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2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理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  相似文献   

3.
正翟小伟,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科技大学榆林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与清洁利用研究院院长、西安科技大学煤火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石化生产区域H_2S泄露动态预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多场信息叠加判定与火源位置反演识别方法"、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陕北黄河流域煤炭开采自燃智能识别预警与主动分级防损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2日下午,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一行到西安科技大学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卢建军一行参观了西安科技大学硅镁产业节能与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矿灾害防治及应急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并在临潼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安,校长杨更社,党委副书记樊建武,副校长马宏伟、李树刚、惠朝阳出席座谈会,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杨更社主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4,(2):F0003-F0003
正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是山东省首批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集中建设、开放运行的重点实验室之一,2010年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依托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一级学科、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建设工作。实验室在"实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紧紧围绕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致力于开展矿山安全开采相关的重大课题和关键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2日下午,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一行到西安科技大学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卢建军一行参观了西安科技大学硅镁产业节能与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矿灾害防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8年5月15日由科技部批准,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建设。实验室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实验室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等固定人员60余名,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科研用房1万余m~2,仪器设备200余套,总值达8 000余万元。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民口和国家军工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7亿余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9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7,(2):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发布了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于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投资建设,建有环境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生物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遥感与信息技术基础3个研究室,农业资源遥感调查、地物光谱、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4个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横向课题近300个。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环境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与管理;农业灾害的预报、监测与评估;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环境和污染以及质量评价;智能化农业机械与装备;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特种含硅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是由山东省粘结材料重点实验室发展而来,是山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的第一批省重点实验室。自1998年成立以来,实验室以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先后承担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难粘材料的粘接、胶粘剂的制备、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工业污泥的处理和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性的成果,先  相似文献   

11.
正西安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支撑条件。流域暴雨洪水感知调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2.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09,(8):58-58
浙江省光纤通信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 浙江省光纤通信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建设,实验室主任由孟利民教授担任。近6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88项。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32名,教授和研究员9人,副高职称12人;拥有博士学位19人,博士后2人。培养硕士以上人才30余人。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科技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依托安徽理工大学建设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安徽省第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安徽省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解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瓶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地方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平台。目前,安徽省  相似文献   

14.
科技简讯     
由广东工业大学承担建设的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近日通过了熊有伦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该重点实验室自1996年立项建设以来,已先后完成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重点攻关项目5项。该重点实验室利用CIMS技术先后为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广东轻工机械集团公  相似文献   

15.
5年来,我校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与1998年相比,我校相继实现了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6项基地指标零的突破,省级重点实验室从1998年的5个增至7个。目前,我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这些重点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是1996年经国家批准建设的首批工科教学基地。现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基地负责人:吴鹿鸣教授。基地承担“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2项;省部级教改项目8项。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25日-26日,陕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分别对依托西安理工大学建设的"陕西省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网络计算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三个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专家组在评估结论中指出:"陕西省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围绕陕西省地方工业的发展需求,开展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和服务,研究目标明确,定位合理,特色鲜明,注重产学研用结合,为地方经济建  相似文献   

18.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F0002-F0002,F0003
<正>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大学)(以下简称"红枣重点实验室"),是1998年9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以延安大学为依托组建的省级重点扶持实验室,原名为"陕西省延安大学红枣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2002年,通过了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按照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11年5月9日起施行的《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命名原则,现定名为"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大学)",英文名称为:"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Jujube(Yanan University)"。该重点实验室2011年8月通过了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都是我国基础研究、竞争前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研究基地,肩负着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使命。现代世界科学发展表明,诸多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源自世界著名实验室。我们耳熟能详的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MRC)、卡文迪什实验室(CL)、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林肯实验室等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催生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源泉,其科学技术成就灿烂了世界科技宝库。在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国家实验室或国家科研基地在其科技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国家实验室或国家科研基地是国际上十分普遍的做法,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如今,河南省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迅速提升河南省科技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20.
依托西安理工大学建设的"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论证会于2011年3月19日在我校举行。论证会专家组由国内9位知名专家组成,组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教授担任。会上,我校周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