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当代南非著名作家库切在1999年发表的并同时获得布克奖的小说《耻》和2005年才出版的并在当年就获得布克奖提名的小说《慢人》进行研究,指出在《耻》中体现了作者对于在后殖民国家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初步理想,而在《慢人》中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在后殖民国家中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理想的最终实现。因而从《耻》到《慢人》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作者在自我心灵上的一次和谐之旅。  相似文献   

2.
张勇 《潍坊学院学报》2006,6(5):111-114
作为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于自我身份的一种困惑,他试图摆脱与南非殖民体系相联系的一切特征,体现在文本的操作上,他把性别叙事作为实现这种企图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从身体言说与性之颠覆、父的缺位与阉割情结、性别叙事的弱势化三个方面出发,试析库切的文体叙事策略,认为库切通过颠覆男性权威,一方面实现了自己与南非殖民身份的象征性脱离,另一方面对南非殖民历史和帝国权威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在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中,作者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遭遇及其行为的描写,揭示了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人们的思考和行动仍然受着传统帝国主义殖民逻辑的影响和支配,不管是白人和黑人,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这段殖民历史的共同受害者;在这里作者的目的是要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和批判意识,并为化解这段历史恩怨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4.
霍米·巴巴的模拟既是一种统治策略,又是一种抵抗策略,它体现了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从巴巴的模拟概念入手,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北迁季节》中殖民关系双向模拟的痕迹。最后得出,在苏丹作家塔伊卜·萨利赫的重要作品《北迁季节》里,英国殖民者激发苏丹被殖民者的认同意识去模仿殖民者,同时被殖民者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模拟殖民者企图颠覆殖民话语。在此过程中,来自双边文化的人都可能被他者文化同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殖民关系并非是单向的权利压迫,而是两种文化的协商和交融。  相似文献   

5.
西南非洲     
西南非洲的人民,近年来也像其他过去在联合国托管制度下的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一样,已经起来进行摆脱托管制度和托管国变相的殖民统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南非的第五个州”西南非洲同非洲许多国家一样,早就为西方殖民国家所觊觎。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都先后入侵过。1883年一个名叫卢得立装(F.A.E.Lüderitz)的德国商人和冒险家在西南非洲沿海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并逐步扩大地盘。1884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公然宣布西南非洲沿海地带为德国所有。此后,德国殖民者更使用了灭绝种族的暴行,继续向内陆推进,于1890年占领了西南非洲全境,并把它变成德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6.
南非作家库切在他的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塑造了一个没有确切年代和地点的帝国,并充分展现了在这个帝国下被边缘化了的野蛮人的生活空间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与话语关系,最后对帝国的殖民话语进行了质疑和思考,显示了作品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7.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作家,他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99年,他的小说《耻》为他赢得了标志小说创作成就的英国布克奖。库切作为南非"后殖民"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个具有双重文化品格的作家,南非的本土文化和欧美文化都在他身上留下了烙印,这种独特的文化品格使其小说《耻》表现了与以往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库切小说主要关注的是当代后殖民语境下,存在于后殖民国家南非以及世界其它后殖民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的诸多社会和民族问题,指出问题的实质在于各种形式的主体性压迫,以及源于西方的现代理性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破产,因此必须对主体性加以消融,并重建现代理性,从而完成在后殖民语境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结合表现主义理论,分析库切著作《彼得堡的大师》中情节、人物和叙事的特征,展现库切通过重塑历史人物和事件,描述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遭遇和心理状态,目的是揭示现实世界中南非种族隔离猖獗继而解体这个过程中人的状态和作者本身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视角,通过细读库切小说《耻》中反复出现的歌剧、狗、噩梦和枪等意象,分析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政治话语。歌剧《拜伦在意大利》其实是卢里自身生活的写照;在象征已逝殖民者权威的流浪狗身上,卢里父女以不同的方式寻找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血淋淋的噩梦反映的不仅是身体的创伤,更是无力抵抗的受害者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未鸣的枪则暗示了殖民者最后依靠的消逝。  相似文献   

11.
库切早期作品《等待野蛮人》表面上不指涉任何具体时间国度,像是后现代式的寓言,容易让人迷失在无边的语言游戏中,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凸显了库切独特的道德关怀。通过分析《等待野蛮人》中主人公行政长官如何对待他者和自我的存在,可以感受库切的道德关怀,也许库切试图发出这样的呼唤:在不影响自己基本存在的前提下,宁可牺牲自己的舒适,也要尽力服务他者。  相似文献   

