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杨  吴琼贤 《科技信息》2011,(7):226-227
一六二零年五月花号在新英格兰登陆,清教徒在北美大陆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随之带来的清教思想也在这片大陆扎根。在美国殖民时代,清教徒是移民主体,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理念,迅速的传播。清教主义的传播和渗入伴随着早期的移民拓荒、定居北美的整个过程。清教思想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教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概念,也是一种观念,和一种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美国的精神文化并对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受到清教思想影响下的美国价值观中的强调个人主义,勤劳致富,强烈的使命感,和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2.
美国清教主义是集神学、哲学、意识形态等为一体的思想体系,是美国文化、文学的基岩,它的“盟约神学”的内容虽几经置换,却仍然对美国社会发挥着巨大作用,更为特殊的是,清教主义到达新大陆之初使孕育着自我颠覆的变数。从清教主义中伴生出来的清教文学也有着迥异于英国文学的主题、文体和文类特色,它的荒原意象、鲜明的善恶观等极大地影响着美国文学的批评与创作。  相似文献   

3.
米亚宁 《科技信息》2010,(27):I0166-I0166,I0158
北美大陆被发现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而它真正的历史,如果从独立战争末(1781年10月)算起,只有两百多年。在这短短两百年间,北美大陆从一片废墟发展成为了人人向往的圣地。它的经济、文化成为了世界主导,它的文学作品也照亮了世界文坛。这一切无不与北美人民的精神食粮——清教主义有关。正如佩里.米勒所说:"如果我们不理解清教,可以说就不能理解美国。本文通过探讨清教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浅谈清教主义对北美文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巴比特》是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以巴比特为代表的美国中产阶级商人的群体特征及其隐含的美国社会传统与文化。而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野及其背后清教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在巴比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且在20世纪20年代各种新文化泛滥的背景下,清教主义传统仍然在中产阶级群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巴比特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刘易斯充分、正确地反映了美国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5.
立新教授认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主义,然而,他却忽略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根子在于清教思想。自由主义是清教在世俗层面的表达。清教作为内在、本质的部分,提供了自由主义价值上和道德上的源泉,并且规正和限制了自由主义,防止其腐化,这是美国信条的基本因素。立新教授从包罗万象的美国思想中求取出“自由”的中心,却把清教思想的内核丢弃了。  相似文献   

6.
立新教授认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主义,然而,他却忽略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根子在于清教思想。自由主义是清教在世俗层面的表达。清教作为内在、本质的部分,提供了自由主义价值上和道德上的源泉,并且规正和限制了自由主义,防止其腐化,这是美国信条的基本因素。立新教授从包罗万象的美国思想中求取出“自由”的中心,却把清教思想的内核丢弃了。  相似文献   

7.
尤金·奥尼尔在他的许多剧作中强烈地抨击了清教主义,揭露了清教主义对人性的腐蚀与毁灭,以及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清教思想也在影响着他的悲剧艺术创作,清教主义不仅仅是他剧作中的抨击对象,又有机地融入他的剧作成为其悲剧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当今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各种文化并存是其社会的主要特征.但源于清教主义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在各种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与美国民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其"民族主义"、"个人主义"、"使命意识"等价值观与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清教主义缩影.  相似文献   

9.
霍桑的成名小说<红字>描绘了17世纪新英格兰的社会风貌,暴露了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社会黑暗.这部小说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象征主义的小说.作者在此书中为我们提供了透视美国历史和文学的一面镜子,象征手法在此书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本文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主要人物以及背景的寓意等方面入手探讨<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问世后,评论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美国的第一部小说.《红字》再现了清教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俗人情.国内外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霍桑的创作思想主要受到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影响.超验主义思想与霍桑作品息息相关,在《红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刘晓宁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123-123,104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问世后,评论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美国的第一部小说。《红字》再现了清教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俗人情。国内外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霍桑的创作思想主要受到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影响。超验主义思想与霍桑作品息息相关,在《红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十八世纪的北美殖民地,人们在进行独立战争的同时,也在审视着自己民族的文学创作,启蒙主义运动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追求自由,引导人们从清教思想中解脱出来,引导人们为建立独立国家而奋斗。"实利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政论文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进而成为导致美国国家独立的重要力量。而政治上的独立又为日后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独立、民主、自由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当时时代文学的主体精神。一方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士气,另一方面对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砚涛 《科技信息》2010,(16):I0135-I0135
本文通过对霍桑的作品《红字》的分析来揭示清教主义在人们思想和生活上的影响;对主人公的分析来展现清教徒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参照霍桑本人对清教主义的肯定与否定,发现大师对人性真实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以揭示清教背景下新英格兰的生活而著称。他的清教情结既源于社会的宗教氛围,也与其家庭背景和自身经历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了清教的历史、霍桑复杂清教观的原由及其作品中的清教主题。  相似文献   

15.
安冰 《科技信息》2008,(20):170-170
纳萨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由于清教自身的复杂状况,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其中也深刻地体现了他对清教的认同与怀疑:一方面对人性恶与救赎之路进行深入挖掘;一方面又对清教的严酷极端予以批评和揭露。就整篇作品而言,后者占据了主要方面。本文通过对《红字》中清教对主要人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方面的讨论,来揭示霍桑矛盾和彷徨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34年在《论坛》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运用了哥特手法,该小说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与情节构造、环境描写、人物性格与反映的主题四个方面。作者运用哥特式手法,通过对艾米丽悲剧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美国南方社会历史上与清教密切相关的旧传统与旧体制,强烈谴责了非人道的传统道德与清教对人性的摧残及北方基本道德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陈姝君 《科技信息》2007,(24):184-185
自从第一批清教徒在美洲新大陆扎根以来,清教就影响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禁酒运动就是其中之一。禁酒运动是19世纪兴起的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清教徒做了大量的工作。与此同时,禁酒运动对清教也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本文通过对禁酒运动的回顾,考察了清教在其中发挥地作用及其原因,以期说明清教与美国社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屈的灵魂     
福克纳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这在小说《八月之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通过分析处于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双重枷锁禁锢中南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物莉娜和克里斯默斯身上所体现出的南方人固有的坚强不屈的优良品质,来剖析阴霾社会中充满人性光辉的光源所在,并重申了福克纳对南方人重生的期盼.  相似文献   

19.
海斯特的命运与《圣经》典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琳 《科技信息》2009,(17):105-105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是一位基督徒,他的作品也深受《圣经》影响。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许多方面与《圣经》相呼应,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宗教观。霍桑既不赞同清教的专制统治,主张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又摆脱不了清教主义原罪、赎罪和命定论的观点,认为男女主人公应该受到惩罚,改过自新来赎罪。文章以《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的经历为核心,探究其中《圣经》典故的运用及作者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法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等分别在越南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对越南文化发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越南文化因此而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在越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越南民族表现出了极强的交融性,这种交融性体现在越南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和融合同化,同时也体现在越南民族在文化上的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