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的一顶全球气候调查发现,酸雨能降低来自沼泽地区的沼气散发,由此限制全球升温。 工业污染致使雨水中含有少量酸性成分,如硫酸及氮酸,并导致酸雨的形成。酸雨会污染河流及湖泊,杀死鱼类及其他生物,并能损害植物及建筑物。但是新的研究发现,酸雨中的硫能中  相似文献   

2.
酸雨的功过     
酸雨,被人们称为"天堂眼泪"或"空中死神",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酸雨会使土壤的酸性增强,导致大量农作物与牧草枯死;它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它还酸化河湖水,使微生物和以微生物为食的鱼虾大量死亡,成为"死河"、"死湖";它渗入地下,会导致地下水长期不能被利用.据统计,欧洲中部有100万公顷的森林由于受酸雨的危害而枯萎死亡,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也有近万个湖泊全部被酸化,成为"死湖".  相似文献   

3.
酸雨的功过     
酸雨,被人们称为“天堂眼泪”或“空中死神”,具有很大的破坏力。酸雨会使土壤的酸性增强,导致大量农作物与牧草枯死;它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它还酸化河湖水,使微生物和以微生物为食的鱼虾大量死亡,成为“死河”“、死湖”;它渗入地下,会导致地下水长期不能被利用。据统计,欧洲中部有100万公顷的森林由于受酸雨的危害而枯萎死亡,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也有近万个湖泊全部被酸化,成为“死湖”。另外,酸雨是造成桥梁、楼屋、船舶、车辆、输电线路、铁路轨道、机电设备等严重腐蚀的罪魁祸首。据专家介绍,酸雨加剧了古希腊、罗马的文物遗迹风化;在美…  相似文献   

4.
有关酸雨的为害程度在美国环境部门引起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酸雨对河、湖的破坏性影响较人们担心的为少。另一项研究表明,酸雨的露水可能是有害的,其酸化过程比人们先前预料的复杂得多。作为控制酸雨的一项措施,里根要求国会拨款25亿美元以支持净煤  相似文献   

5.
盘星藻化石在我国第四纪湖相地层中频繁出现,但其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指示意义存在较大的争议.一些研究认为盘星藻大量的出现代表了湖泊变浅,一些研究则认为盘星藻主要集中在湖泊水深较大的区域.本文对位于云南中部的星云湖现代水样和湖床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盘星藻的分布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湖面水体中盘星藻浓度在水平方向上随水深基本没有变化,在垂直方向上盘星藻在湖水底部浓度最大,推测可能与盘星藻重力沉降及波浪扰动底泥产生的再沉积作用有关;湖床表层沉积物中盘星藻含量与水深无明显关系.初步认为,在一些较大湖泊的沉积物中,盘星藻的分布与水深的关系可能是沉积过程造成的,较大湖泊中风浪的作用使得盘星藻趋中沉积非常明显;而湖水中是否有大量盘星藻生长可能与河流输入、水体营养化状态、水温、p H、盐度等水环境状态有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湖泊可能机制并不一样,没有统一的规律.因此,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将盘星藻含量作为水深的指标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星云湖过去3000年化石盘星藻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指示的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变化趋势一致,且更敏感地响应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铝的环境生态学研究,随着酸雨问题正在国外掀起高潮。现已普遍认为铝是一个新的有毒元素,尤其在酸雨地区及酸性分壤地带,由于地表水和土壤的酸化,铝已成为死鱼、森林枯萎及农业减产的关键致毒因子。实际上,在五十年代以前,就有大量涉及铝是农田减产的关键因子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报导。长期以来,涉及铝的毒性资料,在农学家、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之间缺乏交流,从而导致彼此工作重复,既浪费了研究经费,还推迟了关键性问题的重大突破。1983年9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植物系教授荷得生(T.C.Hutchinson)在“国际环境重金属会议”上对铝在酸性土壤及湖泊中毒性  相似文献   

7.
加拿谘大询公司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即在水中加混凝土来中和被酸雨污染的湖泊和河流中过量的酸。过去,科学家们通过在水中加石灰法降低高酸性水的pH值。安大略米西索加迪尔本化工厂环境谘询科的设计工程师詹姆斯·凯恩斯认为,化学性质类似于石灰的混凝土其中和酸性水的效果与石灰一样。混凝土的优点在于它分解速度比灰慢得多。土木  相似文献   

8.
酸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大大的减少了,为何酸雨危害仍然十分严重?大气粉尘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不断地研究酸雨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随着对酸性大气污染物危害作用的逐渐了解,北美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控制这些化合物的排放,并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来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政府希望酸性化合物排放量的减少能使许多地区的森林、湖泊和河流重新恢复生机。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个问题好象已经解决了。但是酸雨问题并没有随之消失。为什么在加强了污染控制后,酸雨仍不断地降落在欧洲和北美的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人员寻求对酸雨的解答。纽约,白面山——从这天地相连之处,可以一直登上白面山顶。这些巨浪般的白色云雾带着酸雨以及导致阿第伦达克地区的树木,河流于死地的奥秘,从西部涌向此地。酸雨在八十年代被看成是个环境问题,也是生态学科难解的谜语之一。但是你如何来逮住一片云朵而解开这个谜呢?  相似文献   

10.
《科学24小时》2011,(Z1):72
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能源部费米实验室粒子加速器的数据分析后认为,他们可能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也可能是一种新的自然力。但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结果还需进一步分析以验证是否属实。尽管还有很多疑问,但研究人员认为它并非  相似文献   

