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针对运动员文化教育教学方法的争论愈演愈烈,"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一些专家、学者各执一词。笔者认为在运动员文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经验——"授之以鱼"不可弃,但也不能死抱陈规,一味只此一法坚持不变;"授之以渔"必须坚定不移地采纳、运用,并且根据运动员的特殊性,将此法创新,灵活运用。只有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因材施教,才会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前不久,听一位教师执教“最小公倍数”受到极大的启发,她在练习部分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思维上,为我们生动地演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不同阶段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以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造成了教学方法上的一个误区,即过分注重知识分析的深刻和完整。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性。恰当地运用好“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偏废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春艳 《科技信息》2011,(25):117-117
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转型并与之相适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验教学,作为实践环节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授之以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吕利亚 《科技信息》2010,(2):171-171
幼师专业教材教法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专业的特点,谈了四点做法:一是分析"鱼";二是制作"鱼杆";三是寻找最好的"鱼饵";四是锻炼学生的"捕鱼技术",让她们学会"渔"。并结合具体实践阐述对每点做法的理解,介绍具体做法,分析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6.
刘云  吕增涛 《科技信息》2012,(2):337-337,339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就要交给他钓鱼的方法。我们教学生也是一样,教会他一道题没有多大作用,关键是要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方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授人以鱼"是直接把"鱼"(教学结果)给别人."授人以渔"是直接把"怎样捕鱼"(学习方法)教给别人."授人以池"是间接给人养鱼的原始材料,让别人通过"组料养鱼-学会养鱼-收获捕鱼"这个过程实践,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笔者分析三种教学模式,学到一些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8.
姜洪源 《科技信息》2013,(9):315-315
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授之鱼",更应"授之渔",即教给学生自己获得"鱼"的方法,本文借用《孙子兵法》中"攻城"、"伐谋"、"伐交"、"伐兵"来说明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责任应该以教授学习之道为主,而传授具体形式的知识还在其次,就像古人说的"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学习还要以学为主,没有什么能比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来的更可贵,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除了把课程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希望能把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思想也传达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有机化学实验》是提升化学专业能力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以产品为主线,分模块,大模块套小模块的教学方式,并嵌以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类比总结式教学方法,有效地将一门比较难的专业实验课程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达到授之以"渔"的目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郑海波 《海峡科学》2004,(11):72-74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鱼”与“渔”两者,孰重孰轻,不言自喻。从教育的角度诠释:“授鱼”如同传授知识,“授渔”则是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以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授鱼”,而忽视了“授渔”。这一教学模式是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首先要实现教学模式从“授鱼”向“授渔”的转变。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工作应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传授给学生学习知  相似文献   

12.
对于咨询解答的方式,业界一直存在两种争论:"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阐述了"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特点,并从实践出发,提出了"授之以渔"之后应对咨询量下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第二语言、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关系的不同,母语知识对另一种语言知识的习得的影响也不一样,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应该如何进行英语教学呢?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沈优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7-17,21
当前,世界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要使如今的青少年能适应将来的社会。成为新世纪的主人,学校里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并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就是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东霞 《科技信息》2009,(21):246-246
英语教学要实现“授之以渔”,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反复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6.
“授人以鱼”是直接把“鱼”(教学结果)给别人。“授人以渔”是直接把“怎样捕鱼”(学习方法)教给别人。“授人以池”是间接给人养鱼的原始材料,让别人通过“组料养鱼一学会养鱼——收获捕鱼”这个过程实践,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笔者分析三种教学模式,学到一些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目的都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思维上的参与.以往的数学教学更多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缺少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思维也应随之转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8.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必须使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合培养对象和社会的需求,做到教之所需,授之以求。 目前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仍然是培养人才的主要环节,是传授知识的基本途径,教师的讲授内容和方法能否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相一致,对调动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知识传授是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服务的,只有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需求特点相适应,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调动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造才能,实现培养目标。教与学的关系,正如市场上的商品供求关系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两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就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浅薄经验简而谈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学生“会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掌握知识“内化”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具有“自得”知识的本领,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