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正>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所信仰和推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尽管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已见诸报端,可是他却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因而对社会主义大道理无心理会。直至五四运动以后,他才发现“欧洲各国社会主义的学说,已经大大的流行了”,甚至有些国家变成了“共产党的世界”,由此他预感到“这种风气,恐怕马上就要来到东方”。为了迎接新潮流的到来,陈独秀便开始对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很值得后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批驳了有关陈独秀与毛泽东从建党开始就在思想上发生“异向变动”的形而上学观点,充分肯定了陈独秀在建党时期以及国共合作前后,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所作出的贡献,认为建党后陈独秀与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趋向是基本一致的,直至大革命失败才发生实质性的“异向变动”,并为此剖析了陈独秀的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陈独秀的研究广泛展开,对陈独秀思想演变之研究是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情况,首先介绍了占主流的陈独秀思想演变阶段划分论,提出了笔者的划分观点.其次,重点分析了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问题,提出了1920年5月完成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从陈独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创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构想的思想发展轨迹中 ,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树的丰功伟绩。除去历史的尘埃 ,揭开历史的面纱 ,以正面人物解读陈独秀 ,恢复陈独秀的本来面目 ,这是《陈独秀思想发展轨迹》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回顾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状况,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剖析他的“二次革命论”、社会主义观、民主观、经济思想、爱国思想等.  相似文献   

6.
重新思考体育教育的基本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科学化为两翼,实现体育腾飞”作为国民体育基础的学校体育有其重要的人文教育的因素,对于人类心灵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人的世界观的转化,在注重体育科学的同时更应注重体育思想的精神影响,这样,我们在千变万化的“伪科学”中扶正压邪,战胜邪恶,不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20年体育教学观发展变化的回顾,认为体育教学观变化的特点是从传统的“教学”变为“学教”;由教“学”变为教“思”。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体育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屈辱史 ,我国近代体育思想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的各个阶段社会政治和经济对体育的需求。体育曾被人们寄予厚望 ,以期“强国强种” ,“立国自强”。探讨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可从中得到启示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体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和开拓者,"五四"以后,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和初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社会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陈独秀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一个集指导思想、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其经济思想在当时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推动作用,对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人文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下,“人文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但是由于科学主义、认知论以及我国传统体育教育观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使体育教学忽略了“人文性”教学,如何很好地贯彻“人文性”体育教学思想,成为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作了论述,并总结分析了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特点和不同学龄段体育教学思想的具体内容,进一步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陈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6):114-117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从人的“本能”出发,主张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教育人,推崇自然活动,强调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注重学校体育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对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受体育教育思想的指导,文章通过对历史上几种代表性的体育教育思想的分析,展望了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指出终生体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将是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陈独秀因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和不抗日政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被判处危害民国及叛国罪。针对这一“莫须有”的罪名,陈独秀根据宪政学说,进行了有力的抗辩。陈独秀的抗辩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宪政意识,加剧了人们对国民党当局的反感、蔑视和冷漠。  相似文献   

17.
50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经由革前17年的“三基”教育、革期间的唯“生物体育观”、70-80年代的“增强体质论”、90年代至今的“三维体育观”的演变,产生了体质教育、技能教育、竞技体育、能力培养、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为代表的教学指导思想;但改革的主体思想如何确定,突破口选择在哪里,还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通过对我国高校50年来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以及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分析,认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主体思想应确定为: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体育健康教育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教育”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段时间,陈独秀的思想和活动应如何评价?过去,在党史研究和教学中,一般认为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以后接受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做了不少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可是,在“四人帮”一伙炮制的“党史”和所谓“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里,却说“陈独秀根本不懂得马列主义”,并否定他是“党的发起者”这一史实。谁要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陈独秀这个人物,他们就恶狠狠地给你加上种种罪名,谁要是说陈独秀宣传过马克思主义,曾经是党的创建人之一,他们就指责你为叛徒唱赞  相似文献   

19.
晚清社会思潮经历了从经世到维新再到立宪的演变进程。在这个纵向的演变进程当中,晚清的社会思想也在逐步的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也就是它的不断发展和转变影响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选择。晚清社会思潮对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陈独秀的启蒙思想与晚清社会思潮有着难以割舍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坚持体育锻炼。其目的在于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丰富体育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这一思想是在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和终身教育发展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将直接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社会大众体育的兴起和学校体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