11.
据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一项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喜马拉雅山的部分冰山将在未来的叙年之内消失。科学家指出,喜马拉雅山中部的冰山正在融化,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恒河源头的冰山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失。以目前的速度,喜马拉雅山中部和东部的冰山将在20354消失。喜马拉雅冰山占有喜马拉雅山脉总水量的17%,它是地球表面除极地以外面积最大的冰体。而且,冰山的融水为南亚的河流提供了三分之二的水量,而这些河流又为数以亿计的人提供水源。科学家还认为,冰山在融化的同时会在周围产生许多湖泊,而湖水中则充满冰块和冰债。冰债相当不稳…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新闻总署华盛顿1984年6月11日讯,美国国家酸雨评价小组第二次年度报告透露,对酸雨危害问题的研究,人们的注意力已逐渐从作物转向森林。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作物对酸雨并不很敏感;而对于某些林木来说,酸雨可能是致使它们枯萎凋零的原因之一。当某些化学物质排放出来,例如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汽车排放的氧化氮等,同雨、雪、雾、甚至空气中的灰尘混合后,使它们比在正常情况下更多地带上酸性,就形成了酸雨。研究表明,酸雨降落的地点往往离开化学物质的排放地很远,酸雨对湖泊、森林、草木、供水、甚至一些建筑物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13.
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系统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湖泊中的绝大部分已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水平.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湖泊富营养化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异常响应.这些响应包括沉水植物消亡、蓝藻水华频发、微生物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营养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加快等.整个湖泊生态系统,也会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呈现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还会进一步导致从"清水态"的草型生态系统,逐步转换为"浑水态"的藻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这种演替机制,推测是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利用营养盐的效率不同所致.而对于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最终的演替趋势则是从浮游植物为主的自养型湖泊转化为以微生物、原生动物等为主的异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14.
物质海-气通量计算的新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甲基硫(即DMS)是海水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其一旦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会被快速氧化成非海盐硫酸盐(NSS-SO_4~(2-))而参与气候变化过程和酸雨形成过程.因此,有关它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关于DMS在海水微表层中的浓度测定及其富集情况的报道较为少见且结论存在很大分歧.如Nguyen等人发现海水微表层会对DMS产生明显的富集作用,而Andreae报道海水微表层不会对DMS产生富集作用,Turner和Liss他未发现DMS在微表层中与次表层中的明显差别.那么到底微表层是否会对DMS产生富集作用呢?我们已经报道,海水微表层会对有机物和无机物产生富集作用,Gibbs吸附定律在海水微表层中出现反常.DMS是否也不例外?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我们对南沙海区海水微表层中DMS的分布与富集情况进行了探讨,并为计算DMS的海-气通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小型高硫煤矿生产的燃料煤已成为长江以南酸雨的主要来源。S、C在自然界面上的循环可以通过酸雨作用于碳酸盐岩石来实现。在酸雨影响下,目前,我国南方每年由于石灰岩的溶蚀使大气中的CO_2增加数量为(6.48~6.73)X10~(10)mol,这是温室气体CO_2的一个未曾重视的新来源。长江以南中小城市及邻近小型煤矿的开采硫品位应控制在1.32%以下,从而使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16.
另类的鲨鱼     
《大自然探索》2006,(4):64-65
小斑星鲨是北大西洋海区最小和最多的鲨鱼之一。小斑星鲨最大一般只能长到100厘米,最重约3千克。小斑星鲨是一个贪婪的掠食者。公牛鲨因其壮硕的外型和具有攻击性的习性而得名。虽然主要栖居于海洋,但也以喜欢淡水而闻名,在河流、入海口甚至在中美洲的一些湖泊中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已经发现公牛鲨可以在包括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在内的一些河流中溯流而上3000多千米。公牛鲨主要以包括其他鲨鱼在内的鱼类为食,也会攻击人类。  相似文献   

17.
<正>闭上眼睛试想这样一个画面:一汪汪的湖水,每个湖都不大,错落地点缀在大地上。一阵风吹过,湖水泛起一圈圈涟漪,轻拍着堤岸。不管是在沙漠还是在草原,这定是一个水草丰美,生意盎然的地方。如果将这个场景平移至一千米以下的深海,你是否会觉得不可思议:海洋是一个由咸水充满的水体,不管是湖泊还是河流,一旦汇入海洋,就与海水融为一体,哪还有海水和湖水之分呀。这些湖泊是如何存在于海底的呢?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它们是否也如陆地湖泊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小型高硫煤矿生产的燃料煤已成为长江以南酸雨的主要来源。S、C在自然界面上的循环可以通过酸雨作用于盐岩石来实现,在酸雨影响下,目前,我国南方每年由于石灰岩的溶蚀使大气中的CO2增加一为(6.48-6.73)×10^10mol,这是温室气体CO2的一个未曾重视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9.
多彩甲虫     
杨茉 《科学之友》2005,(8):51-51
甲虫是昆虫纲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可分为100多个科,种类达昆虫总数的40%。甲虫遍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森林、沼泽、冰峰、草地、沙漠,还是河流、湖泊、海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足迹。甲虫的广泛分布,为自然界的植物传粉起到运送作用。特别是对花草一类植物的繁衍更具有特殊的功能。甲虫在红花绿草间来回穿梭的同时,会很自然地传送花粉或孢子,既简单又经济。甲虫在自然界还能够起到清洁夫的作用。大多数甲虫以枯死的烂根、草皮、腐朽物体上滋生的真菌以及动物的尸体、排泄物为主要食物,这样就可以大大加快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其中,人们…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火星的南部高地到处都是深谷,这些深谷一直被认为是由古老的河流和海洋形成的。但最新研究表明,早期火星的山谷可能是在大量冰川下面形成的。古代火星可能不像科学家们此前所想象的那样被河流、海洋和强降雨所覆盖,且温暖潮湿。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万多个火星山谷后认为,火星表面存在广泛的冰下侵蚀,只有一小部分的山谷网络与典型的地表水侵蚀相匹配,即河流或海洋造成的那种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