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秆蝇科(Chloropidae)的颜脊秆蝇属(Eurina)一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颜脊秆蝇属Eurina Meigen 该属为Meigen 1830年建立,模式种是E.Lurida Meigen 1830。体中至大型;头部长大于高,且额明显向前突出;颜区后缩,有大体上明显隆起的颜脊;额三角区末端钝或尖伸达额的前缘;颊宽,宽于触角第3节;触角第3节长大于宽,末端圆或略尖,触角芒多毛。全世界已知10种,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Beeker 1911年记述我国台湾一种:东方  相似文献   

2.
隐芒蝇科(Cryptochaetidae)为蓝黑色短粗的小型无瓣蝇类,触角第三节粗长且缺触角芒为其主要特点,属名即源于希腊词crypto-(隐藏)-chaetum(刚毛),中名曾译为“隐毛蝇”不够确切,故改用今名。此科仅1属(分3亚属)18种,广布于旧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有12种知道其寄主,都是内寄生于同翅目硕蚧科(Mono-phlebi-dae)的,包括吹绵蚧、草履蚧等重要害虫。我国的隐芒蝇只有J.Malloch(1911)  相似文献   

3.
甲蝇属Celyphus是Dalman于1818年建立,仅分布在东洋区。属征为小盾片非常突起而宽,有时几乎宽与长一样;头部后方的头顶圆,不呈船骨状;后头鬃小或不明显;中室和第二基室间隔,腹部第一、二背板背而愈合,第二和第三背板不愈合,彼此可活动,背板侧面不间隔,背板上方至两侧宽圆。指名亚属Celyphus dalman的特征是:触角芒变宽,在基部非常扁平,加宽部至少为触角芒总长的1/3,触角第三节端部尖,至少长为宽的2倍。本文记述分布于我国福建省的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描电镜对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上共存在着2大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和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2种感受器又根据其形态和表面特征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种类较多,分为4种,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分为3种。通过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数量较多且密,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数量较少且稀疏;从感受器的分布部位来看,只有毛形感受器Ⅰ(sensilla trichodea,Str1)和锥形感受器Ⅰ(Sensilla basiconica,SB1)分布于触角第二节,其他种类感受器分布于触角第三节。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感受器和已知的有瓣蝇类(Calyptratae)触角感受器相比,在类型、数量和分布部位上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甲腹茧蜂属2新种:弯脉甲腹茧蜂Chelonuscurvinerviussp.nov.,与Ch.annulatusNees,1813相似,但有以下不同:新种后足基节具皱纹(后者光滑或有微弱的皱纹);径脉第1段长于第2段及第2肘间横脉,第3段约为第2段的4倍,径室前缘短于翅痣(后者三段相等,第3段约为第2段的3倍,径室前缘与翅痣等长);颊为复眼纵径的1/3(后者略小于1/2);足色不一样.二色甲腹茧蜂Chelonusbicolorussp.nov.,与Ch.sochiiTobias1986相似,但新种雌性腹部端部黑色(后者棕色);触角22节,基部10节黄色(后者25节,基节黄红色);翅痣棕色,无红色边缘(后者有红色边缘);腹甲扁平,向端部不增厚(后者腹甲下方稍折入);1中国新纪录:华美甲腹茧蜂ChelonusdecorusMarshall1885.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钝黑离眼蚜蝇触角及感受器外部形态特点,应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分别对雌性和雄性的钝黑离眼蚜蝇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及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钝黑离眼蚜蝇触角由三节组成,均为单节,分别是柄节、梗节和鞭节,均密布微毛,鞭节上有感觉窝;触角有7种感受器类型:毛形感受器(Ⅰ、Ⅱ)、锥形感受器(Ⅰ、Ⅱ、Ⅲ)、腔锥形感受器、沟槽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Ⅰ和锥形感受器Ⅰ的数量在雌雄间存在差异、锥形感受器Ⅲ在雌虫触角上并未发现,其他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雌雄间均无差异.可为食蚜蝇科昆虫的行为学和分类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触角是昆虫进行觅食、求偶和躲避天敌等行为的重要感觉器官,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性别黑带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 1776)成虫的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拍照,分析了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形态结构以及分布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带蚜蝇的触角由柄节、梗节、鞭节3部分组成;2)触角感器包括8类13种,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ST)具3种亚型(STⅠ,STⅡ,STⅢ)、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 SB)具两种亚型(SBⅠ,SBⅡ)、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 SC)具两种亚型(SCⅠ,SCⅡ)、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lnica, CO)具两种亚型(COⅠ,COⅡ)、节间感器(sensilla intersegment, SIn)、棒状感器(sensilla clavate, Cl)、柱形感器(sensilla cylindrical, Cy)和B9hm氏鬃毛(b9hm bristle, BB);3)不同性别黑带蚜蝇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甘蓝潜蝇茧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触角表面的超微形态结构,在雌、雄虫的触角基、柄节、梗节和鞭节上观察到6种感觉器,分别为板形感觉器、毛形感觉器、刺形感觉器、锥形感觉器、腔锥形感觉器和鳞形感觉器.对触角感觉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描述,并比较了雌、雄蜂两性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秽蝇族共有9个属,其中秽蝇属种类128种,溜头秽蝇属种类48种,分别是秽蝇族中较大的属。近年来中国各地报告秽蝇族种类很多,多在国外SCI刊物发表,国内学者在文献资料不全、标本较少和对种群个体变异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在发表的秽蝇族种类中很难避免出现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等问题。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雷公山景观昆虫》专著中的秽蝇属和溜头秽蝇属的部分种类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秽蝇属8个种和溜头秽蝇属的12个种存在同物异名的次异名,共20种,根据外部和尾器形态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作了订正。  相似文献   

