,而是生命的一种关怀和呵护,心怎么样,世界才怎么样,内心的清澈化解着内心的困惑,自己的磨练,淬炼着生命的复杂,好好的活着,让生命在温暖中存在,去传递一种友好,你在的世界,才真正称作世界。生活的琐事从来就多,同样是历练一个人内心的世界,能能够用一种多元的态度,面对和观察生活,规范自己的期待,放弃自我的封闭,包括那些抱怨和苛责,所有经过的故事,都随远去的岁月成为回忆,不要让那些曾经的纠缠,成为今天  相似文献   

15.
又是江南烟花时,绿树新芽,流水人家,悠悠船行,青瓦白墙。在人间的烟火熏陶中,水乡的青石板巷,简单的旧居平房,沉淀出了岁月的味道。窄窄长长的街,窄窄长长的河。江南的水,如树上的枝,枝上的杈,杈上的叶,叶上的脉,那么静谧,那么缠绵,那么多情,与这千年的古镇不离不弃。站在岸上,看绿水悠然流过,不时有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穿行,木橹吱吱,吴语软哝,岸上屋舍,倒映其中。船移景移,船上人抬头观瞻,岸上人俯首低看。两样的风景,一样的心情,相看两不厌。水边房舍,站在高高的驳岸上,那岸都是石头砌成的,长着经年的苔藓,更衬托出水乡的古老。…  相似文献   

16.
成长的烦恼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在孩子成长的学龄关键时期,父母和教师更应关注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掌握孩子的生活、心理、行为规律。适时的培养孩子,开发孩子的潜力,这种潜力体现在智力上的,体力上的,特长上的等,将使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为孩子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学术方面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中国学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一些腐败因子的侵袭,面临诸多病症的困扰,举步维艰。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遵循古人的遗训,观照时下的学术,我们则深感“学术兴亡,匹夫有责”。因此,凡是有学术良知的人都有责任对当今的学术把脉诊断,开出良方,绝不能视而不见,漠然置之。作为一介书生,我以履行自己的职责为荣,尝试提出一孔之见,为中国学术早日康复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欣赏     
人生旅途中,欣赏是一种最容易获得的愉悦。我们欣赏春天的幼苗,夏日的花草,秋天的红叶,冬日的白雪;我们欣赏日出的辉煌,日落的恬静;我们欣赏孩子的天真,老人的睿智。只要是有心人,随时都可以发现身边的精彩,仔细欣赏。有人说:人生在世,就是为了欣赏,欣赏外界的精彩,展示自己的精彩,让别人欣赏。  相似文献   

