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后期的创作重心转向杂文,这和他当时的经济收入、创作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与之相应,鲁迅后期作品的初版本封面和前期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已集》创作成就和封面风格最引人注目,是1927年鲁迅思想、心态巨变的产物。除此以外,鲁迅后期的杂文封面,可以分为《热风》系列和《华盖集》系列。两个系列杂文集的内容和内在创作心态分另q前期的杂文集《热风》和《华盖集》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或关联。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前期小说风格是以《沉沦》为代表的自我暴露、主观抒情的自叙传,但后期以《迟桂花》为代表的小说追求人性美和理性节制的风格,与他前期的小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体现出作者写作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该文较具体地分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风格,并按成书先后比较了这四大名著的风格:虽风格不同,但都能独领中国文学风格创新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阎连科的早期小说现实主义色彩十分浓厚,作家对笔下人物、世界往往近距离逼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其小说风格似乎有所变化。《耙耧天歌》即是这样一部标志性的作品。本文对《耙》进行个案研究,重点揭示其主题意向和寓言叙事的关联与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部全新风格的文学力作──漫评《中央苏区演义》的思想艺术赖丹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张惟新著长篇小说《中央苏区演义》,用恢宏的史笔,以传统演义的表现形式,纪实文学的叙事手法,再现了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期中央苏区变幻风云的绚丽多姿的革命史实。19...  相似文献   

6.
《来劲》是王蒙 19世纪 80年代末期运用后现代技巧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具有未定性 ,既没有人物形象也没有故事情节 ,表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追求的是一种自由化、多样化、大众化 ,民主化、宽容化的艺术。但王蒙的这篇小说 ,与后期先锋派以及晚生代的后现代作品有很大不同 ,那就是没有放弃对现实的关注、对时代的思考 ,对意义的追寻。《来劲》只是艺术手法和创作风格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小说《迟桂花》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描写的分析,以及对其细腻、通灵的境物描写的分析,阐释了郁达夫晚期小说创作风格在保留浪漫主义手法的同时,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动荡与挫折、尝尽了人生的苦酒之后,其作品中所呈现的悲抑、恬淡,韬晦的复杂心情。后期郁达夫感情上渐趋深沉,艺术上更臻成熟,《迟桂花》当是他这时期独具一格的抒情小说。  相似文献   

8.
以三十岁为分界,毕飞宇前期与后期的创作显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在经历转型期后,毕飞宇将视线对焦于现实主义创作,并以《白夜》为起点在文革题材的写作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他将儿童时期的经历放置于小说中,不仅还原了时代的现实图景,同时也深含作家对自身的反思与忏悔。而作品《白夜》也正是透过时代记忆中厚重的意象才得以让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在当代文学中焕发出真正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寒夜》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作品深刻揭露现实的同时,又蕴含着对人性对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层思索,使作品具有了更深沉的魅力。本文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对《寒夜》加以观照,探析其故事原型与人物原型,并认为《寒夜》的艺术魅力还源于其渗透了集体无意识、承载着原型。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文学生涯历来引人注目,可以说他是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诗歌题材广阔,风格多样,在其生前就流行于世的《和陶集》就是其中之一。但现在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它。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再认识。苏轼和陶诗是苏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由早期诗歌的豪放风格向后期诗歌的平淡风格转变的最明显、最集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对沈周书法风格之形成问题进行纵向研究,并追溯其书法渊源,将其书与林逋和黄庭坚的书法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沈书早期受林书熏染、后期受黄书影响的论点。此外简要评析了沈周的书法代表作品———《化须疏》。  相似文献   

12.
《玄怪录》说“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唐传奇发展史上,《玄怪录》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集子。鲁迅先生指出:“造传奇之文,会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这与作者的身居高位,作品的艺术成就不无关系。笔者尤为关注的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文笔,成就了作品的一种波诡云谲的美学风格。本文拟对《玄怪录》的诡奇风格加以剖析,并对这一风格的成因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贾平凹的几部长篇小说来分析他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作一个简单的陈述。贾平凹从第一部长篇《商州》到长篇《怀念狼》,逐步体现出由写实到“以实写虚”的转变。这一变化是由作家自己的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完成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浮躁》《高老庄》《怀念狼》三部作品,从中看出贾平凹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吴婷  王玉芬 《科技信息》2011,(16):16-16
笔者于2011年4月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地狱变>和<奉教人之死>的文本分析》,其文通过《地狱变》和《奉教人之死》的文本分析探究了芥川龙之介早期小说的写作风格,得出了早期小说风格为理性这一结论。下面笔者将继续探讨芥川龙之介早期小说理性风格的形成原因。1.早期创作的时代背景(1)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镇压日清战争后日本开展了产业革命,形成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自形  相似文献   

15.
五年前李伯超君的《中国风格学源流》[1]问世前,邀宗廷虎写序,宗序中欣喜地指出:该书是“此领域的开创之作,风格学终于开始有了一本‘史’”。现在,张德明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语言风格学史稿》即将“杀青”,要我们作序,我们披读了部分书稿及有关材料后,也欣喜地说:这是此领域的又一部开拓之作,我国20世纪的语言风格学终于有“史”了!德明先生是我们交往20多年的老友了,他做学问一向以学风严谨朴实、资料翔实丰赡、论析细微公允著称。他长期从事汉语风格学研究,1989年即出版了《语言风格学》,这是我国大陆第一部该领域的专著,具有拓荒性质,…  相似文献   

16.
周振甫先生在《文学风格例话》(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书中将文章风格归纳为二十二种。这种归纳对写作教学颇有参考价值。这二十二种文章风格是:  相似文献   

17.
提起苏轼的词,许多人往往举《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为例,似乎苏轼的整个词的风格倾向就可以从这几首词得到说明,这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没有责任的;奇怪的是某些内行,仅凭苏轼的几首豪放词就对苏轼词的风格、风格基调下结论,认为苏词已经形成了“豪放风格”,以致成了“风格基调”,或说苏轼是”豪放派”的领袖”或“代表词人”。这不仅仅是误解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治学方法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早期散文自成风格,闪耀着个性光彩。这是评论者所公认的。但冰心散文艺术风格究竟有何特征,其风格的形成和她的世界观、艺术观有何联系,她在散文创作上的艺术追求有何得失,这些问题似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本文拟以《往事》、《寄小读者》、《山中杂记》(以下分别简称为《往》、《寄》、《山》)为基本材料,主要针对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特征,适当兼顾其他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他后期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哲学研究》的内部结构看,关于规则的悖论应是“《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1〕本文试图从分析规则的悖论入手,对维特根斯坦的一些有关理论作一探讨,介绍克里普克、麦基、贝克和哈克等人对这一悖论的解决方案,提出“参与”是解决悖论的关键,从而阐释“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2〕的这一真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继其名著《洁净与危险》之后,又以《作为文学的(利未记)》为题,解析《圣经旧约》律法书《利未记》叙事结构、思维方式和书写风格中的神话再造关系等问题。文章节译自该书第二、三章,集中论析《利未记》《申命记》两种思维风格:类比和对话,有助于区分出《利未记》独特环形结构的文体风格及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