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河南科技》2004,(11):29-29
1.原料处理,将鲜菇剪柄,剪柄长短应根据菇形、菇肉、菇质、菇面来确定,并可分为去糠、剪半脚、剪平脚三个等级。一般而言,菇而小、菇肉薄、菇脚长的香菇,以去糠为宜(保持全脚);菇面大而圆、菇肉薄、菇质松软的菇,可取范围为1~1.5厘米左右;菇面大而圆,菇肉厚而坚硬  相似文献   

2.
黄力 《河南科技》2004,(11):13-13
香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这就是香菇的畸形变异菇,属于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3.
畦栽鸡腿菇     
鸡腿菇栽培有袋栽和畦栽两种方式。袋栽容易成簇出菇,菇个不均匀,造成采大碰小,严重影响商品价值。而畦栽省工、省力,出菇整齐均匀,正品率高,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前,河南省草腐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双孢蘑菇、草菇、巴西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河南省的双孢蘑菇、草菇栽培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2008年全省双孢蘑菇鲜菇产量达到30.17万吨;草菇栽培起初一直处于零星发展状态,2004年后与双孢蘑菇配套生产后才进入规模发展期。河南省的巴西菇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近几年发展较快: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的生产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河南省开始进行,近几年鸡腿菇发展较快,大球盖菇、竹荪发展较慢。  相似文献   

5.
一、栽培时间与菌种选择 菇农可依自己的实际情况于秋、冬、春三季投料生产.由于鸡腿菇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因此可在农闲时大规模制菌袋,然后依市场需求提前20~30天覆土出菇。菌种应选择菇体肥大,个体适中,鳞片少,抗病高产的品种;另外,鲜销宜用单生品种,盐渍加工时宜用丛生品种。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2004,(22):29
1.原料处理,将鲜菇剪柄,剪柄长短应根据菇形、菇肉、菇质、菇面来确定,并可分为去糠、剪半脚、剪平脚三个等级.一般而言,菇而小、菇肉薄、菇脚长的香菇,以去糠为宜(保持全脚);菇面大而圆、菇肉薄、菇质松软的菇,可取其半脚(即剪去菇脚的一半),取值范围为1~1.5厘米左右;菇面大而圆,菇肉厚而坚硬的,以取平脚为宜,即剪去脚,剩下0.5厘米左右.根据菇面大小、菇肉厚薄、菇面圆度、菇质好坏,分长短剪留菇脚,对成品菇干的价格和菇干的所得率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7.
香菇长在菌筒上,菌筒一靠养分,二靠水分。养分只能逐步分解,水分一经长菇却很快消耗。因此,经过几批长菇后,当菌筒重量明显下降时,子实体形成受到抑制,如不及时浸筒补水,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使菌丝尽快恢复营养生长,加速分解和积累养分,奠定继续长菇的基础,就必须及时浸水补肥。每浸一次水,就  相似文献   

8.
9,出菇管理。从覆土到出菇约需18~20天,要特别注意加强温、湿度和通风换气的管理,创造条件促进菌丝健壮生长,促进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蔬菜日光温室进行食用菌和蔬菜间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温室的有效空间和光热资源。本文针对菇菜间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项改进措施。 一、菇菜间作存在的问题 1 菇菜对光照要求差异较大。 蔬菜生长需要较强和较长的光照条件,冬季“不怕天气冷,就怕阴大多”,因此冬季的光照条件往往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败的重要因素。而对于食用菌来说,仅需弱光或不需光照即可正常生长,过强的光照,不仅降低商品性状,增加感染机会,还会造成大幅减产。 2菇菜对湿度的要求有矛盾, 对于大多数蔬菜作物来说,空气湿度过大会引起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省以及我国中北部地区,从初冬至翌年早春,各种食用菌生长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温度太低,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缓慢以至停止生长,发生催蕾而不出菇的“白袋”现象,不能赶在春节前后应时上市,发菌室或菇房内不得不用电炉、电暖器、炭火或煤柴灶等加温。但耗电量大,卫生差、温度不易控制,畸形菇多,菇品产量、质量和商品价值降低,直接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尤其在花菇培育期间,如果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则常常催不裂菌盖花纹,或已裂开的花纹变浅变暗变褐,价格上差别极大。为此,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漯河市食用菌开发中心共同研制…  相似文献   

