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国情普查的开展,促使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技术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以西藏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用2011年11月空间分辨率为0.5 m的WorldView_2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目视解译、计算机自动解译、计算机人工交互解译3种遥感信息提取方法进行土地覆盖信息提取;通过实验对比分析,3种解译各具优势与不足,分类结果精度与遥感影像质量与解译区地形复杂程度和目标地物种类息息相关,在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需要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镇远县焦溪镇为研究区,以资源3号(ZY-3)2m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研究区地表覆盖信息,将提取结果与普莱亚(Pleiades)影像,经目视解译并结合实地验证获取的高精度地表覆盖进行对比,分析ZY-3影像提取地表覆盖各类型的精度误差。研究结果表明:ZY-3影像相对于Pleiades数据提取平均总误差为1.56%,其中旱地和建设用地分类误差相对较大,精度误差分别是3.41%和3.08%。而水体分类误差最小,为0.70%,其余地类水田、乔木林、灌木林、草地、裸地提取误差则分别是1.28%、0.53%、0.86%、1.18%、1.47%。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为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主要工作在于内业工作,而内业工作对于所给的影像解译越细致,正确率越高,外业工作任务就会轻松许多,从而大大缩短整个普查过程、提高普查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及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对内业分类解译正确性统计和分析是检验内业成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反映着地物信息遥感图像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解译者识别影像上的目标地物,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的遥感像片所建立的解译标志虽然可以借鉴其经验,但由于地域、季节等差异并不能生搬硬套,文章针对我国干旱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地表覆盖内业解译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一道重要工序。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内业解译现存图斑平面位置精度不足、分类错误多种多样等普遍问题,问题突出典型。文中针对这些问题图文并茂、清晰明了的进行了说明,并从多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对技术指标和采集原则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内业与外业的结合,充分发挥解译样本的作用等建议,以有效提高内业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重建过去几十年的地表覆盖是实现时空多维地理场景感知与动态建模的基础,但存档历史遥感影像分类面临样本选择难、多时相影像协同解译水平低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已有土地覆盖产品与对应遥感影像中几何及属性特征约束的样本时空迁移方法,将迁移获得的训练样本嵌入多时相地表覆盖分类框架,获得多期地表覆盖分类结果,实现历史时期地表环境的智能感知与动态制图。太湖流域多时相分类的结果表明,无监督样本迁移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先验几何约束和光谱属性,从参考地表覆盖产品中快速获得可靠的训练样本,多时相分类精度均高于89%,满足大区域多时相地表覆盖的分类需求,为地理环境演变建模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17年10月28日南宁市邕宁区Landsat 8 OLI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5.3和ArcGIS10.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原始波段组合、主成分分析组合、衍生波段组合影像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南宁市邕宁区的植被覆盖信息,并将分类结果在分类总体精度上相互对比,在空间和提取得到的植被面积数据上对比目视解译结果和南宁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最终确定提取植被覆盖信息的最佳波段组合。研究表明衍生波段组合提取的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南宁市邕宁区地表植被覆盖情况,为南宁市邕宁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是研究者结合生产实践,概述了地理国情普查各个要素即遥感解译样本、地表覆盖、国情要素和元数据各要素的采集流程。  相似文献   

9.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是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概述了地理国情普查各个要素即遥感解译样本、地表覆盖、国情要素和元数据各要素的采集流程。  相似文献   

10.
杨军义 《甘肃科技》2011,27(9):74-76,58
遥感影像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土地二调)最基本的信息源,它在土地二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农村土地二调为例,结合土地类型分布的区域性变化、线状地物的连续性要求等分析了在对影像目视解译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旨在为各种不同用途、比例尺和类型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供了...  相似文献   

