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CP—AES法测定航空润滑油中痕量磨损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润滑油中磨损金属的测定常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其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同时测定多个元素,基体干扰严重,钛等难熔元素测定困难。而ICP-AES法具有能满足多元素在大范围含量内同时测定的优点,近年来在润滑油分析中应用日渐增多。对于磨损金属含量较高的润滑油(如内燃机车使用过的润滑油),可用有机溶剂稀释后供ICP-AES测定。然而对磨损金属含量极低的航空润滑油,采用大量有机溶剂稀释,会导致测定误差增大,故我们选用干法灰化处理试样。选加适量灰化助剂,使待测成分生成难挥发的含硫化合物,以减少灰化时的挥发损失。所得灰分用酸溶解后即可进行ICP-AES测定。  相似文献   

2.
机械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已在机械生产中被认可。越来越多检测手段运用于生产制造企业,已达到减少资金及设备的磨损。润滑油检测已逐步被认可,用于机械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本文简单介绍了润滑油检测在机械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中所起的作用,并以实例为依据,强调了润滑油检测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再生润滑油的使用性能,以通过膜蒸馏技术制备的再生15W-40润滑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再生润滑油使用周期内理化指标的衰变特性研究,分析了再生润滑油使用过程中的黏度、酸值、碱值、水分含量、不溶物含量、元素含量等指标的衰变过程.结果表明,在规定的使用周期内,除酸值增加值之外,再生润滑油的黏度变化率、碱值降低率、水分含量、不溶物含量、Fe、Al、Cu等磨损元素和Si等污染物元素含量满足GB/T 7607—2010中规定的换油限值要求,再生润滑油的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差,污染度相对较高.建议再生润滑油的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并降低污染度.  相似文献   

4.
油液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可排查齿轮箱和风机的潜在故障。结合风机油液检测、包括油液的理化性能检测,污染监测及磨损颗粒分析,从而对风机故障引起预警,早期排除风机潜在故障,为业主单位降低维修成本。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规对润滑油检测的项目,分析了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5.
油液污染度分析在船用柴油机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对船用柴油机进行污染度检测与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两条港口作业用拖船上的CumminsKTA—1150—M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润滑油污染度检测,结合铁谱分析和光谱分析,指出实施润滑油污染度监测不仅可直观地了解机械设备在用润滑油时的污染状态,延长其换油周期,节约维修费用,而且还可对机械设备的磨损状态进行监测,可进行准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内燃机厂生产的缸套-活塞环为研究对象,对磨损过程中的润滑油样进行铁谱分析,依据磨粒的识别特征、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表面化学成分,探讨了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减磨机制,为纳米添加剂在油品中的合理应用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不但减少了这些零部件的摩擦和磨损,而且随着它的流动,也会不断地把零部件磨损的产物——磨屑带离摩擦表面,使这些磨屑悬浮于油液中,润滑油中的磨损颗粒携带着有关机械磨损状态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磨损颗粒的浓度、尺寸、形状及组成表现出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断定零件所处的磨损状态以及该状态下发生的磨损类型。  相似文献   

8.
以承钢棒线厂6条生产线20个稀油站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发射光谱对润滑油中磨损金属元素成分进行量化确定.根据OSA2原子发射光谱仪,对20个油样进行了10次化验,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各磨损元素的报警界限值和危险界限值.  相似文献   

