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天抗旱,夏天抗洪。一边是滴水贵如油,一边是雨水白自流。地下水被无节制开采,水位日降;片片湿地被填埋,高楼大厦不断拔起:清清江河,成了城市的下水道,河道淤塞……高歌猛进的城市化,使地表水系日益紊乱,水无路可走;地下水日益枯竭,“水神”无处可藏。于是她频频发威,让人类为自己的过失埋单:春旱赤地千里,草木枯萎;夏涝江河泛滥,泥流滚滚,  相似文献   

2.
余家驹 《世界科学》2010,(10):46-46
<正>多年以来,不断有关于在污水系统中检测到含有化学物质的报道,从镇痛鸦片、激素直至心脏药物含有的物质,甚至在医院的下水道也发现了抗生素。调查表明,在全球各城市中使用非法药物的情况相当普遍。然而,在一些水管理科学家看来,其中的一些报告可能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3.
1858年,伦敦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著名的“巨臭”之夏,这个异常炎热又干燥的夏季,让泰晤士河上游的河水近乎干涸,更糟糕的是一百多条污水沟不断地向泰晤十河注入污物,部分裸露的淤泥被太阳炙烤后散发出恶臭。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由才 《世界科学》2000,(10):22-23,42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公害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668座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0981.92万吨,年平均增长速率达到6%;据估计至2010年城市人口将增达4.5亿,垃圾年产生量将达2亿吨。目前垃圾处理率为57.3%,而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约为20%。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迅速变化,耐久性大件物品、高分子化学用品及…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     
陈然 《科学之友》2007,(19):66-68
解放后,我国近30年的城市控制政策,导致城市建设持续滞后。20世纪70年代末一80年代初,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城市环境急剧恶化,而一个城市环境的好坏是每个人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于是在改善城市住宅、便利城市交通的目标基本实现后,市容市貌的建设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法国。法国人当初在建造巴黎城时,选用圆形的铁饼做下水道的井盖。后来罗马帝国把法国的下水道技术用于建设罗马城,再后来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陆续采用罗马的下水道技术,结果圆井盖似乎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那么,采用三角形或方形井盖为何不可以呢?第一,圆形井盖的1/2周长绝对要大于直径,而方形井盖的对角线都比边长要长,所以四方形井盖比圆形井  相似文献   

7.
巴黎下水道 自近代城市于18世纪崛起以来,西方诞生了许多描绘大都市恐怖的著名小说。有人认为,其中最扣人心弦的作品也许是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理由是这部小说中描绘的巴黎地下水道实在是太可怕了。  相似文献   

8.
自从产业革命以来,城市便是西方文化中一个奇特的关联到爱与恨的主题。一方面,我们对城市在文明兴起中的重要作用表示敬意;另一方面,我们为城市中连绵的大烟囱、堆积如山的垃圾和漫溢的阴沟而掩住鼻孔,责难它们恰恰是旷野的对立面。美国的哲学家、博物学家亨利·大维·梭罗写道,大自然“孤独地挥舞着,远离人类居住的城镇。”但是如果一位外星人来访,它会不会表示异议?它会不会像观察雨林和珊瑚礁一样,把城市看作是地球上另一个生态系统?它会不会注意到城市里的所有事物最终受制于同样的生物和物理进程,正是这一进程形成了每一处…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纽约西区,首次利用臭氧处理城市污水中的淤泥取得明显的商业效益。该实验过程称为臭氧一氧合成法,此法仅用90分钟的时间将淤泥转化成可燃烧的物质或作为坑壑的填料。实验证明,采用此技术处理城市淤泥,高效、快速、价廉、设备面积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城市淤泥的处理方法。以前,城市污水中的淤泥是用大剂量的氯处理,然后将其倾倒在海洋中。采用该法花费大,并且氯处理后的污泥仍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倾倒于海  相似文献   

10.
漫画欣赏     
对付害虫1.防止蟑螂和蚂蚁祸害房屋最好的办法,是根本不让它们进入室内。可把门窗缝隙封好,安上密实的纱窗。可在地面和墙壁上不留缝隙和孔洞,并把下水道缝隙用锡纸封严,并去除所有可能的卫生死角。2.蟑螂和蚂蚁除了巢穴,还需要食物和水才能生存。如果我们把所有食物都封装或冷藏好,不留食物残渣,及时扔掉垃圾,蟑螂和蚂蚁就断了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处理软土地基手段之一的深层粉体搅拌桩,在我国土建工程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其结构型式,可分为块式、壁式、格子式和桩式4种。在公路工程中,采用柱式为主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土等软弱地层,尤其是高路堤和桥头接坡等。  相似文献   