19.
大家盼望很久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了,这是我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我内心十分高兴,热烈祝贺!科学名词需要审定与统一,才便于交流经验和学生学习。如果名词各行其是,必然会形成错乱,不能互相了解。在旧中国许多科学家曾努力把外文科学名词,译成汉文,花了不少功夫,但由于未曾统一,各行其是,学生学习须死背硬记外文名词,增加了学习困难,我们老一辈人都深知彼时的苦楚。解放以后,党对科学名词的统一工作十分重视,五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成立名词室,在郭沫若院长主持下,审定了一批基础科学的名词,花了几年时间,又征求了全国科学家意见,终于完成和公布了这些名词,在国内已经施行,效果很好。竺可桢副院长曾同我说过:“印度一位文字学家,到中国访问,他认为把全套外文名词,能用中文译出,是一件奇迹,简直不可思议。”事实上我们已经做成功了,所以我国对于科学名词的翻译工作是做得很出色的,对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科学不断在进步,尤其六十年代以后,进展特别迅速,新的科学名词飞速增加,现在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进一步把科学名词重新审定,是我国科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是非常及时和需要的。回忆五十年代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以本人所参加的工作为例,先把已有的汉译名词收集起来,再根据抗战期间清华大学把一本美国出版的新词典所译成的底稿,作为蓝本,请了若干位专家,在北京讨论审议,每周用一天时间,共花了三年才完成。有时可以因为不同意见,互相拍桌争论,但终于获得统一结果。我们当时争议的原因大致有这几种:(1)中国的科学名词译法大都是意译,就是根据原文的意义来译,很少音译。那么对于这些外文名词的原义要了解,有的人不甚了解,只从常识来判断,当然会引起非议;(2)在当时日本的名词,有一定影响,他们从前很多是采用汉文古书中的名词来引用的,这是好的,值得我们采用,但是有些名词他们引用错了,而我们再坚持错译,那便引起争论;(3)有些名词在学术界已经通用,硬要引经据典把它改掉,那也不必,因此也会争论;(4)有些科学名词是从前所没有的,完全是新生事物,要找出一个正确恰当的汉名很不容易,有时须要造出一个新汉字,当时汉字简化委员会和汉语拼音等组织会提出抗议,也是争论问题之一。六十年代以来,科学进展特别快,预料未来十年科学将会加速发展,所以新的科学名词也随之而迅速增加,而且可以是新生事物、新发现的原理,如何用汉文翻译出来,困难一定会有的,须要我们努力去做。前面已经说过,意译比音译好,音译必定会音节多而长,一个名词字数要精简,长了不好,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近代日本的科学名词照音译了,学生也不便记忆,而且读起来是日本音调,当用外文表达时,外国人也听不懂,这就是音译的副作用。所以我们汉译科学名词,须要具备一些条件:(1)对于科学名词的科学内容和意义必须彻底了解,这点也很不易做到,因为新的名词最先发表在原始著作中,科学著作每年都有成千累万篇,那能都已读过,必须有人去找寻摘录;(2)既是由外文译成中文,那么对外文和中文的修养程度要求不能不高,否则如何审定?有些名词在不同的学科都是相同的一个字,例如femur(复数为femora)在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都有这个字,有译为股或股骨(高等动物),有译为股节或腿节(昆虫);又如humerus(复数humeri)在高等动物译为肱骨,而在昆虫则译为肩。诸如此类的名词同一字而有不同译法,我们审定时应怎么办?我认为应该求大同存小异。例如高等动物是内骨胳,有股骨,而昆虫是外骨骼,只能称股节;至于肩则更应存异,例如人有肩,而昆虫的肩则指翅的外角或中胸背板的前角。由于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的身体构造截然不同,不可能也不需要求得译名的一致,只可存异。但是必需说明:我们遇到可以求同的还是以取得一致为上策。我们这儿所指的“名词”相当于外文的“term”,而不是语法上的“noun”。因此名词中还包括其它许多形容词、数词、冠词等等,例如bi-,di-,deuto-,binary等,中文上只有二、两、双,用那个字正确恰当?还有许多外文的颜色,汉语用于颜色的没有那么多,外文没有绿只有青,也是互相不同的,至于新发现的物质,新发现的现象等等,文字上从来没有过,则须造出新字来,这在化学、物理学中累有出现,我国造了许多新字来译它们,过去文字学界人士对此颇有意见,其实这些字非新造不可,因为在原来的康熙字典中根本没有。人类文化不断在提高,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哪能用旧有文字来框住它,文化愈高,词汇愈多,这是进步现象,无可非议。还要说明一点,“名词”与“名称”是两回事,即term与name之别,中外都是区别看待,但近年竟有把这两词混淆起来,在运动中有人强迫科学家翻译许多名称,这是愚蠢的!例如世界上昆虫有一百多万种,他们乱抓几千个昆虫名称,认为有用处,其实不然,昆虫通用的是学名(拉丁文的双名法),至于普通名称则随各国语言不同而异,大多数昆虫只有学名,尚无普通名称,硬要译成中名是浪费而无必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党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的提高很重视,将来可能还有少数民族文字的科学名词出版,汉译的名词,再转译为某一民族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了。新名词材料来源,如果找到一本新近出版的名词字典,那当然落得现成,尤其大都可能是英文版,比较容易了解;如果没有这样一本现成的东西,既然是新名词,就必需从文献中去零找,那很费时费事,数、理、化、天、地、生以及其它学科,都各有细致的分支学科,可以就专长分工去做,当然还是一件费功夫的事情,但是如果做成功了,那在词汇方面还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希望能这样做,而不要弄一本外国的十年廿年前的现成材料,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学科不同,内容各异,但各学科一定有许多共同的原则性问题,把共同的原则定下来,有章可循,大家分头去做,名词审定统一工作便能做得又快又好。前面说过,科学名词的审定与统一工作是国家科学事业的基本建设工程,是奠基石,对于我们的后辈,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对于我国的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个人对于名词工作经验很少,只是就我所知提出来同大家交流经验。我和大家具有同样的心愿,今后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把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4,(4):1-1
##正##人生犹如一列奔驰的火车,从降临人世那句嘹亮的鸣笛声起,我们便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向前走。走过白昼黑夜,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沙漠戈壁,走过狂风暴雨,走过冰天雪地,走过伤害痛苦,走过沧海桑田,直至终点,画上我们人生的句号。走过一段曲折的旅程后,我们喜欢回眸潺潺的岁月。如果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或许我们会不禁油然感叹,人这一辈子,无论是走过坎坷还是沟壑,无论是走过诱惑还是迷茫,无论是走过忧伤还是痛苦,我们必须首先走过自己心灵的那块沼泽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顺利抵达事业的彼岸。外在的陷阱无所不在,内在的沼泽无时不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蛰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