11.
卫星像片上喀斯特地貌及水系的解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俊清 《贵州科学》2000,18(3):219-224
在中、小比例尺地图上编绘地貌要素和水文要素应充分利用卫生像片。本文以贵州为例,论述多波段及假彩色合成的卫片上目视解译喀斯特地貌和水系的方法、影像特征及解译结果,探讨遥感制图中应建立的地貌及水系解译标志和解译样图。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Landsat8_OLI影像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最佳波段组合,以南昌市为研究区域,首先对各波段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然后根据OIF指数筛选出排名靠前的几种波段组合,再根据研究区典型地物波普曲线得到南昌市土地覆盖类型解译的最佳波段组合。研究表明,基于OIF指数和研究区典型地物波普曲线最终确定南昌市土地覆盖分类目视解译的最佳波段组合为B5-6-7,其结果可用于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目视判读和计算机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3.
刘硕 《科技资讯》2014,12(19):42-42
通过利用测区内已有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经过降低分辨率处理,制作成0.5 m分辨率的正射影像,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内业地表覆盖和国情要素采集,以及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经过试生产及精度评定,证明该正射影像精度高、影像清晰,能够达到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4年东莞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遥感影像和地表覆盖数据,以及2005年、2008年SPOT卫星影像和2011年1∶5000航摄影像,结合2009—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通过影像解译获取地表覆盖数据,从水域面积、河流形态、河川径流三个角度对东莞市水乡片区河流形态特征变化开展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2009—2013年间,水乡河流状态主要水道位置、流向和宽度等特征总体上基本没有变化;(2)仅有三处人类活动明显改变了水系特征,分别是新建的虎门港麻涌港区、洪梅镇沙头村的围堰、望牛墩镇石排村的填河造地;(3)新建港口会对狮子洋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潮汐作用下,将间接影响到水乡片区水道的水质状态。围堰及填河造地限制了水流的自由流通,影响水质自净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地理国情普查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地表覆盖是描述地理国情信息的直接方法,能真实反映土地表面要素与自然属性,因此地表信息提取已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的信息分类方法,并说明了信息提取的技术流程,为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选取Landsat7ETM+和ASTER为遥感信息提取的数据源,基于ETM+数据进行信息提取,结合ASTER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青海省白日其利地区金矿勘查区进行遥感资源评价。通过遥感影像预处理、地质解译标志建立、影像目视解译获取区内岩性与构造解译图、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圈定找矿靶区等步骤,预测了4个成矿远景区,为后续找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遥感解译及土地核查中传统的人机交互方法人为影响较大、精度不稳定、判读标准不一等现象,综合地总结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常见典型地物样本及影像特征信息,通过建设数据库的总体流程、基本示例影像以及关键技术,从而构建具有一定通用性的LU/LC样本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了遥感解译及土地核查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大量遥感图像和繁杂的属性文本信息等问题,实现对样本影像数据统一存储、有序管理以及实时更新,更好地为生产决策服务。同时,结合该样本影像数据库,将LU/LC样本库知识学习应用于福州市地区1994年、2000年、2009年、2013年的遥感影像解译,获得影像的分类精度分别为87.89%、91.46%、88.35%、88.62%。结果表明,建立LU/LC样本影像数据库辅助解译减少了判读误差,并且精度较稳定及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地理环境描述属性(REMARK)的存储问题,提出了利用Arcmap的空间关联来提高REMARK属性编写储存的速度,为充分发挥解译样本数据在地理国情普查和相关工作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建立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标志,探索了一套适合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完整技术流程,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分辨率高,可最大程度的提取地质灾害信息,使遥感解译精度更高,适合作为大比例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数据源.通过野外复核,证明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解译效果良好,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调查手段,可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波段灰度拉伸、彩色合成及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波段比值、主成份分析等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对原始ETM+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影像处理结果,运用目视解译方法,并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单到复杂、取其长避其短的解译原则,参考该地区1∶5万与1∶20万地质图,对甘其毛道地区出露的岩石地层进行了全面的解译。通过解译,划分岩石地层影像单位15个,对其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经野外验证,所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基本与实际相吻合。本文详细介绍甘其毛道地区ETM+卫片数字图像处理的地层影像解译方法、解译标志和解译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