10.
阳蝇属迄今在全世界已知400余种,本文报告了阳蝇属的属征、生物学及分类概况.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阳蝇属已知种的区系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我国阳蝇属种类极其丰富,已知176种,约占世界阳蝇已知种数的44%;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界种81种,东洋界种73种,古北和东洋界共同种13种,全北界种9种;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西南区、华北区和东北区的种类最为丰富;在我国已知的阳蝇中有140种为地方性种.  相似文献   

11.
阳蝇属是蝇科最大的属之一,迄今全世界已知阳蝇属约666种,分布于世界各大地理区。近年来对阳蝇属种团和类群的研究,发现在我国阳蝇属中存在一些异名问题。在我国阳蝇属已知226种中,发现小兴安阳蝇(Helina xiaoxinganna Xue,2001)、茂县阳蝇(Helina maoxianica Feng,2008)、后曲阳蝇(Helina postiflexa Xue,Feng& Tong,2008)、团宝山阳蝇(Helina tuanbaoshanica Feng,2007)、兴凯阳蝇(Helina xingkaihuica Feng& Ye,2007)和错那阳蝇(Helinacuonaica Feng&Xu,2008)等6个种存在同物异名问题,并根据模式标本及原始文献,指出了同物异名的理由,明确给予了订正。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我国花蝇科泉蝇属种团研究,中国泉蝇属分为6个种团,为膝角泉蝇种团Pegomya ackland-group,高山泉蝇种团Pegomya alticola-group,变色泉蝇种团Pegomya versicolor-group,毛笋泉蝇种团Pegomya phyllostachys-group,天仙子泉蝇种团Pegomya hyoscyami-group以及中华泉蝇种团Pegomya chinensis-group,并给出了每个种团的特征及种类。膝角泉蝇种团后气门大形,侧尾叶末端分叉,外枝长于内枝,后阳基侧突具变形毛;高山泉蝇种团翅前鬃缺如,第6背板通常裸,第5腹板侧叶内缘常具隆起,端阳体简单;变色泉蝇种团第五腹板通常宽,肛尾叶端缘通常平,后阳基侧突无明显的毛;毛笋泉蝇种团侧尾叶较长,第5腹板侧叶长,较宽地分开,第6背板裸;天仙子泉蝇种团肛尾叶小,第5腹板单纯,长条形,前胫仅具1个后腹鬃,翅前鬃显然短于后背侧片鬃;中华泉蝇种团侧尾叶后面观具细而长的内枝,其端部几乎与宽大的外枝等齐,外枝基部内缘常具指状或角状突起。  相似文献   

