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P3E/C软件在大型火电建设项目中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生产增长的强劲拉动,近年我国电力需求高速增长,电力市场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再度出现大型火电建设高峰。在传统火电建设项目管理中,各参建单位项目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法相对低下,项目管理比较松散、盲目、粗放。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火电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以火电生产为主的电力生产大国,火电生产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而电力生产所产生的废物主要是以灰、渣为主,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灰、渣产生量也将进一步增加,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也会影响到火电厂的连续运行,因而输灰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对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火力发电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传胜  郝骏 《科技信息》2011,(8):I0387-I0388
本文分析发电企业面临的新形势、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和电力市场特点,结合火力发电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适时正确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为火电企业市场营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孙志昊  孙启亮 《科技信息》2011,(17):I0397-I0398
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给电力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的管理机制、运营体制、经营思想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每一个火电企业都变成了市场上的竞争者,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存并且发展壮大,成为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积极思考和认真解决的课题。电力产品具有同质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成本差异。本文  相似文献   

5.
火电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进步,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事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一举成为电能的主要来源方式,是电力综合整体发展的重要基石。安装工程是火电建设的重要工程,利用检测技术提高火电安装工程质量成为当前火电建设的关键所在。该研究立足于火电安装工程实际,在分析无损检测技术的前提下,提供了火电安装工程做好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方法,提出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火电安装工程的措施和要点。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而电煤是我国煤炭消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征收碳税将成为实现低碳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火电行业的利润最大化模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分析了碳税对我国火电行业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碳税税率A的增加,火电行业的生产成本(碳税)将增大,为了获得最大化利益,火电企业将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减少支出;2)降低碳排放系数α,增加发电机组、人力、物流运输等投入,更新机组,采用低碳能源发电,减少碳税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火电)在电力工程建设和核电装备制造等众多领域攻克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使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涌流,持续助推电力和能源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能源和电力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电力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统计,采用协整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我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趋势,研究了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电力消费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趋势;电力消费以火电为主,消费者主要为工业和建筑业;同时,近20年的工业和建筑业电力消费表现为显著降低趋势,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呈明显增加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电力消费增长率平均为9.3%,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为9.6%基本同步。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均衡和协整关系;电力消费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是经济的快速提升,因此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力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电站仿真技术的发展过程与建模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重点阐述了20年来火电机组仿真技术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和使我国火电仿真机数量上跃居世界第一位、质量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展过程,给出了我国电力仿真机的分布情况;综述了我国电站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热工对象的建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状况,分析了集总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和高精度集总参数动态修正模型等不同的建模方法应用于不同的仿真对象和仿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网内主要存在热电联产和纯凝式两种燃煤火电机组。笔者提出了经由用户侧的热泵进行负荷控制,在两种火电机组之间实现新型节能调度的方法。首先,将采暖负荷由位于终端用户侧的分布式热泵和热水式散热器共同承担。其次,分别考虑了采暖热水的传输距离和热泵的电力消费两个影响因素。然后,在原采暖总负荷和非采暖电力消费不变的情况下,但实际需要的计算边界条件却从两种火电机组的出口被外延到终端用户处,等效于建立了新的热水与电力负荷约束条件,进而获得了较好的节能效益。最后通过模拟计算,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具有不同性能系数的分布式热泵和空间热负荷分布分别对节能调度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在20世纪中西方文化全面碰撞、对话和整合的世界存在境遇中,以反思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文化走向为轴心,寻求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图景。文章在人的世界性存在的文化层面,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美学学科两个方面,把反思的基本问题展现为中国人的世界性存在的面貌是怎样的。文章认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历史创造者的世界存在态势;在美学自身的学科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则呈现出多维阐释的文化态势,尽管二者还存在着人的世界性存在状态与人的世界性存在性质之间的内在矛盾,但是,二者的历史方向都在于建立文化美学,这正是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奥地利由于与法国交战节节败北,国家面临严重危机。外交大臣梅特涅临危受命。推行其纵横捭阖的均势外交策略,不仅恢复了奥地利的欧洲强国地位,而且还在欧洲构建起“梅特涅体系”,使欧洲保持各国均势相对稳定与和平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他对国际均势外交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均势外交策略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的同时,世纪末思潮也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中国,并对当时及其后的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便留有世纪末思潮影响的痕迹。新感觉派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都市的“梦游者”形象,“战栗和肉的沉醉”,以及“中国式的世纪末苦闷”,都能从西方19世纪末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Theoretical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oflargecapacitypowerelectronicsand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sareoneofthemostimportantprojectsdevelopedbyTsinghuaUniversity.The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FACTS)technologywhichusespowerelectronicstoimprovetheefficiencyandqualityoftheelectricalgeneration,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systemisconsideredtobeoneofthemostsignificanttechnologicalinnovationsforpowersystemsinthe20thcentury.Theadvancedstaticvargenerator(ASVG)isakeyFACTSdevice.Theprojecttode…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思辩美学,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以“道”(气)、“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成熟于王夫之、叶燮、终结于19-2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2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2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在 2 0世纪进入了交流和互动的新时期。双方对传统的纵向反叛引发了横向互动。双方的横向互动促进了自身的纵向发展。世界诗歌在 2 0世纪已形成国际性与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这种发展趋势在 2 1世纪将会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在 2 0世纪进入了交流和互动的新时期。双方对传统的纵向反叛引发了横向互动。双方的横向互动促进了自身的纵向发展。世界诗歌在 2 0世纪已形成国际性与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这种发展趋势在 2 1世纪将会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研究20世纪回顾及21世纪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20世纪中后期生命科学发展到分子水平以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介绍了进入21世纪后生命科学在农业和食品工业、生物工程药物、生化新工艺、绿色能源、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中国地理学势必在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于20世纪地理学思想的系统评价与科学继承。而应该怎样研究与构建地理学思想史就成为了地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为此文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MWP看20世纪全球变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正确的认识当前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主流观点虽然认为近几十年的升温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但许多学者发现MWP时期的气温与现代相当甚至更暖.结合国内外学者对MWP的研究,对比了MWP与现代暖期的温暖程度,指出20世纪暖期并不是过去千年最暖的世纪,现代升温可能只是气候冷暖波动中的一次自然现象,是uA过后的正常回暖.因此对MWP的认识对于人们深入认识当前全球变暖的性质和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