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西建平北部金矿TM信息提取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建平北部金矿床和矿点分布集中,具有利成矿条件。通过对该区TM图像的遥感地质解释,提取了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构造信息;利用波段比值及主成分分析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区内重点地段进行金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处理,蚀变异常在图像上以彩色晕圈显示。研究表明,区内线环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及蚀变异常发育的复合部位,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段。根据对本区金矿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在区内圈出了3处金矿成矿预测区,并在野外验证中发现3处金矿点,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年的野外勘查工作,大水沟矿区在找矿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矿区内圈定了2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通过异常查证,目前发现了3条矿化蚀变带,圈出金矿体5条、铜矿体1条、钼矿化体1条、铅锌银矿化脉1条。其中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蚀变的碎裂岩中,对发现的矿体沿走向进行了槽探揭露、钻探深部验证控制,矿体沿走向、倾向具一定延伸,深部品位变富,与邻近五龙沟金矿田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说明该矿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绿岩带是世界上有名的金矿带,带内分布有较多大型金矿床,Majimoto金矿区就位于维多利亚湖东部含金绿岩带内。对该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显示其矿床类型为断裂蚀变带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主要集中在矿区中、东部,受北东东向、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石为主,容矿岩石为尼安萨群镁铁质、长英质火山岩,而围岩的硅化、黄(磁黄)铁矿化、断裂蚀变带内不规则黄铁矿和石英的出现等则是该金矿区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波洛尕熊地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规律及矿化蚀变等地质特征,采用1∶1万地质草测、岩石剖面、地化综合手段等有效方法手段对区内水系沉积物异常、矿化有利地段进行查证,寻找矿化有利地段。对地表已发现矿体及矿化有利地段利用物探剖面及槽探工程进行追索控制,了解矿体的规模、产状及品位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岩石剖面在构造蚀变岩中圈定金矿(化)体3条。新发现的3条的金矿体及2条铜矿体均产于岩体内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床成因初步认为是构造蚀变岩型。花岗闪长岩中的硅化带和硅铁蚀变带、地表强氧化带、构造的交切及开启和产状变化部位、金的高异常区是该区找矿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金长沟金矿位于北秦岭成矿带柴家庄—吊坝子成矿亚带的西部,南邻西成铅锌矿田,东接太阳寺金银铅锌矿床,赋存于舒家坝组第三岩性段地层中,在此地层单元中,金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层单元,该地层单元为金的富集能提供重要物质来源。矿体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区已发现金矿带1条,金矿体1个。矿石类型以含金石英脉为主,次为构造蚀变岩型。品位较低,平均品位达1.65×10-6。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贵州盘县呼都金矿区是该区继砂锅厂、羊禾地、小尖山金矿发现之后的又一凝灰岩金成矿潜力区,通过已开展的1:5万土壤化探测量,显示金土壤化探异常较好,针对两处金重点异常区实施地表浅部山地工程和少量钻探工程异常查证,结果显示车家槽子-猴耳包-带和哈树头-田坝头-闭塞-带金矿地表蚀变情况较好,硅化较强烈,推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对刚欠查鲁马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21个综合异常。结合地质成矿理论对综合异常进行评序、筛选,确定5处最具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对5处综合异常进行查证,发现2条钨、锡矿化蚀变带,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即昆仑山南坡金锑成矿远景区、扎日尕那钨锡成矿远景区、扎日尕那南钨锡成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崔进寿 《甘肃科技》2010,26(6):29-32
西沟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的旧井-金庙井南断裂带东段北侧,金矿化严格受该断裂带次级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以碎裂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石英脉型金矿石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粒间金和裂隙金。围岩蚀变以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为特征。变砂岩、断裂构造、中酸性侵入岩是控制矿床的基本条件,断裂构造相互交接处的破碎蚀变带与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希望沟地区作为五龙沟外围重要的金矿找矿靶区,研究程度较低,为了解该区的成矿潜力,文中阐述了希望沟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系统总结了区内XⅦ,XⅧ金矿化蚀变带的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研究了XⅦ,XⅧ号带矿体构造叠加晕。结果表明:确定区内的金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ⅩⅦ,ⅩⅧ金矿化蚀变带规模大,深部延伸稳定,带内矿体具南东侧伏规律;ⅩⅦ-2与ⅩⅧ-2矿体构造叠加晕均出现"前尾晕叠加"现象,反映深部仍存在较强的成矿作用。研究区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强地表及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老湾沟地区地质上属西河~风县~太白有色多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区域和地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特征等地质特征分析,老湾沟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分析,重点论述金成矿条件。结果认为老湾沟金矿化分布在岩体内外接触带,矿化受岩体及构造控制明显,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即挤压构遣破碎带及其以后的成矿热液作用形成与金矿化有关的构遣蚀变。  相似文献   

13.