13.
比较形态分类方法,检查和鉴定采自我国东北辽宁和吉林的双翅目小粪蝇科昆虫标本1720件,发现其隶属于三亚科:离脉小粪蝇亚科,小粪蝇亚科,沼小粪蝇亚科;其中发现1中国新记录属和16中国新纪录种;鳞刺雅小粪蝇Leptocera spinisquama Su,2011,syn.nov.是尖雅小粪蝇Leptocera dyscola Rohc^ekPapp,1983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4.
赫秀丽  白树崇 《科技资讯》2013,(30):211-211,213
须泉蝇属Pegoplat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花蝇科Anthomyiidae,是花蝇科中较小的一个属。主要分布在古北区和新北区,部分种分布在全北区及东洋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须泉蝇属的种类及地理分布,目前已知我国须泉蝇属有11种。本研究中的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首次将亮叶花蝇属Paraprosalpia合并到毛眼花蝇属Alliopsis.经整理,我国该属种类迄今已达34种.  相似文献   

16.
倍氏金蝇(Chrysomyia bezziana Villeneuve, 1914)隶丽蝇科(Calliphoridae),金蝇亚科(Chrysomyiinae),是危害人畜的一种重要蝇类,幼虫寄生于牲畜或人的创伤处而导致蝇蛆病。它在非洲为害的严重性仅次于采采蝇。我国的台湾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它是绵羊蝇蛆症的主要蝇种之一。据范滋德(1965)记载,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广西(南宁)幼虫可寄生于人的鼻腔,在广东(海南岛)幼虫可寄生于猪、牛牲畜体上。其它地区未见报道。此蝇以前在福建省多为散发性流行,没有引起卫生防疫工作者和兽医工作者的足够  相似文献   

17.
共记录了广西地区有瓣蝇类 4科 2 9属 69种 ,其中花蝇科 2属 2种 ,厕蝇科 1属 1种 ,蝇科1 1属 47种 ,丽蝇科 1 1属 1 9种 ,并发现 2个新种 (2、5 2号待发表 )、1个中国新记录 (4 3号 )和 8个省新记录 (5、6、1 3、2 0、46、5 9、67和 68号 ) .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云南蝇科昆虫调查工作中,采集到了很多蝇科标本,在标本的检视中,首次发现了毛背棘蝇Phaonia villana的雌性标本。在原始文献中仅描述雄性,该种雌性过去一直没有做过系统描述。为此,对雌性毛背棘蝇外部形态进行了补充描述,并绘制了尾器特征图[1]。毛背棘蝇种团原本隶属于棕斑棘蝇种团,由于径脉结节腹面有毛,从而从后者分离出来,另立一个种团[2]。毛背棘蝇种团中国已知3种:褐端棘蝇Phaonia fusciapicalis Feng et Ma,2002、毛背棘蝇Phaonia villana Robineau-Desvoidy,1830和宝兴棘蝇Phaonia baoxingensis Feng et Ma,2002。研究标本均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首次将亮叶花蝇属Paraprosalpia合并到毛眼花蝇属Alliopsis,经整理,我国属种类迄今已达34种。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蝇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分析武汉市区已知蝇类的区系成分,并与湖北省的宜昌、荆州、襄樊3城市蝇类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市市区已知蝇类5科102种,其中属东洋界的种类44种,占43.14%;古北界的种类34种,占33.33%,广布种24种.占23.53%.武汉市区蝇类区系属东洋界,武汉、宜昌、荆州、襄樊4城市蝇类区系成分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