9.
浅谈甲醇汽油对发动机润滑油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甲醇汽油在陕西省的发展前景,分析了甲醇汽油对发动机润滑油的影响、发动机早期磨损的原因,提出了甲醇汽油汽车需要使用专用发动机润滑油,并总结了这类专用发动机润滑油应具有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机械系统复杂程度及运行可靠性要求的逐渐提高,电磁式磨粒在线监测传感器被广泛研究并逐步应用于机械设备磨损状态监测领域.针对润滑油液中金属磨损颗粒运动速度的随机性导致电磁式磨损颗粒检测传感器检测结果一致性差的问题,建立了交变磁场中金属球体磨损颗粒磁特性模型,研究磨损颗粒局部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以及磁能扰动计算方法;同时提出并实验测得了非铁磁性磨损颗粒的磁能损耗系数,进而对传感器输出的颗粒信号进行补偿.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磨损颗粒运动速度对传感器输出信号幅值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传感器对非铁磁性磨损颗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微晶SiO2粉体添加剂的抗磨减摩作用,采用微晶SiO2矿物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利用AMSLER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45#钢摩擦副在添加剂润滑油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磨损后钢环表面的形貌和成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微晶SiO2粉体为添加剂润滑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陶瓷保护层.相比基础油,在微晶SiO2添加剂润滑油润滑条件下,摩擦副的接触状态由金属之间的摩擦磨损转化为自修复膜层之间的摩擦磨损.添加剂润滑油较基础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大.摩擦磨损过程中自修复膜层的形成,隔离了金属摩擦副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试样磨损失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油酸修饰PbS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SEM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油酸(OA)修饰PbS纳米粒子,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并利用SEM及EDS研究了磨损表面. 结果表明,由于在摩擦表面生成化学反应膜,油酸覆盖的PbS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醚化反应合成1–巯基苯并噻唑–2–辛基–3–苯基硼酸酯(MOPB)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以四球磨损试验机为测试工具分别测试MOPB的摩擦学性能,当基础油(PAO)中的MOPB添加量为2.5%时,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分别提高了131.8%和24.7%.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别分析测试过程中的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斑表面元素组成,通过水解稳定性实验测试MOPB的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MOPB具有优良的水解稳定性,同时,MOPB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相比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SEM和EDS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摩擦环境下,MOPB能有效减轻钢球摩擦副表面的擦伤和磨损.  相似文献   

14.
铜纳米粒子对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铜纳米粒子加入到润滑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铜纳米粒子的润滑油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羟基硅酸镁为主的超细粉状组合物表面改性剂作为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物理性质,以提高该组合物在发动机零件磨损表面形成保护膜和金属磨损自修复性能,延长零件寿命周期。利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分析羟基硅酸镁的固相转变,用不同性质的改性剂(油酸、司盘80、吐温80)对羟基硅酸镁粉体表面进行改性;用高温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改性剂加量和加热温度对羟基硅酸镁性能的影响。经试验发现,羟基硅酸镁在润滑油中浓度为10%时,磨损自动修复性最显著。经过200℃和400℃环境温度的羟基硅酸镁具有成膜性能和分散活动性。经试验分析得知,改性剂油酸加快羟基硅酸镁的分散性。200℃和400℃热处理提高羟基硅酸镁在润滑油中成膜保护性和分散活动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润滑油中添加石墨烯提高其极压抗磨性能。应用油酸、硬脂酸等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分析改性石墨烯的形貌结构,分光光度计观察改性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悬浮稳定性,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加入改性石墨烯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经表面改性后形貌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在润滑油中的悬浮稳定性。润滑油添加质量分数为0.075%的改性石墨烯,耐磨性和承载能力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友好纳米粒子添加剂在润滑油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2种环境友好纳米粒子:纳米碳酸钙和纳米稀土作为润滑油抗磨、极压添加剂,并将其单独或组合加入到500SN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含纳米粒子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损钢球表面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含环境友好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性能,其配比为:n(CaCO3):n(RE):1:1,总质量分数为0.6%.  相似文献   

18.
利用M-200型磨损试验机考察了MoSi2-淬火45针仪分析讨论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润滑油明显改善了MoSi2材料的摩擦学性能;MoSi2与淬火45#钢对摩在120~150 N载荷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轻微粘着磨损.图4,参10.  相似文献   

19.
油液分析监测技术是利用对在用油的分析实现对设备磨损状况的监测,从而达到提前发现设备异常磨损,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如何建立油液分析监测系统,从油液理化指标及元素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油液分析监测技术同设备磨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三巯基三嗪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两种三巯基三嗪衍生物WDBA和WDIOA,利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对该衍生物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添加剂能大幅提高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值,是一类性能良好的润滑油添加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表面磨斑的形貌和典型元素分布及化学态.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添加剂在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润滑膜,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