作者发现金矿(化)点20余处,包括4个类型:(1)受花岗岩中相关剪切带控制的黄铁绢英岩金矿;(2)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脉型金银矿;(3)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4)陆相砾岩金矿。(1)、(3)两种类型金矿具工业规模。黄铁绢英岩金矿主要赋存在以胶东群为交代基体的重熔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构造蚀变带中心。这类构造蚀变带是遭受长期构造应力作用并叠加后期构造破裂经热液蚀变形成的。成矿热液为中温碱性溶液,金多呈金氯络合物形式被活化搬运。该类型金矿与强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上等间距成群出现。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为缓倾斜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受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上、下含炭岩系控制。金矿在上、下含炭岩系中多层出现。此类矿床为晚元古代胶北地体隆起为陆,风化剥蚀产物沉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泊基底堆积物中,由于盆地底部丰富的有机质及粘土对古风化产物中分解的自然金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金矿源层,AU:14-800ppb。在燕山晚期强烈构造变动影响下,成矿热液活动,有机炭在矿床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富金作用,形成工业矿床。这是一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西岭金矿是胶西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它位于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北端。矿区内发育的矿体赋存于中生代花岗岩中,矿体严格受断裂带控制。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主要发育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等蚀变,且蚀变分带明显。蚀变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化的强弱与蚀变带的宽度及蚀变发育程度具正相关性,金矿体主要赋存在黄铁绢英岩中。本次研究选取贯穿蚀变带的钻孔岩石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蚀变过程中主微量元素有规律的活动,改变了热液流体的酸碱度,破坏了金络合物,使Au元素富集沉淀。  相似文献   

15.
王义忠 《汉中科技》2010,(1):54-56,60
以金矿地质背景为基础,以热液型金矿成矿理论为依据,对陕西省秦巴山地热液中心分布、金矿化水平分带及金成矿远景区进行了初步划分。以13个热液中心及其金矿化带水平分带为基础,综合考虑成矿地质背景差异和已知金矿床(点)的特征差异,划分出6个金成矿远景区,提出了最有利的金成矿区域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冀东地区金矿产出较为集中,且地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比研究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条件,认为冀东地区金矿床成矿岩体应定位在燕山期花岗岩体,控矿构造定位于断裂或剪切带处。石英脉和黄铁矿脉可做为较好的直接找矿标志,此外,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对金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凤巍 《甘肃科技》2021,37(20):45-48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田内,是一特大型低品位热液变质矿床,金矿体受北西向F13大断裂下盘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次级小断裂、节理、揉皱构造密集发育,热液活动强烈,赋矿岩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矿体赋存在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硅化千枚岩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破碎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工业金矿石,矿石品位与石英脉带、次级断裂、节理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与共生金属硫化物含量成正比,与围岩蚀变程度正相关,在八卦庙矿床深部,含矿热液流体、容矿构造等成矿条件不如上部,但石英脉破碎蚀变带型金矿体依然存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青海省大场金矿区地质特征(包括区域背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其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三叠纪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中,金矿体受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的严格控制。探讨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了成矿模式,分析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9.
鹿儿坝金矿床位于西秦岭中带合作至崖湾金锑成矿带内,其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和岩浆作用,深部岩浆为成矿提供了矿质来源和热动力,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运矿、储矿空间。探采实践证明,鹿峰金矿段和簸箕沟金矿段已知的矿(化)体均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化)体产状与蚀变破碎带完全一致,且蚀变破碎带宽度大、断层走向改变且产状相对平缓的部位或两条断层的交汇部位金矿体的厚度相应增大,金品位较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及化探等资料,建立锦州—阜新金矿化带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研究区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太古宙变质岩系、北东向及东西向韧性剪切带、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断裂、Au-Ag-Cu-Zn化探异常、金重砂异常、航磁磁感应强度-T异常在50 nT至150 nT区间内、已发现金矿床(点)。以上述找矿标志构置预测变量(证据因子),采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中的证据权重模型,对研究区首次进行基于GIS下的金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以2 km×2 km网格为单元计算得到后验概率(P),根据P将研究区成矿远景分级并确定A,B和C 3个级别预测远景区。根据远景区分布特征,将其最终划分为19个找矿靶区,其中,A级找矿靶区3处,B级找矿靶区6处,C级找矿靶区10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