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省科技厅2000年率先启动“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以来,一大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特色,以某种专业产品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的集聚效应的专业镇迅速崛起,它们已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全省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竞争优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镇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是镇域经济的核心和基础,特色是镇域经济的主要竞争力。镇域产业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形成特色镇域风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地实际,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特色产业集聚;以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破解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尽快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0,19(19):80-80
<正>龙头镇地处湛江市郊东北部,是粤西地区的工业重镇及两广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2005年被广东省科技厅评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在龙头镇的几大支柱产业中,生产电饭煲为主的家用电器制造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系龙头镇的特色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镇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并形成区域优势产业。一些市场经济发育较好的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和部分东西两翼地区逐步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以镇级经济实体为单元的新型经济形态——“产业簇群”,我们称之为“专业镇经济”,为了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在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广东省科技厅于2000年开始积极推进和实施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山市大力加强专业镇创新工作,随着东升、板芙2个镇被新认定为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该市省级专业镇数量已达到10家,成为全省专业镇密度最高的地级市之一。中山市积极强化专业镇新能力建设,创新专业镇创新平台的发展模式,从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布局、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方面构建新的发展平台,构建专业镇协作网,延长和完善区域特色产业链,逐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明星品牌专业镇”。  相似文献   

6.
专业镇是促进县域经济崛起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以广东省专业镇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工业专业镇、农业专业镇和服务专业镇的时空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专业镇布局的边缘特征和聚类特征,并从就业密度视角解析镇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镇空间集群的空间关系,提出政策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广东省60.6%的专业镇主要为工业专业镇,且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和粤东地区,而农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服务专业镇数量最少;2) 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布局符合空间界面理论,在空间上主要形成了珠三角集群、江门—佛山—中山集群和东莞集群,呈现出“雁群效应”;3) 广东省就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态势,镇域就业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与专业镇的空间集群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而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源、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口帮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以现代科技促进农业专业镇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磊 《广东科技》2010,19(15):14-15
从2000年至今,全省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已走过了十年的征程。目前,全省专业镇数量已达296个,并将在2010年底突破300个,拥有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近200个,在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专业镇技术创新机构为骨干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专业镇在支撑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全省传统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底和7月初,广东省科技厅与湛江和云浮市政府分别就"省市联动推进专业镇建设"签订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专业镇经济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两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3,(5):18
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其目的和思路就在于调动更多的社会创新力量,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协同创新服务的机制帮助专业镇运用高新技术升级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专业镇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全省专业镇驶入创新驱动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刘晖 《广东科技》2011,20(1):62-64
专业镇是由广东学者提出的具有广东特色的产业集群,至今已有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以来,许多学者已经从理论与理论应用、专业镇经济产业发展、专业镇创新、政府作用等方面对专业镇进行了研究,但对专业镇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尚为空白。因此,本文以十年专业镇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统计对专业镇研究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对未来专业镇的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专业镇作为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形态,在广东省已经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并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和运用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及弗里德曼"区域演化理论",运用空间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分析方法,对粤西地区专业镇空间演化过程进行梳理,将其发展过程分为萌芽初期、发展早期、扩散中期和板块发展4个阶段,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其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地区专业镇发展在空间上主要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得到大力发展,专业镇的产生从萌芽初期呈现的"一字形"或"十字形"分布,逐渐形成口字形或交叉形的演化模式,并在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板块发展的模式,呈现向外扩张和向中心集中两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广东县域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发展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以镇级经济实体为单元的“专业镇经济”。但是,专业镇企业集群品牌经营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品牌价值有待提升。专业镇区域品牌的构建要重视区域品牌意识的培养;政府应参与区域品牌营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区域信誉;完善区域品牌的文化环境与塑造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00年至今,全省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已走过了十年的征程。目前,全省专业镇数量已达296个,并将在2010年底突破300个,拥有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近200个,在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专业镇技术创新机构为骨干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专业镇联盟的形成要素及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珊珊  何静 《广东科技》2010,19(15):20-21
<正>一、专业镇联盟的形成要素专业镇联盟的形成主要包括动因、目标、发起方、成员、法律形式(组织形态)等5个主要要素环节。1.专业镇联盟形成的动因。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些动因可以主要归纳为两大类:一是产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专业镇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梅 《广东科技》2008,(15):47-50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张玉梅长期跟踪研究了我省专业镇的发展情况,从专业镇的涵义与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发展类型、产业链的构成、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等方面对学者们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简要的评述。在这里,我们节选其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使政府、企业等各方对专业镇的认识更加科学、全面,从而把握规律,更好地推动专业镇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科技》2012,(4):21-22
广东省专业镇发展十年来,虽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一方面,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对专业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专业镇的发展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以优势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产业的专业镇虽然都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由于它们多以粗放发展方式为主,且同一类特色产业专业镇的地理布局分散,加之产业发展阶段不一,导致转型升级的路径各异,唯有针对性地推进"一镇一策"转型升级,方能实现广东专业镇的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认真抓好科技园区和国家、省、市三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的同时,着手建立以专业镇为龙头的镇(区)一级科技创新体系.专业镇是中山经济的一大特色,如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服装、大涌家具、民众香蕉、黄圃食品、南头空调等,不仅成为镇区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国内同行业市场中也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但是,专业镇特色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碰到一些共性问题,尤其是支撑特色经济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人才、技术缺乏,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企业研发能力较弱,质量意识有待增强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成为制约特色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山市在专业镇科技创新工作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05,(11):65-65
日前,经省科技厅批准,中山市东升、板芙两镇经过考察和评审,分别成为中山市第九和第十个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至此,中山市已拥有10个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分别是小榄、古镇、南头、东凤、黄圃、沙溪、大涌、民众、东升和板芙,成为全省专业镇密度最高的地级市之一,专业镇的建设带动了中山市区域特色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谷雨 《广东科技》2007,(7):22-24
5月31日,《梅州市专业镇发展总体规划》论证会在梅州隆重召开,市、镇及相关部门领导、企业代表、起草小组和论证评审组的专家共85人出席会议。而这次会议论证的则是我省第一个以地级市为单位所做的关于专业镇发展的整体规划,这也是梅州科技部门贯彻“省市联动”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本期“地方观察”栏目中,我们特别安排了对梅州科技局梁质寿局长的专访,请他对梅州专业镇的发展和规划作一权威的解读。同时,我们还为读者选配了一篇来自“梅州市首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招标课题”之一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帮助读者考察梅州专业镇的发展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马磊 《广东科技》2007,(8):18-19
每当我们谈到专业镇,我们总会将目光投向小珠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集群经济,小榄的五金、古镇的灯饰、虎门的服装、西樵的面料、南头的家电、南庄的陶瓷……从2000年广东省科技厅开展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以来,到今天已经有7个年头了,专业镇在全省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珠三角腹地的产业向粤北、粤西和粤东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湛江专业镇迅猛地发展起来,然而这种"悄然成长"却被许多研究者忽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