12.
杜海霞 《科技信息》2010,(34):40-40,43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的作品《耻》通过描述各色人种之间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对生活在黑人世界的白人文化身份的探究。本论文尝试运用生态女性批评和后殖民的相关理论,揭示出露西作为书中唯一的白人女性如何经历了压迫,反抗和与大自然的亲近中建立自己的身份,从而体现库切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3.
身处南非,会感到语言交流有很多有趣现象。有的人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如祖鲁语、柯萨语、英语和阿非利加语,这是语言和文化的多元现象。但同时,也有一些人只会一种语言,如只会英语或柯萨语,这又反映了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和局限。从南非语言的构成及其演变,可以了解南非的历史,特别是欧洲列强对南非的殖民史。由于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南非的相继殖民统治和争夺,南非也就成了多种语言共存和互相影响的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珍贵环境,成了一个学  相似文献   

14.
问:南非联邦是怎样一个国家?近来,在南非联邦的德班港,非洲人展开了轟轟烈烈的反对种族歧視运动,这又說明了什么? 答:南非联邦是全世界种族歧視最猖獗的国家。远在1909年联邦建立以前,那里的荷兰殖民者就訂立  相似文献   

15.
南非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残存的最顽固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堡垒,决不是偶然的。人们欲了解它的今天,须知道它的昨天。西德著名记者和作家亨·耶内克笔下的《白人老爷》正是一本有助于人们了解南非历史的书。它1976年在西德《明星》画报上连载时,曾引起强烈的反响。《白人老爷》描述了南非从1652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沧桑。故事是从一支由荷兰三桅帆船组成的小舰队在非洲南陲建立殖民地开始的。作者用文学语言和记者笔法,把南非黑人和白人殖民者冲突的起源和历史层层剥开,真实地展现了主人变为奴隶、  相似文献   

16.
何菲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6):104-106
南非作家J.M.库切系列作品中的人物内心都潜藏着某种无可奈何的孤独意识,它既是对南非特殊历史和现实背景下人的生存境遇及精神状态的客观写照,也是作家对南非荒诞现实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类孤独处境的人文关怀。在艺术上,库切的作品既有客观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又有充满隐喻和象征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他似乎是走在传统和现代的立交桥上。  相似文献   

17.
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是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耻》表达了对后殖民时代人的处境与命运、心灵与情感的深切关注。本文分析了南非社会转型时期白人与黑人的生存现状,历史巨变给他们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他们陷入到生存困惑和迷茫之中,走出这种困境必须依靠南非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霍米·巴巴在研究殖民权力结构时提出“模拟”的概念,他强调当殖民者鼓励被殖民者“模拟”他们的文化时,其结果往往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面目模糊的拷贝”,这种矛盾状态反而成为被殖民者的抵抗策略。在美籍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中,模拟策略是双向的,以无名的双面间谍“我”为代表的越南人一方面受到美、法两国殖民者模拟控制策略的宰制,另一方面又在主动模拟殖民国的文化与价值观时发现其殖民话语内部的逻辑问题,形成对殖民话语的抵抗。双向模拟使“我”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小说结尾的伦理转书写向则为摆脱这种困境提供了出路,即同情受苦难者、为“他者”发声,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玥 《世界博览》2014,(23):71-73
曾经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痴迷而在亚洲种植的咖啡,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晨走出房门,空气清冷,弥漫的淡淡晨雾把衣衫打湿了。这个旧时殖民者开办的咖啡种植园已经被现在的人生财有道地开发出来,围绕着这栋殖民建筑的咖啡树已经大多不再是提供咖啡豆的植株,而是一些增添情调的观赏植物了。而在其他部分,咖啡豆则采收烘焙,供给客人们品尝,毕竟爪哇咖啡是世界有名广受欢迎的高级咖啡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南非联邦政府于1915年继德国殖民者之后,占领了西南非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南非洲由国际联盟委任南非联邦统治。西南非洲人民一直坚决反对这一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非联邦要求把西南非洲并入版图,遭到1946年联合国大会的否决,但南非联邦仍在1949年通过所谓“西南非洲事务修正法”吞并了西南非洲。对于西南非洲的法律地位问题正在举行会议的第十五届联大已列入议程。不过,对于南非联邦吞并西南非洲的非法行为,历届联大都讨论过,并多次通过决议表示“遗憾”。可是,南非殖民者置之不理,迄今仍然霸占着西南非洲。西南非洲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正是为了掠夺这些物产资源,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南非殖民者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