12.
杭州溯源     
杭州位于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沪杭、浙赣、杭长等铁路的交点。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它是浙江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但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它却以拥有美丽的西子湖而闻名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向往与赞美。尤其是波光潋滟的西湖,更令世界上许多没有到过杭州的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3.
别害怕     
难免焦虑 焦虑是人类的正常情感。当我们面对威胁或困难时,都能体会到因感触而激发的情绪。如果焦虑是一个较长时间存在的折磨,比如长期缺钱用,我们就把它称作烦恼;如果焦虑是偶尔出现的威胁,比如走到悬崖边上,或遇到一只狂吠的狗,我们则称它为害怕;突然出现的焦虑则归类为恐慌;比如一座城市面临大地震的威胁。不管是害怕的焦虑、烦恼的焦虑,还是恐慌的焦虑,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它们能促使我们避开危险的环境,趋向有利的环境,保证我们的正常生存。而恐惧也是一种焦虑,但它是一种很特殊的焦虑。与其他焦虑不同,它只是在对一种特殊环境和事物有强烈的情感反应时才产生的焦虑,是焦虑的综合反应──害怕、烦恼、恐慌。其实,产生恐惧的环境和事物大多并不构成真正的危险,多数人认为对这种环境和事物惊慌失措太不值得,比如人的恐高症、恐老鼠症、恐黑暗症都是属于此类焦虑。 焦虑在精神上可以引起长期的压力和紧张,使人精力不集中、易怒、失眠,而在生理上可以引起不规则心跳(心悸)、多汗、肌肉僵硬、疼痛、呼吸短促、头晕目眩、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经常被误认为是严重生理病变的征兆,而对这些症状的担忧又加剧焦虑对人的影响。 烦恼、害怕、恐慌和恐惧都是人类情感焦虑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主体,具有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能提高城市国有生态资源,减少绿地养护管理费用,丰富城市景观。因此,城市森林建设是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由口号变成实际行动的生态工程,也是21世纪城市园林绿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森林建设加强合理规划布局,遵循生态学原理,以乔火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植物群落为结构单位,以地带性植被为特征,以城乡一体化为格局,以提高绿地系统生态效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发展占用了越来越多的耕地和森林,城市的发展与生态被破坏似乎一直相伴而生。为此,许多环保专家一直在探讨绿色城市的课题,希望城市发展能走出生态困境。最近,美国一位科学家提出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场的方法,就是修建一些摩天大楼来种地,希望能缓解城市的资源压力,让城市变得更绿。  相似文献   

16.
孙建中 《科学》2004,56(2):18-20
数字城市就是在城市管理、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各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整合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应努力学习与享受数字生活,懂得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同时数字城市的发展也将使数字、信息为城市生活和工作营造出丰富和美好的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生存活动环境。数字城市科学与社会的和谐、辩证发展,使城市获得永恒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刘滨谊 《世界科学》1997,(12):25-26
中国近年城市飞速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而引发的诸多不尽人意也是众所周知。究其原因,归根结蒂,除了现有条件差、政策法规不健全、操作实施打折扣等“客观”原因外,在规划设计方面,从领导决策层到专业技术层在观念、技术上缺少了景观建筑学这样一个专业,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致命的原因。从都市作为人类聚居环境的角度看,首先,中国城市建设已不仅仅是要满足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而且还要满足聚集到城市中的到访者;其次,今天的市民居住已开始不仅是要满足起码的室内居住面积,还要提供足够的户外环境场所。所以,规划建设足够…  相似文献   

18.
拯救城市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0,(12):9-9,48
<正>研究诸如水资源管理等问题的科学家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城市地区,因为科学家基本上生活在城市中。关注城市发展以美国首都华盛顿大都会区为例,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劳动力是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北京有超过16万名专业人员活跃在研究和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19.
城市野生动物,即是指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并繁衍的野生动物。有些城市野生动物,例如家鼠,其种群在生态上与人类息息相关。不同的城市区域支撑着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生存。从鸟类来看,其显著的特征是: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种群大多倾向于拥有更大的大脑,这或许会让它们在对付变幻莫测的城市环境时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0.
庄珺  赵越 《世界科学》2014,(1):14-18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插上了翅膀,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同样也指引着科技的、进步方向。上海,作为一个正大步迈向创新型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在城市自身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命题。这一命题的破解需要有我们对科技发展的预判,更需要有我们自己对未来城市发展图景的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