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过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会派生出一个新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将如期完成"十二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目标。解振华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是7.4%,按照原来的计划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应该是4%,但是201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单位GDP能耗,原来计划为3.9%,现在已经达到4.2%。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门话题。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向世界负责任地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  相似文献   

3.
 2011年底,国务院在《“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约束性指标,重在落实,而且要落在实处.根据大致估算,我国主要高耗能制造业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和已达到40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以上,控制这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全国排放控制目标的一个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数量增长,居民直接能源消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走高,雾霾影响人们生活.文章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缺省值,建立了居民直接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模型,测算出2005-2013年安徽省居民直接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接着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二氧化碳减排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气候变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越来越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已负责任地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最近,国家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6月27日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上说,为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将在10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比较准确地测算了我国29个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并根据人均排放和收入,构建省级二氧化碳排放异质型面板,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EKC曲线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高收入和低排放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成立.经济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国际贸易和城市化水平等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6月27日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上说,为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将在10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环保     
解振华中国“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可以实现
  经过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会派生出一个新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将如期完成“十二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目标。
  解振华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是7.4%,按照原来的计划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应该是4%,但是201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单位GDP能耗,原来计划为3.9%,现在已经达到4.2%。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产业和民用用电量大幅增加,电能损耗日益加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因此节能减排任重道远,采取有效的电气节能措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提出了个人对电能损耗的原因的看法及其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核电是清洁的低碳能源,是实现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其放射性排放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构建统一的评价边界,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分环节定量测算了核电与其他发电技术的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并基于文献调研,分析和估算了单位发电量的大气污染物(SO_2、 NO_x和PM2.5)和放射性排放;最后对不同发电方式的二氧化碳、大气污染物和放射性排放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使单位发电量碳排放降低90%以上,并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而核电对公众的放射性影响与煤电相当,或低于煤电。因此,应大力加强核电的公众可接受性的科普教育,制定持续稳定的核能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10,(1):22-27
NO.1低碳技术 2009年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等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SPSS软件建立的回归模型,对未来十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进行了估计:我国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然会有很大增幅,并且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10,(1)
NO.1低碳技术 2009年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可以预见,2010年将是我国积极开发低碳技术,加强科技储备的一年.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在低碳技术研究方面应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国政府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宏观指标,“十二五”规划中也确立了中国2015年GDP碳强度将比2010年下降17%的约束性指标.总结“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经验,将国家节能目标分解到地方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减排方法.然而,中国在如何进行科学分解的地方分解方法论研究方面几乎还处于空白.怎样做到兼顾效率、公平与可行性,科学地进行目标地方分解,是实现国家碳强度下降总目标的一个关键,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婧 《世界博览》2010,(6):14-15
刚刚过去的2009年12月,来自世界上192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有关拯救地球的大会。中国在大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而以王石、冯仑、张在东三位中国地产界巨头领衔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也亮相哥本哈根,并发表了“主动减少碳排放”的企业界宣言。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低碳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总量大并将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高、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等特点。积极利用碳交易制度,降低环境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发掘减排潜力,是顺应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也可以在应对国际形势中争取主动权,对助推经济发展低碳转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能耗下降16%,节能减排再次成为“十二五”以及更长久时期的关键词;与此同时, “民生”这个在“十一五”建议里只出现了一次的关键词,在“十二五”建议中出现了15次,这说明民生问题成为当下中央决策层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大型发电集团供电CO_2排放强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到2020年,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gCO_2/kWh以内。该文对3种燃煤发电CCS技术即燃烧后、燃烧前和氧燃料CCS在国内外研发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综述,并提出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禀赋和电力生产以煤电为主导的格局,决定了在近中期未来燃煤电厂应用CCS技术不可避免,燃煤发电企业应针对市场变化,提出应对碳减排形式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较为准确地对中国大陆地区29个省份(市、直辖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将其分为高排放高收入、低排放高收入、高排放低收入和低排放低收入四个不同区域,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除高排放低收入地区外,其余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存在倒"U"型关系,EKC曲线假说成立.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国际贸易水平等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