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芳  龙启德 《贵州科学》2015,33(1):92-95
如何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必须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于一体,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概念和原因的基础上,讨述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方法,分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指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围绕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稳定性差、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滞后、生态治理成效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依托广西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我们开展了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适应性修复研究,提出了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行生态恢复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态的需要,作者从恢复生态学的产生及学科发展,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实践4个方面阐述了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喀斯特山地生境特点和原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提出 了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阐述人工植被恢复的主要模式,包括陡坡地人工植被恢复、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及林农复合经营恢复等;探讨了人工植被恢复可采用的造林与营林关键技术及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对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科技支撑、管理与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安定  苏维词  彭熙 《贵州科学》2009,27(4):74-77,96
本文分析了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尺度理论、边缘效应理论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及重建的关系,其理论的应用能够指导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同样,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也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提供非常恰当的实验场。针对喀斯特退化景观提出一些恢复与重建模式以及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寓景观生态学思想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延安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形式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是延安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途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必须协调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运用恢复生态学理论结合延安地区实际情况对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西部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变迁和经济的增长 ,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一系列世界性生态退化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综合整治和恢复已退化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对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特点、机制以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方法、技术、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广泛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今生态学、地理学和区域科学发展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其宗旨就是在优化…  相似文献   

8.
金之易  宋岩 《科技资讯》2007,(23):171-172
本文通过对陕北6县(榆林、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草场现状的分析,并对该区域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加以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域草场退化人系文因素干扰所造成,同时深受当地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并真针对草场退化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变迁和经济的增长 ,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一系列世界性生态退化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综合整治和恢复已退化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对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特点、机制以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方法、技术、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是典型的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山地生态系统,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选取岷江上游的理县熊耳山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区,研究其上的植被退化特征,并以此次本底调查资料为基础,探索研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一些措施,以期能为完善交错带生态演替过程理论和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及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样点调查、样方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云南省姚安县洋派河小流域退化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后植被恢复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作为有恢复条件的退化生态系统,经过4 a人为参与的生态恢复,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人工补植林生态系统的立体垂直结构更加明显,物种多样性更丰富,生物量显著增加,生态系统更加成熟稳定,植被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贵州科学》2021,39(5)
应用灰色关联度的数学方法分析了贵州黔中区喀斯特生态系统主要要素(土壤和植物)与其退化的关系。经分析得知,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物种多样性、土壤pH值、土壤比重等3项指标。此分析成果为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管理、重建与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生态屏障,也是济南市泉群的水源补给区,但是长期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表现为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加重、景观破碎化提高等.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限制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了济南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包含森林、河流、草原和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不同生态功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人为干扰,祁连山河流湿地生态退化严重,对于该区域河流湿地生态修复已迫在眉睫。本文综合概述了祁连山河流湿地资源现状、退化原因,提出了对应的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建议,未来应当整合部门职能、健全保护体系、落实恢复措施,促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管理决策相结合,及时掌握祁连山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情况,以期为祁连山河流湿地恢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黄土高原北部,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草地是该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易发生退化.如何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利用CASA模型和Thornthwaite纪念模型分别模拟2000—2015年草地实际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潜在NPP,草地潜在NPP与实际NPP的差值代表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42.29%的草地处于退化状态,57.71%的草地处于恢复状态.其中18.46%和7.39%的草地分别受到气候变化和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退化;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分别有7.51%、30.26%和19.94%的草地处于恢复状态.因此,2000—2015年间,气候变化是退化草地区域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是恢复草地区域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如何使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拓展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本刊自2010年开辟"恢复生态学"专栏以来,坚持发表相关生态恢复专题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建群植物种类,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所面临的挑战是理解和利用植被演替理论来完成并加速恢复进程.植被演替理论是指导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文对植被演替理论的发展、在生态恢复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应用、植被演替的研究方法及趋势进行了综述,旨在启发...  相似文献   

18.
甘肃河西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分析与生态环境退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区域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河西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动态关系,指出人口数量与文化素质水平是造成区域生态退化的主要根源,提高人类文化素质和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建设是治理生态恶化之根本。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十分丰富。由于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价值受损,对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恢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好湿地资源,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如何使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拓展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本刊自2010年开辟“恢复生态学”专栏以来,坚持发表相关生态恢复专题的论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4年继续开辟该栏目,欢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