11.
1.杨树菇生长特胜。杨树菇为粪伞科食用菌,原产于南方,属中高温型菇类,发菌最适温度为20-25℃,出菇温度为10-28℃,以14~25℃为佳。昼夜温差大时,菇质肥厚,色泽艳丽,产量高。杨树菇菇柄营养成分高,故要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以获得柄长、盖小、不开伞的商品菇。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3.8%,还含有一种扑茹素,具有抗癌作用。将金针菇加工成罐头,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1.原料选择与处理。金针菇原料必须新鲜,菇形完整、无畸形、无杂质、无异味、无病虫害,色泽洁白或乳黄色,菌盖直径为1.5厘米左右,菌柄长约15厘米左右。要剪菇根,然后浸入水中洗净。 2.预煮杀青。将金针菇放在100℃沸水中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宜),捞出后迅速放在清水中冷透。然后进行拣选分级。菇盖直径为1.5厘米左右,菌柄长15厘米左右,全部洁白的为一级品;菌盖…  相似文献   

13.
改秋栽为春栽。高海拔地区选在2—4月接种,低海拔地区选在3~4月接种,可提高接种成品率。经越夏后于9月陆续出菇,经过长时间的发菌,菌丝分解培养料彻底。营养积累多,出菇整齐。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湖南大型真菌资源研究中新近发现的国内新记录种1种,省内新记录种20种,其中国内新记录种是小菇状赤褶菇,作者对该种进行了文字描述并绘有形态结构图,省内新记录种仅列出名录。  相似文献   

15.
新登96高温蘑菇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优良菌种,1998年经全国多点区域试验已获成功。属国内首创,并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新登96高温蘑菇可在我国各地夏季栽培,为菇农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优点是:①生产周期45天左右。②可以直接把菌料摊在遮阴的露地、大棚里甚至水泥地上,15天左右出菇,每10天收一潮菇,一般收完3至4潮菇结束生产周期,生物学效率在50%以上。③不用菇房,投资低,成本与常规蘑菇接近,由于季节差价和复种提高而效益显著增加。④夏季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可栽培两季。经中国食用菌协会同意…  相似文献   

16.
菇杏保健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灵芝和金针菇子实体或经深层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和发酵液的有效成分配入包核杏或杏干中,研制出具有保健作用和风味独特的食品——菇灵杏和菇灵否肉,并对产品的研制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7.
袁艺 《河南科技》2005,(7):11-11
跳虫又名烟灰虫,具有灵活的尾部,弹跳自如,体具蜡质,不怕水。常分布在菇床表面或潮湿、阴暗处咬食子实体。出菇前发生时可用1:1000倍的敌敌畏加少量蜜糖诱杀,也可用亚砷酸制剂或有机磷制剂涂于地瓜片上进行诱杀。出菇后不能直接使用农药,可将0.25~0.50千克新鲜桔皮切成碎片,用纱布包好榨取汁液,加入0.50千克温水,然后用1:20的比例喷施2~3次。  相似文献   

18.
王超 《河南科技》2007,(8):23-23
1.补养方法,营养液喷洒法最好在采收后进行。在幼蕾期喷洒营养液时,要注意将营养液喷在无菇处或小菇蕾附近,喷后用清水淋洗子实体。对菌块和椴木可采用浸泡法补充营养,一般在每潮菇采收结束后进行。对菌床可采用灌注法补充营养,即将菌床表面覆土扒开,把漏斗插入培养料内,灌入营养液后再覆盖,一般灌液穴的距离以10厘米左右为宜,每穴灌液约5毫升。  相似文献   

19.
杜君 《河南科技》2013,(11):13-13
在上海大山合集团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庆元)香菇文化节暨大山合菇粮时代发布会上获悉,食用菌在中国农业和国民膳食结构中正成为“主角”之一,其销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中国饮食消费正进入“菇粮”时代。  相似文献   

20.
食用真菌原生质体无性繁殖株产菇优势及出菇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十一菌株为材料,对原生质体无性繁殖株的单、双核比例、产菇优势及出菇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菇、香菇原生质体无性繁殖株,以“锁状联合(clampconnection)”的有无可区分为无C.C.的单核株和有C.C.的双核株,但其比例因菌株不同而迥异。(2)同一菌株的单、双核林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出菇期及菇产量等性状有较大差异,双核株多优于单核株;但双核株与其原始异核株相比,其优劣因菌株而异。(3)无性单核株是进行细胞融合或常规杂交育种的理想材料,而双核株可用于选出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