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鸣谢     
正感谢74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8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审读每期《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办公厅向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赠阅《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向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赠阅《科技导报》995册。  相似文献   

2.
鸣谢     
正感谢74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8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审读每期《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办公厅向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赠阅《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向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赠阅《科技导报》995册。感谢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向在国际组织任职的科技工作者赠阅《科  相似文献   

3.
鸣谢     
感谢渤海新区作为科技导报社战略合作伙伴向70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73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赠阅《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办公厅向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赠阅《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向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中国青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会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技术工程领域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并及时报道国内外重要科技新闻和科技进展,深度评论重大科技新闻、科技事件、科技热点、科技人物、科技现象,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导向性、新闻性、可读性,正努力办成适合科技工作者个人阅读、"好看"的学术期刊。2014年,科技导报社继续向1400多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赠阅《科技导报》;中国科协办公厅继续向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赠阅《科技导报》;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科技导报》自2004年开始进行的主要发表原创论文、不断扩大刊载容量、逐步缩短出版周期、努力创新版式设计、力图形成自身特色的转型历程,介绍了这期间许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积极为《科技导报》撰稿、组稿、出谋划策的有关情况,展望了《科技导报》未来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8月8日,由中国科协常委会青年工作专委会、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主办,主题为"围绕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推动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的中国科协第2期青年科技创新沙龙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金虎主持沙龙,40余名一线科研人员与会交流。围绕沙龙主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作"脑认知的形式化"特邀报告,中国科技法学会会长段瑞春作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29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在北京国宏宾馆主持召开了首次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并将中国科协所属科技期刊最新发表的8篇具有新闻价值的研究论文成果向大众媒体进行了发布。参与这次发布的期刊包括《科技导报》、《中华医学杂志》、《遗传》、《植物学报》(英文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和《地质学报》,其中《科技导报》发布的两条新闻是“《科技导报》评出2006年24项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和“《科技导报》评出2006年世界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重要进展”。包括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晚报在内的14家媒体记者参加了见面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科技导报社承办。旨在促进学术论文成果的社会传播和公众了解。以及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的互动,今后将每月举行1次。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出席了见面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科学共同体     
正7月12日,"2014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感触前沿科技魅力"在中国科技馆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持续7天,集中向公众展示一批前沿科技进展,展现科技工作者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吴海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高瑞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徐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霖,科普专家李象益等百余代表出席启动仪式。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14-07-13]  相似文献   

9.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该研究成果及学科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新近进展。欢迎博士生以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在《科技导报》发表  相似文献   

10.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该研究成果及学科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新近进展。欢迎博士生以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在《科技导报》发表  相似文献   

11.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  相似文献   

12.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  相似文献   

13.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P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该研究成果及学科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新近进展。欢迎博士生以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在《科技导报》发表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感谢贵刊长期赠阅《科技导报》,使我开阔了视野,增添了新知,《科技导报》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读贵刊"中国航天——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一文(2007年第23期)有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7名《科技导报》编委入选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共314人,公示时间为1个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科技导报》副主编王飞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中国科学院工程  相似文献   

16.
 2015 年已经过去,2016 年阔步前进。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科技导报》全体同事向广大读者、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2015 年,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导报》编委会的辛勤努力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导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6 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该研究成果及学科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新近进展。欢迎博士生以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在《科技导报》发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原创性科研论文,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  相似文献   

20.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